摘 要:網絡教育的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一種非面對面的實施的教學過程,其區別于其他形式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學生的特點,生源大多為一些在職人員,他們利用業余時間來進行在線學習。所以,會計學網絡課件設計中的課程管理,必須要符合現代遠程教育教學規律。
關鍵詞:會計學網絡課件設計;課程管理;原則
在會計網絡課件設計中,課程管理要從傳統的知識傳授中解脫出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者,而教師應該成為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課程資源中心,通過視頻講座,讓學生獲取相應的知識,推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一、課程管理設計原則
在課程管理中,要根據學科特點和課程特點,設定課程目標,加強學生對會計學基礎知識的深化了解,提升學生的理論素養,并且通過教育,要讓學生掌握會計實際操作與會計方法,進而保證后續課程的深入進行,為此,具體的課程管理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遵循高等教育的教學規律,圍繞本課程的具體目標展開進行,但是一定要包括學生所必須要掌握的基本方法、基本知識以及基本技能,并且針對這些基本的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通過詳細介紹與耐心輔導,提升學生的基本能力。
2.遵循學生現有的會計基礎,針對學生的學習基礎、理論差異以及學習能力的不同展開教學,在學生了解和掌握基本內容以外,適當地拓展課程以外的內容,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一方面,既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寬度,豐富學生的知識內涵,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與發展,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課程管理的具體設計
會計學網絡課件設計中的課程管理,最為根本的目的和任務就是通過科學的設計和管理,讓學生通曉會計學基本原理,與此同時,提高學生對基本操作技能的熟練掌握程度,強化學生對會計信息的應用能力,推進學生會計理念的形成。因此,在教學中,具體的課程設計與管理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將現場面授與視頻講座相結合。對于這種方法的應用,主要是針對學生所反映出來的問題進行入手,重視重點與難點的教學。其中,現場面授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視頻講座則主要是利用網絡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完成。
2.將在線答疑與在經輔導相結合。這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主要是以音頻和視頻為媒介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實時交互系統,從而實現教師與學生的溝通。簡單來講,就是在輔導員或者教師通過登錄系統,給予在線學生系統式的輔導與講解,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可以通過視頻或者語音向教師提出問題。而且,在線輔導和在線答疑的相關視頻還可以植入到教學管理系統平臺中,所以相關資料還可以作為學習資源供學生使用和復習。
3.將專題討論與公共討論相結合。這種方式就是采用BBS的形式向學生提供學習與交流的平臺,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可以針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進行具體解答,實現一種同步化交流,而在專題討論過程中,主要是結合教學計劃而安排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展開辯論,從而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鞏固學生的知識。
三、注重課程評價
在課程管理中,要注重課程評價,根據成人的差異性特點,圍繞這一現實情況展開教學,針對課程內容采用以終結性評價為主,以形成性評價為輔的評價原則和方法,從而更好地把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了解和掌握,以便于下一階段教學的具體實施與展開。比如,在對于學生的評價,各個階段的教學作業成績比例占15%,期末考試成績評價為70%,其他的課程和內容為15%,如課程訪問次數、課件學習以及討論參與度等。
四、注重事項
1.網絡課程要以現有的教學目標,結合高等教育教學規律,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和策略,并且以目標為指導,構建一種全新的網絡教學環境,形成對網絡教學的有效支撐,與此同時,要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軟件和工具,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作用,規劃符合所有學生的網絡教學教材。
2.網絡課程管理重在規劃,如學習目標、重點難點提示等。在設計時,設置在各章正文之前,針對學生的學習基礎、理論差異以及學習能力的不同展開教學,確保對課程基本內容的掌握,同時,還要適當增加案例分析、思考分析等,幫助學生鞏固和拓展課程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內涵,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與發展,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會計學網絡課件設計中的課程管理,一定要立足于學生實際,采取科學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會計學理論基本方法、基本知識以及基本技能,并且針對這些基本的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通過詳細介紹與耐心輔導,提升學生的基本能力,確保網絡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唐慶強.多媒體網絡課件設計與制作.精品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
[2]陳泓宇.基于建構主義的網絡課件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09.
[3]王濤.多媒體網絡課件設計與制作初探[J].浙江教育技術,2009(03).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