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姐是一家房地產公司的項目經理,為加快項目建設,她每周一到周五白天忙公司業務,晚上回家整理項目策劃,經常凌晨一兩點才睡,早上還要準時起床上班。每到周末一回到家中,她簡單地洗洗就蒙頭大睡,一直睡到第二天下午2時,經常是出門胡亂吃口飯,回到家看會兒新聞又接著睡,直到次日上午10時才自然醒了。不過,瞌睡補了24小時,可起床后的周小姐不但沒有神清氣爽的感覺,反倒覺得吃不下東西,吃一點就想吐,頭腦昏昏沉沉,心跳忽快忽慢,呼吸也不均勻。這是怎么回事?
人們總認為平時累積的勞累可以通過一次長長的睡眠彌補回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睡眠是一種生物鐘現象,足時和高質量缺一不可。平時睡眠質量差、周末“惡補”的做法偶爾為之尚無大礙,但長此以往會打亂生物鐘、造成睡眠節律紊亂,導致狂睡-失眠綜合征,睡眠變得無效,出現慢性失眠,影響消化道、內分泌、免疫等機體功能,從而加重乏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低下、惡心、抑郁等癥狀,甚至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神經衰弱癥等,嚴重影響健康。
所以,最好的睡眠方式就是:每晚睡8個小時,每天都這樣。在現實生活中,一次都不晚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如果不得不減少睡眠,那么盡量不要減到6個小時以下。此外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第二天多睡1~2個小時,立刻把頭天缺的覺補上。如果可能,在中午睡上半個小時午覺。但是要注意,一定不要把整天的時間都泡在床上。一天睡覺超過10個小時,同樣會徹底改變生物鐘,還會使人難以再次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