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見到龔湉之時,正值她來南京某電視臺參加錄制一檔介紹學習經驗的節目。對于這個文靜內斂的女孩來說,高三學年充滿了驚喜。今年年初,她在筆試發揮不佳的情況下,憑借出色的面試發揮,一舉獲得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的20分加分,成為全省僅有的兩名獲得清華大學自主招生20分加分的文科生之一;高考時,她更是超常發揮,一掃“二模”“三模”的陰霾,考出了全省文科最高分——414分,得以進入向往已久的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讀書。在她身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經驗?讓我們共同聆聽龔湉的成長故事。
讀寫之“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白凈姣好的面容,輕柔曼妙的聲音,未語先笑的柔情,記者面前的龔湉仿若從水墨畫中走出的古典女子,獨有一份嫻靜的氣質。可能是源于與生俱來的古典情懷,龔湉最愛的書便是《紅樓夢》,書中入木三分的形象刻畫、復雜多元的人物性格,都讓她愛不忍釋。“《紅樓夢》我前前后后精讀了7遍有余。有一次去北京,來回路上8個小時,我都捧著這本書在看。《紅樓夢》也是我調整心緒的首選,有時考完試,我也喜歡將書拿出來翻一翻,將自己的心態慢慢從考完試后的放松狀態逐漸調節好,投入到下一階段緊張的學習中去。”
除了《紅樓夢》,很多時政類的報刊和美文也讓龔湉愛不釋手。但是看書不能僅用眼,更要動手。龔湉告訴記者,她自有專門的摘抄本,看到優美的句子、經典的案例都會將其抄錄下來,整整摘錄了兩大本,而且一有空就拿出來看一看。“在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面試的時候,有這樣一道問題:如果你是一位新聞發言人,面對H7N9禽流感,你認為公眾需要什么樣的信息?回答這道問題時,我心里比較有底,因為平時看時政類的雜志和新聞,對這方面的內容都會有所涉及,而我也做了有心人,沒有看過即忘。”談及閱讀對自己的幫助,龔湉告訴記者:“閱讀重在積累,能讓自己的知識和見聞都越來越豐厚。”
“讀懂一本書或者一個人,寫作就不成問題了。”“寫作是看出來的、練出來的。”“多向寫得好的文章學習。”說起自己的“寫作經”,龔湉自有一番體會。平時就喜歡寫寫日記的她,從來不將寫作當成是一種負擔。“讀懂一本書或一個人,就是要精讀書籍,把握書中的細節,有些好的素材是可以常用常新的;寫作是看出來的、練出來的,要多積累、多運用;而向好的文章學習,不僅要學習優美的文詞,更要學習文章的結構,特別是寫作議論文,哪里該援引事例,哪里該發表議論,都可以借鑒好的文章。”
學習之“道”:鈍學累功,恰到好處
對龔湉而言,今年的暑假異常忙碌。由于在高考時的出色發揮,龔湉成了“名人”,多次受邀為正在高中“奮戰”的學弟學妹們作公益講座,介紹自己的學習經驗。“我從來都不是一個天資聰穎的人,但我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人,并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龔湉告訴記者,高中三年自己經歷了一場“逆襲”。高一的時候自己的成績曾經在全班墊底,文理科分班后,她慢慢摸索出了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并一直堅持了下來。“課堂上最重要的就是邊聽邊思考。”高一時,龔湉聽得最認真的是物理課,有時課上來不及做筆記,她會先記在草稿紙上,課后再認真謄寫到筆記本上。“盡管認真聽課,認真做筆記,但奇怪的是,我的物理一直很差。后來,我才慢慢發覺,課堂上光聽、光記是沒有用的,還應該跟著老師提供的思路去思考。”龔湉笑著說,“希望我學習物理失敗的教訓,能夠讓更多的同學知道思考的重要性。”
采訪中,記者感觸最深的就是龔湉的好心態。每次考前班會,老師都會請她上臺講一講自己是如何調適心態的。“調適自己的心態,首先要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龔湉給記者講了一個小故事。臨近夏日的時候,學校為了防止學生午休時感冒,會不開空調。有一次,她休息時隱約聽到一陣細微的響動,以為空調開了。結果自己越睡越冷,午休結束時說話牙齒都打戰,而龔湉的同桌卻熱得一身大汗。“這可能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吧。折射到學習上,我們就要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最后一定會成功。有了這樣的底氣,努力起來才更有干勁。”龔湉的好心態更得益于自己不受別人影響,“和別人比會很累,自己的心態也會不穩定,所以應和過去的自己比,靜下心,慢慢來。”
龔湉坦言,自己很關注優秀學生的“學習經”,但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很重要。“要結合自己的實際來摸索。就像錯題集,每個人都會去整理,但我覺得隔段時間整理一個專題的方法就很適合我,效果很不錯。”
未來之“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對于大學生活,龔湉幸福地期待著。因為一直對時政熱點很感興趣,清華大學的強勢專業“經濟與金融”成為了她的不二選擇。“因為這個專業有超過一半的課程會用英語進行授課,所以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看美劇,像《神探夏洛克》《吸血鬼日記》《老友記》,我都非常愛看。”這是龔湉從一位學姐那里學來的提高英語水平的“秘訣”,“這樣可以幫助我熟悉外國人的說話方式,改變啞巴英語的窘境,也為將來去國外交流學習提前打好基礎。”
好學的龔湉已經開始主動研究《經濟學原理》,慢慢將自己的身心從假期的安逸中調節出來,向新的生活邁出最踏實的第一步。“我最期待的就是清華園里的圖書館,去了大學就要用好圖書館。”龔湉笑著說,“學校很重視體育,這點和我很合拍。以前晚自習間隙,我都會去操場跑幾圈,這是保持活力的好辦法。”來到強手如云的清華園,龔湉期待中又帶著點忐忑。“最優秀的人來到這里,都會是一個普通人。現在我要做的,就是調整好心態,腳踏實地地過好每一天,做好自己的事情。”
“不管現在的自己處在什么位置上,都要相信自己能爆發。”龔湉希望她自信的力量能夠傳遞給更多的中學學子。“高中的大部分時間我都用在了學習上,課外實踐和活動參加得不多。”她希望自己的遺憾不會成為更多人的遺憾。讓我們祝福一直踏實努力、執著追夢的龔湉能夠越飛越高!
龔湉,出生于1996年1月11日,原就讀于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現就讀于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與金融專業(國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