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shù)學課堂效率可以通過教材的解讀、開頭的設計、重難點的把握、板書、語言表達、課堂練習的精選等方面來提高。
關鍵詞:效率;方法;初中數(shù)學;解讀教材;導入環(huán)節(jié);師生關系
近年來,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國各地各種教學模式“百花齊放”,如山東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自主教學模式,安徽銅都雙語中學的“五環(huán)大課堂”等,而我也從一個傳統(tǒng)的執(zhí)教者逐漸變成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合作者和參與者。
一、深入解讀教材
數(shù)學是一門具有多層次、多方面的知識體系的學科。課程改革使數(shù)學教材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材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媒介,解讀教材成了提高數(shù)學課堂效率的基礎。解讀教材即有效研讀教材,把握教材的內涵,以保障教學活動高效的開展。解讀教材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1.吃透新課程的理念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新課程理念倡導“以人為本”的思想,就是讓學生在民主、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體會學習的樂趣。因此,教師一定要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滿堂灌的教學觀念。
2.領會教材意圖
新課標要求教師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不能認為讓教材再現(xiàn)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必須把教材再加工重新創(chuàng)造,使教材“新鮮出爐”,更有利于學生的掌握和領會。
二、精心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導入能喚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習興趣。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設置問題是課堂導入的有效途徑。如在教學“解直角三角形中測量物體的高度”時,可以先提問學生“你們如何測量我校操場旗桿的高度?”這樣設置問題,就能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使這節(jié)課有更好的教學效果。還可以復習提問導入,直奔主題,以鞏固所學認識。還可以通過故事導入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如在學習反證法時,可以先講一講“道旁李苦”的故事,以吸引學生。
三、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要點需要學生掌握。因此,要讓學生把握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必須突出重點。對于一些學生不易理解的、難度較大的知識,在教學中應采取一定的教學方法,分散難點,化復雜為簡單。
四、語言表達準確、流暢,板書簡明、合理
好的板書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吸引學生專心聽講。每堂課的板書都應該有實用性、概括性。板書應簡明扼要,字跡工整,盡量用上三色筆。語言表達也要流暢,便于學生理解。
五、精選課堂練習
課堂教學還應有適當?shù)木毩暎糜诩皶r鞏固上課所學內容。習題應精選,要有針對性、啟發(fā)性且適量,力求精而少。
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數(shù)學課堂效率的保證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歡哪個教師,就會對該教師上的課青睞有加。因此,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關愛學生,積極評價學生,多鼓勵、少批評,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予以肯定。很多專家認為“人是在反復的小成功中走向大成功的”,如果我們對學生進行鼓勵,學生內心就會油然而生出自信,并且會產生實現(xiàn)那些可能性的沖動與激情,也就開始由被動到主動、由厭學到樂學轉變,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作者單位 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陽光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