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獨生子女的不良品性,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獨生子女教育;關懷;教育方法
中國大多獨生子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月亮不敢給星星,好話贊歌側耳聽,批評逆語直搖頭……儼然以“小皇帝”“小公主”自居。一旦遇到挫折,或有不順心的事,就喪失信心,產生失意的情緒,就好像世界末日來到一樣……
一、分析造成獨生子女不良品行的家庭原因
1.家庭無微不至的關懷導致了孩子任性、驕橫等不良的心理
為什么在眾星捧月般關懷下長大的獨生子女,更易出現人格不健全甚至患精神病的現象呢?主要是父母、家人及親戚對他們的關懷太多了,有的過于溺愛孩子,事事圍繞孩子轉,什么事都替他們做好了,結果造成孩子是非不分,無所適從,養成看人行事的不良品行,形成了凡事以“我”為中心,好怪罪于人,不寬容人的不良心理。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獨生子女從小過著“萬千寵愛在一身”的生活,致使他們長大后較難適應環境,不能妥善處理所遇到的困難。所以培養獨生子女獨立的人格、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質,是獨生子女養育和教育的重點。
2.怪罪于別人,也是一種不良的教育方法
在獨生子女的教育中,有一種怪罪于他人的做法,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如小孩走路跌跌撞撞,一不小心摔到了,這時有的大人就會說:“都怪地不好,摔了我們的小寶寶,它壞,媽媽幫你打它!”說著還使勁跺地幾腳。這種做法,也許是無心的,但會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養成怪罪于他人的壞習慣,以后無論遇到什么問題都容易把錯誤怪罪于他人,不懂得自我反省,也不懂得寬容別人的失誤。
二、解決獨生子女問題家長需采用正確的教育方法
1.家長要正確評價老師
老師是學生最尊敬、最崇拜的人,老師的形象在他們心中是最完美的,學生聽老師的話,模仿老師的言行。所以,家長不要隨意在孩子面前議論老師,特別是老師的不足,家長要引導孩子正確評價老師,要讓孩子看到老師的優點,把老師的優點放大再放大,缺點縮小再縮小,引導孩子形成寬容他人的良好心理品質。
2.家長應該加強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不經風吹雨打的樹苗不能成材,經不起艱苦磨煉的人更不能成為棟梁之才。古代教育學家孟子也說過:“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鄙勘葋喴舱f過:“人之受惠莫大于逆境。”還有人們常說的“吃一塹,長一智”等等,這都是挫折積極意義的寫實。
親愛的家長,“苦難是最好的大學”,讓你們的孩子在這所大學里鑄煉,切不可在“坑洼”路段捎上一程,切不可在狂風暴雨卷來時,給他們一個遮風避雨的港灣。這樣,他們將來就會像勇敢的大雁那樣翱翔于天空。
參考文獻:
黃人頌.學前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作者單位 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延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