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次朋友小聚時,曹天帶來河南某寺院的一位住持,對眾人宣布,“我曹天要出家當住持了,不競選市長了!”當場就有人提議,讓在座的媒體朋友再“策劃”一下。
——曹天是誰?他是河南鄭州的房地產商,卻自詡詩人、作家、時評家,“比文人有錢,比有錢人有理想,比有理想的人實在”。他的上一次疑似“策劃”——高調宣稱競選鄭州市市長,讓他一夜間紅遍網絡。
曹天因此被貼上了“斗士”的標簽。
2012年12月12日,“房產商競選市長后公司遭稅務部門調查罰款數千萬”的新聞,無疑讓這個“斗士”更顯悲情。
然而真實的曹天什么樣?
“市長夢”
“著名作家、時評家曹天先生日前透露,自己愿意出資100000000(1億)元人民幣作為競選資金,參選鄭州市市長。曹天承諾:參選成功后自己任期內不拿一分錢工資,并且城管絕不可以打百姓,官員腐敗定嚴懲。曹天表示:不用懷疑我的動機,我想用《選舉法》撬動僵硬的干部任用體制。”
2011年6月6日,這條“競選聲明”橫空出世,很快成為微博熱點。《選舉法》規定,只要20名人大代表推薦,就可以成為市長候選人。而按照微博發布者、前香港報人、曹天好友朱順忠的說法,“那天幾個朋友相聚,喝了點酒,曹天開始對我嘮叨起參選市長的事,本以為是隨便一說,誰知道他非常認真,而且當即就催我發微博公布,于是由我起草,反反復復修改10多次,曹天逐字逐句校對好之后就發了。”不僅如此,朱順忠還給自己粉絲超過百萬的朋友、時評家楊恒均打了電話,讓其幫忙轉發。
一時間贊譽者有之,質疑者亦有之。面對質疑,曹天首先補充說明了所謂“競選資金”:第一,本人所說的100000000(1億)獨立參選鄭州市長經費,不是選舉費用,更不是所謂的“賄選人大代表”,相反,這正是我所堅決鄙視的;第二,1億元是廉政保證金,如果本人當選后有腐敗,錢則自動捐給貧困學生。
繼而6月7日,曹天再次通過朱順忠發聲,“參選鄭州市長如果成功,以下幾件事情迫在眉睫;第一,撤銷城管部門,其工作交給有法可依的執法部門;第二,利用市場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大幅度降低房價;第三,取消一切景觀工程的花銷……”朱順忠則告之媒體,曹天正在組建競選團隊。
但僅僅一周之后,曹天的“市長夢”就不了了之。他“失蹤”了。
朱順忠微博發布消息稱,“曾高調宣布參選市長的作家曹天,目前已經被鄭州國土資源、公安、稅務稽查等三部門組成的‘專案組’調查。據了解,調查命令來自于鄭州市委……”而坊間傳聞更為夸張:昔日的億萬富翁曹天,手機不敢開、身份證不敢用,正東躲西藏“半逃亡”。
盡管鄭州方面對傳聞予以否認,但朱順忠言之鑿鑿的一切,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此前曹天的高調參選。輿論頓時倒向曹天,聲援不斷。
神秘的老板
蹊蹺的是,就在曹天曝出競選市長前,2011年5月9日,鄭州市紀委對涉嫌違法犯罪的鄭州市柳林村原村支部書記湯書奇、柳林村原第二村民組組長湯書選采取了強制措施。據說,湯書奇正是曹天的幕后老板。
1968年,曹天生于河南省蘭考縣,1989年,他畢業于河南大學法律系。在為數不多的涉及他身世的報道中,他自述家境貧寒,從高中起夢想就是當個作家。他酷愛寫詩,常常投稿,“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午夜12點有個午夜詩會,經常播我的詩。我是個詩人!”進了河南大學,他更成為河南大學校園社團羽帆詩社的社長,堪稱校園名人。沒想到1983年遭遇牢獄之災,他1992年出獄后窮困潦倒,“連個枕頭都買不起”,由于拖欠房租曾被房東在大年初一掃地出門。他不得已找到當時的河南大學校長討要一份臨時工的工作。校長說,“你去找省委書記,他官最大”。他竟真在河南省委門口跟武警僵持了四五個小時,硬是“闖進”了當時省委書記的辦公室,耍賴似的拿到省委書記的親筆信,回到開封,進了一家國有企業當副廠長。
——誰會認真追究別人的過往呢?至少,這段經歷聽上去足夠傳奇。
至于曹天的發跡,資料就更少了。有媒體說,曹天做過大學教師、記者、自由撰稿人、律師,又有媒體說,曹天在副廠長位子上干了半年就下海經商,被騙虧本,靠寫詩來“維系理想”——都是“據曹天說”。總之,到1998年,曹天已經掙得100萬元的第一桶金。據他說,當他到河南一家明星民營企業求職時,對方老板——個曾經的文學青年,一看他的簡歷,立馬讓他做了副總裁。他的第一桶金大多來自這家企業的分紅,除此之外,他還幫人打官司。盡管因受過刑事處罰無法當律師,他還是能“通過社會關系”替對方解決問題。
1998年,時值房改啟動。“我不是天生的生意人,也不懂房地產市場,只是敏感地覺得一個正在迅速發展的省會城市最需要解決的就是住房問題,所以這個行業一定有前景。”于是曹天開始與人合伙開發小產權房。
所謂小產權房,就是在農民集體土地上修建的房屋。雖然房屋價格較低,但因未繳納土地出讓金等費用,這種房屋沒有國家發的土地使用證和預售許可證,購房合同國土房管局也不會給予備案,所謂產權證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產權證,而是由當地鄉政府或村委會頒發。
而對于合伙人是誰,盡管曹天守口如瓶,但據資料顯示,1999年,湯書奇將弟弟湯書選任命為柳林村第二村民組組長,而他另一個弟弟湯書彥則注冊成立河南風雅頌置業有限公司,開始在鄭州近郊柳林村建設名為柳林溫泉公寓的小區。曹天,正是風雅頌置業的總裁。
一場游戲一場夢
柳林村位于鄭州市北部,花園北路與三全路交叉口。隨著鄭州城區的擴展,這個曾經以耕地為主的小村莊,漸變為小產權房密集的城中村。
至今,風雅頌置業的小產權房全部建在這個村。而按照當地村民的說法,柳林村大規模小產權房的出現正是始于1999年,“湯書奇他們兄弟三個抱成團,掌控整個流程。”
首先,湯書彥創辦的風雅頌置業以極便宜的價格,將原本歸柳林村集體所有的耕地從湯書選手中買到;隨后,湯書奇再以安置村民為由,向上級土地部門申請將集體耕地變更為宅基地;風雅頌置業開始投資建設;最后,這些有著極大價格優勢的房子被推向市場,用以吸引鄭州一些收入較低、對價格較為敏感的購房者。
湯氏兄弟“出事”后,有媒體報道,截至目前,湯氏兄弟先后占用柳林村800多畝耕地,共建設房屋面積達70多萬平方米,“即便按照2000元/平方米計算,銷售額也高達14億元”,堪稱暴利。而村里那些永久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的村民們,往往被湯氏兄弟用一套房子就打發了事。與此同時,對那些購買了小產權房的業主來說,小產權房還面臨著未經過土地“招拍掛”等程序或被強拆的陰影。
那么曹天,在湯氏兄弟的“財富游戲”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
雙方如何結識已不可考。盡管曹天在對媒體描述自己的創富經歷時諱莫如深,只是說集合了兩位朋友的力量,但其只言片語卻足以考究:“朋友一個負責出錢,一個負責出地,而我則出腦子”,“曾經房子賣不掉的時候,合伙人甚至氣得罵我是詐騙犯,因為他們都實實在在出了資本,反而覺得我只憑一張嘴去忽悠”。
靠什么“忽悠”?“詩人曹天,年過四十,學歷博士,祖籍蘭考,比文人有錢,比有錢人有理想,比有理想的人實在。”這是曹天博客上的自我介紹。
他更愿意別人稱他為詩人、作家、時評家,而不是一個商人。據說他出版了兩本書,《天下英雄》和《少女中國》,只在中國臺灣發行。他說,“寫作是我的最愛,最終我也會完全地回歸寫作,地產商人只是人生角色的一個客串。”
而作為一個商人,“我討厭應酬,對風花雪月的場所也不感興趣,所以就算平時,我手機也經常關機”,據說一次曹天拒絕參加一個行業聚會,原因就是會后安排的全是西式冷餐,“我說了,沒有饅頭稀飯我就不去。”
大多數時候,他以“公知”的身份出現。他對自己從事的房地產行業似乎頗為嫌惡,聲稱這個行業“和那些挖煤窯的、開采其他礦產資源的企業沒什么兩樣,掙的都是中國土地資源的錢,不是科技發明創造、創新占領的市場,而是在中國瘋狂的城市化進程中分的一杯羹”,“窮人把錢都存到銀行,銀行再把窮人的錢貸給你們蓋樓,你們再把樓以高尚住宅的名義賣給那些省吃儉用還按揭的窮人們,等于把窮人按到地上揭了兩層皮”,“我認為好的房子就是大地上長出的莊稼,我希望每個房地產商在設計、建造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想,我蓋的房子是給我爹娘住的,是給我妻兒住的”,“劣質的建筑肯定是魔鬼的杰作,利欲熏心的某些建筑商,他們所下的十八層地獄也是劣質的”。
而對于自己和風雅頌開發的小產權房,他“問心無愧”,“小產權房抑制了虛高的房價,它讓那些打著正規旗號牟取暴利的開發商不再有恃無恐,也讓很多人有了擋風遮雨的家”,“我是憑借政策的縫隙和社會資源進行了成功、合法的商業運作”,“做人要老實,蓋房要結實。我不敢保證每一桶金都是純凈的,但是我認為我掙的每一張人民幣都是無愧于心的,不帶有‘血和骯臟的東西’。”
——可以說,在這個普遍“仇富”的時代,曹天幾乎符合了人們對一個富豪,尤其是一個房地產富豪的全部期待。
因此在河南,曹天收獲榮譽無數,包括中國經濟改革十大杰出青年、影響河南十大社會公民、鄭州改革開放三十年三十人、河南十大文化新聞人物等等。而在河南當地媒體的報道中,他被眾口一詞地贊譽為“河南最具浪漫情懷與平民意識的開發商”、“最有詩意的地產人”,是“誠信維權的一面旗幟”。
他無疑是風雅頌置業最好的招牌。
反彈琵琶?
河南當地不乏不少房地產圈內人對曹天嗤之以鼻,斥之為“神經病”。對此,曹天表現得桀驁、率性,“我有自己的理想和價值觀,而不像有的老板,就喜歡晚上睡覺前躺在被窩里數錢,我不介意別人叫我神經病,詩人本來就是瘋子。”
他的確享受這種看似“口無遮攔”的狀態。任何場合,只要曹天出現,他就是絕對的話題,絕對的主角。
然而事實上,幾乎所有熟悉曹天的人都評價他,“言語激情,行事謹慎”。
網絡上早有關于湯氏兄弟、曹天等人非法侵占柳林村集體土地、非法倒賣土地使用權、非法經營房地產、偷稅漏稅的流言。雖然湯氏兄弟被采取強制措施后尚未定案,但“行事謹慎”的曹天在湯氏兄弟被帶走后突然高調宣布競選市長,時機不可謂小巧合。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甚至對此做了一番大膽解讀,“作為風雅頌置業的經理人,在老板被抓,要抓他時,有人幫他出主意,讓他高調宣布競選市長,成為話題,隨后他適時消失。為避免落人口實,政府對他的調查進退兩難,最后他達到自保目的。”倘若果真如此,曹天這一招“反彈琵琶過大關”不可謂不險。
真相究竟如何?
2012年12月12日,一則“房產商競選市長后公司遭稅務部門調查罰款數千萬”的新聞突然出現在新浪、搜狐、鳳凰等各大網站。時隔一年,這算是一條舊聞了。然而此后,“失蹤”多時以至于淡出公眾視野的曹天,卻再次接受了媒體采訪。
被問及當年承諾1億元廉政保證金,只是個職業經理人是否拿得出來,他瞪大了眼睛,“10分鐘,肯定能湊齊”。不過,對曾引起軒然大波的競選市長一事,他改口說“那都是玩兒的”、“純屬朋友間的一次玩笑話”。后來,他關掉手機,去了茅臺鎮看釀酒,去景德鎮看陶瓷,又去了德國看了海德堡大學,參觀當地的中文報社,“外人的眼光是在逃亡,自己的感覺是在重新思考人生”。至于企業罰款,他說“被罰了大概三四千萬元,所有的企業只要嚴格按照稅法來查,都會有問題,起碼不規范”。
他依然堅持自己是個“詩人”,說偶像是艾青,“艾青雖然是個正部級干部,但他的詩沒有一首是歌頌權力的”。不過關于他自己,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他寫了一首《總理保重》發表在《光明日報》上,后來還專門托人找到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王黎光譜了曲,交給歌手張也在央視演唱。
“保重總理,總理保重;十三億都是你的姐妹弟兄。保重總理,總理保重;大地將銘刻你對祖國的忠誠。”他解釋說,“政府做得對的時候,我也會感動。”
詩人?作家?時評家?曾經,他被視為“斗士”,甚至被解讀為“中國夢”的一部分。然而剝下層層標簽之后,也許曹天的本色只是個商人,他很聰明,太知道自己該在什么時候迎合什么樣的期待,他追逐的,也許只是永遠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