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常見于各種心臟病,但也會在正常心臟中發生。良性早搏不能完全與心臟病畫等號。良性早搏見于心臟正常的人,或者至少使用現有的診查手段不能發現心臟結構和功能有異常的人。它不會給病人帶來猝死的風險,也不會對心臟造成損害,預后良好。許多有早搏的人自己感覺不到,只是在升學、就業體檢時突然發現。病人可能有心悸、胸悶、類似坐電梯快速升降時的感覺或心臟偶然有力搏動。有無癥狀或癥狀輕重并不與早搏的數量或頻發程度成正比,有人每天發生上萬次早搏毫無癥狀,有的人每天幾十個早搏,卻會感到不舒服。
一些醫院出具的心電圖報告單上對查出早搏的結論往往為“不正常心電圖、室性(或房性)早搏”。報告單交給患者后,醫生又沒能耐心地跟他們解釋,讓他們非常緊張。再加上一些流傳的說法,如室性早搏比房性早搏危險,可能突然死亡,對患者精神的打擊更大。
患者沒有出現與早搏直接相關的癥狀時,不需用抗心律失常藥治療。有癥狀者要具體分析,如果主要是精神緊張所致,應充分解除他們的顧慮。如果仍不能緩解,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副作用小的抗心律失常藥。評價療效的標準是癥狀的減輕或消失,而不是早搏的數量與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