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反思性教學因具有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的實踐合理性而迅速影響到世界各國,成為一種強勁的教學思潮。化學分析實驗課程不同教學階段有效使用反思性教學是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反思性教學;化學分析實驗;應用
化學分析實驗是生物學、化學、環境科學等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其任務是訓練學生正確掌握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完成定量的分析測定,培養學生具有觀察現象、分析問題和判斷結果等科學研究的能力。有效完成化學分析實驗教學任務的途徑之一就是反思性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斷自我反思、領悟、學習、總結經驗,再應用到新的教學實踐,從而使教學活動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一、反思性教學簡要概述
反思性教學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師范教育領域興起,并迅速向教育其他領域延伸的教育理論和實踐。
反思性教學因具有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的實踐合理性,而迅速影響到世界各國。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我國教育家葉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可見,教學反思對教師成長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教師要對習慣的或空洞的教育教學思維、行為創新豐富,就要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思維、行為進行反省,從而逐漸成長為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教師的專業成長依賴于教育行為的科學化,科學化的行為來源于教師合理的思維。美國教育家杜威在《我們怎樣思維》一書中,提到了反思思維是一種優良的思維方法。有了反思思維就可以不斷地調整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得辦法更為有效。這種思考方式在于把問題反復思量,作周密而連貫的考慮。反思性教學能夠促使教師進行探究工作,是教師實現教育價值的內驅動力。
反思性教學可以使教師進行自我更新,是促進教師自身素質提高的核心因素。通過反思,教師就可以自覺地從專業知識、教育技能、教育理論、意識、信念等方面不斷學習、總結創新。在教學中,教師應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這就要求教師對教學不斷地進行反思。如,教師對教學環節的反思包括:導入是否生動有趣?講授過程是否自然緊湊?問題是否具有啟發性?如何展開有效的互動活動?課堂小結是否重點突出?鞏固練習的難易程度是否恰當?通過反思,根據課堂教學實際情境,做必要、及時的調整。教師可以通過撰寫教學反思日記、觀摩與討論、調查問卷、錄像反思等方法,根據特定的內容認真觀察分析、概括總結、實踐驗證完成反思性教學。
二、化學分析實驗課程中反思性教學的具體應用
反思性教學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創新性、獨特性,筆者總結了在化學分析實驗教學中常用的反思性教學類型。
1.實驗教學前的反思
在課前的備課階段,教師要充分反思,預測學生在學習時可能遇到的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新的教學設計建立在對過去經驗與教訓的反思基礎上,教師要課前回顧之前的教學記錄,提醒自身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化學分析實驗課程為獨立課程,有時與相關理論課不同步,教師要強調學生實驗前的預習,查閱有關的資料和文獻以對實驗原理、方法有所了解,這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很有幫助。教師要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認真研究實驗、精心設計教學步驟,增加實驗的趣味性、探索性,精心設計預習練習,激發學生的興趣。按照教學大綱,不斷反思,在制訂教學計劃時應圍繞“基本操作技能訓練實驗—強化操作技能的應用實驗—獨立設計實驗—靈活應用知識的課外實驗”,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實驗教學中的反思
教師在課堂教學反思中必須具備駕馭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逐步摸索,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使課堂高效。化學分析實驗教學的反思指導著教師講解、示范操作、學生實驗點評等。化學分析實驗中,要做到手、腦、眼并用,教師要反思教學的方法和時間分配等。為了讓學生弄清楚實驗原理,要采取適合學生的講解方式;為了讓學生規范操作,要控制演示實驗進行的時間;為了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和良好的實驗習慣,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隨時進行課堂反思,靈活處理突發事件。教師還可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活躍實驗教學氣氛,這對學生實驗前的預習也起到了促進作用。教師在課堂中有意識地去觀察每位學生、關注每個細節,督促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擺脫上課的盲目性和簡單完成任務的心態,力使課堂緊湊、高效。
3.實驗教學后的反思
教師要及時、詳細地在課后梳理教學思維、思考性回憶和記錄教學行為,包括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生的表現、教學的成敗進行理性的分析等,反復地回顧、思考。教師要積極主動地聽取同行和學生的意見,并要謙虛、誠懇地選擇性吸收,平時可以通過學生座談會、教研組例會、集體備課、教案共享、公開課、上網備課等方式來互相切磋、取長補短。學生是教師教學的直接對象,每個教師必須尊重、重視學生的感受和評價,通過課上或課后廣泛的師生互動活動,了解學生所需,評價學生學習情況才能以評促教、促學。教師可以在平行班級上完一個班的課后,及時反思,不斷創新,微調教案后再次上另一個班的課,要避免“炒現飯”。化學分析實驗作為一門實驗課,課余時間實驗室隨時為學生開放,師生間可以不斷地在反思中利用課外時間完善知識和創新實驗。
反思性教學是提高教師水平的途徑,然而反思性教學也是一個艱苦的、長期的過程。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堅持進行積極的自我反思與實踐,逐步養成反思的習慣,才能成為一名好的老師。
參考文獻:
[1]孫寶志.實用醫學教育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2]劉穎.民族大學化學分析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實驗教學與儀器,2009,26(10):12-13.
[3]王柏堂.淺談教學反思的重要性[J].職業,2010(21):132.
(作者單位 高新征,王晗,張顯芳,趙麗華:海南醫學院理學院 高義寬:山東省郯城美澳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