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是社會發展與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在新課改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以下三方面闡述了新課改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模式: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關鍵詞:新課標;課堂教學;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學習欲望
新課程標準是社會發展與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在新課改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填鴨式”“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已被我們廣大教師所摒棄,取而代之的是關注師生互動、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新型課堂模式。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一線教師認真學習新課標精神,努力探索、勇于創新,積極改變過分強調書本知識的弊端,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關注他們的學習興趣與熱情,積極引導他們主動探索、勤于動手,可以說這些全新的教學理念使我們的初中數學課堂充滿了活力。下面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幾點做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特別是互聯網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平臺,教師不再是知識權威者,作為一名教師,在某一專業上可能比學生強一些,但在某個領域也許不如學生,所以,教師要正確地面對這一現實,在教學過程中,不要自己主宰課堂,而是放下架子和學生一起學習、合作、交流,一起來挖掘初中數學內涵,提煉初中數學的規律,使自己的教學活動成為師生教學相長的過程。我們一線教師要想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就應該不斷充實自己、改變自己、提高自己,只有這樣,自己才能成為一個具有新思想、新理念的教師。新課標中明確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我們教師的任務是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平臺,讓他們把自己的聰明智慧充分地發揮出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個人自學、同桌合作、小組交流、全班匯報等組織形式,這樣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給他們創造了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這樣教師就由課堂主宰者變成了組織者。
二、改變傳統教學方式
傳統教學方式,我們授課教師站在講臺上照本宣科,或用準備好的教案給學生灌輸知識,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教師在課堂上唱的是獨角戲,我們教師的思維取代了學生的想法。因此,我們的課堂氣氛不夠活躍。由于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被動、單一的教學方式逐步轉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樣就充分地激發了學生的潛能與智慧,使學生由苦學變為樂學,切實從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他們的負擔。我們教師也不只是教書匠,而是成為擁有新教學理念、新教學方法、善于與他人合作的探究者。例如,教學《三元一次方程組解法舉例》一節時,我先不給學生講解方程組的解法,而是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讓他們自行交流解決,對于大家不理解的問題,我再進行提示,通過學生的合作,他們對問題的印象加深了,自主學習能力也加強了。
三、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們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產生高昂情緒與振奮智力,如果只注重傳授學科知識,那么只能讓學生產生厭倦的心理?!迸d趣又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那么他們學好數學就指日可待了。所以,我根據學生特點與所教內容,采取了以下措施:
1.通過創設教學懸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使學生產生學習欲望的最好方法是設計有趣的懸念,因為這時他們似懂非懂,因此急于想知道結果。例如,在教學初中數學《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一節時,我問學生:“誰不用爬旗桿,就能測出我校旗桿的高度?誰不用爬上樓頂,就能測出我校教學樓的高度?”這樣的懸念,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通過講解趣味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對故事有很大的興趣,一聽說講故事,他們的思維就會特別開闊。所以,在教學中,我常常通過講解有趣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圓》這一內容時,我給學生講解了數學家祖沖之的故事。
3.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激發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證明,學生的認知是由操作開始的。初中生好奇心較強,他們活潑好動,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我常常引導他們動手操作,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例如,在學習《全等三角形》一節時,課前我布置學生每人剪兩個三角形,可以是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是銳角三角形,也可以是鈍角三角形。在上課過程中,我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用他事先剪好的三角形拼出一個圖形。這時他們的興趣非常高漲,課堂教學效果也相當明顯。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需要我們教師的努力實踐、積極探索,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才能日趨成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定將以滿腔熱情做好課堂教學工作,為進一步深化新課改而努力。
參考文獻:
[1]關文信.新課程理念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施.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05.
[2]王永,余文森,張文質.指導:自主學習,1998.
[3]翟春華,朱春.提高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措施和途徑[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2010.
(作者單位 河南省新鄉市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