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觀經濟預期謹慎樂觀
與調查對象在2013年6月底的預測一致,三季度經濟出現回暖,調查對象普遍上調了對宏觀經濟景氣度的預測。首席經濟學家對三季度經濟增速的預測均值為7.7%,較二季度實際增速高0.2個百分點;略低于統計局三季度經濟增速實際公布值7.8%,針對四季度和全年增速,則分別給出了7.5%和7.6%的預測,顯示出四季度較三季度略有下降、全年平穩運行的趨勢。
2013年9月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了10.2%,首席經濟學家對10-11月的工業增加值增速預測均值分別為9.78%和9.74%,均低于8月的年內最高水平10.4%,預計未來呈逐步趨緩態勢。
投資增速保持穩定??
消費及出口呈穩步上升態勢
首席經濟學家預計,2013年9-11月的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累計增速平均值分別為20.36%、20.28%和20.2%,為年內首次見底回升。統計局公布9月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累計增速平均值20.2%,略低于預期。
2013年9-11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首席經濟學家的預測均值分別為13.4%、13.48%和13.57%,繼續呈現逐月小幅上升的趨勢。
調查顯示,首席經濟學家對9-11月的出口總值增速預測均值分別為7.04%、7.45%和8.44%。歐美等主要發達國家經濟的持續復蘇,將推動出口回歸平穩增長。
CPI溫和上行 PPI降幅收窄
調查對象普遍認為:在2013年國內貨幣政策偏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處于低位的大環境下,國內需求動力不足等因素將導致全年CPI處于溫和可控的區間之內。首席經濟學家對9-11月CPI同比漲幅的預測均值分別為2.82%、3.02%和3.08%。
調查顯示,首席經濟學家對9-11月的PPI增速預測均值分別為-1.45%、-1.33%和-1.25%,均高于8月實際值-1.6%,同比降幅繼續收窄。對上市公司和行業分析師的調查也顯示,多數認為三季度原材料購進價格趨穩,同時預計四季度價格將有所上升。
貨幣政策維持中性偏緊
2013年7月下旬,央行決定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除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外,貸款利率已實現市場化。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政府重在調結構與促改革,貨幣政策將維持中性,八成以上首席經濟學家預計未來兩個月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保持不變,貸款成本環比略有上升,貸款難度增加。
人民幣匯率升值趨勢不變
盡管首席經濟學家對匯率走勢存在一定分歧,認為人民幣升值、貶值和保持不變的各占59%、18%和23%,但是對10月及11月的人民幣匯率預測均值分別為6.1174和6.1468,均低于當前匯率,仍然延續升值趨勢。
影響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首席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加大對中西部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抓住新型城鎮化制度紅利等機遇推進投資結構調整和效率提高,是實現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因素。發達國家經濟的恢復性增長和不確定性為中國經濟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也為全球經濟出現階段性好轉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同時,美國QE退出的不確定性和發達經濟體復蘇帶來的資金撤離壓力都將增加中國經濟的下行風險。
受調查的經濟學家對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注度較高,并期待更深層次的改革為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營造條件。調查對象表示關注以下幾個方面改革:在資源分配上,放開農村土地流轉增加土地供應,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合理規范水電煤氣油運等價格形成機制,轉變政府職能,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在制度改革上,構建公平的稅收制度,健全事權相配的財政體制,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保障新型城鎮化下人口有序轉移,帶動消費需求。
對于本文內容您有任何評論或補充,
請發郵件至xincaifu@xcf.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