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都市報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一張報紙如何讓讀者愛看愿看,成為各個報社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以《淮北晨刊》為例,從“報紙為讀者提供參考新聞傳播途徑,形成互動,增強新聞報道內容的廣泛性”、“報紙要積極創造條件,架起雙方溝通的橋梁,增強新聞報道內容的針對性”、“滿足讀者對信息的知情權、觀點的表達權以及對黨和政府的批評建議權及監督權,形成監督互動,增強新聞報道內容的親民性”這三個方面,闡述了如何進一步優化新聞報道內容,增強報紙的可讀性。
【關鍵詞】都市報 《淮北晨刊》 內容優化
受眾與媒體之間是一種需要與被需要的關系,這已成為業界的廣泛定論。而“受眾中心論”則使包括報紙在內在的各種媒體,更加重視受眾,對受眾的需求倍加關注,努力生產出符合受眾口味的新聞產品,最大限度地爭奪受眾,增強其社會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然而,當今受眾究竟需要什么?是什么決定著他們的需求?如何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等等,這些都不是媒體一廂情愿的臆想,這需要媒體和受眾的相互溝通,在兩者的互動中了解對方,進而實現雙方的需求價值。《淮北晨刊》作為淮北市主流媒體之一,與其他媒體一樣,也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有不斷創新,尤其要在報讀互動方面,尋找創新的原動力。在互動中優化報道內容,提升報紙的可讀性和影響力,只有這樣報紙才能充滿活力,夯實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一、為讀者提供參于新聞傳播的途徑,形成新聞互動,增強新聞報道內容的廣泛性
隨著讀者知識水平的提高,他們的主體意識日益增強,對媒介信息的選擇與判斷能力也逐漸提高,通過對接收信息的整合,他們會對新聞內容形成新的闡釋意義,并渴望找到一定的渠道傳輸出去,于是便產生了傳播參與的需求。具體表現為,當現實生活中的某一事件與自身內在儲存信息發生碰撞,產生共鳴時,便促使讀者產生參與新聞傳播的欲望。于是,人人都是“記者”便成為可能。
提供新聞線索是讀者參與新聞傳播較為重要的方式之一。讀者對新聞事件內容新聞價值進行初步判斷后,便通過撥打新聞熱線等方式告知媒體,由媒體采訪報道。《淮北晨刊》歷來重視拓展新聞線索渠道,最大限度地獲取新聞信息資源,目前讀者可通過晨刊新聞熱線、晨刊QQ讀者群、淮北手機報、淮北新聞網網絡平臺提供新聞線索。
“讀者說新聞”欄目的開設,使晨刊讀者參與新聞報道的程度大大提升。該欄目的新聞報道全部以第一人稱的手法,通過讀者的“口”敘述出來,這種報道方式使新聞更具現場感和真實性。如果你身邊發生了新聞,如果你看到了有趣的事物,如果什么場景讓你驚訝、讓你感動、讓你氣憤……讀者也可以拿起相機把它拍下來,“全民皆拍”給讀者留下了發表新聞作品的園地。
征文也是讀者參與新聞傳播的重要方式。《淮北晨刊》常常尋找與讀者聯系密切的話題,以及讀者想談、愿談、能談出內容的話題進行征文,比如“文明創建大家談”征文、“頭條新聞大賽”征文等。
讀者的積極參與彌補了記者力量上的不足,拓展了報道領域,無疑也擴大了新聞報道內容的范圍。
二、報紙要積極創造條件,架起溝通橋梁,形成交流互動,增強新聞報道內容的針對性
當前已不是單向傳播的時代,單一的、灌輸式的、缺乏與讀者互動的宣傳報道形式,已為讀者所厭惡。受眾需要與傳者進行平等的溝通,追求參與性、平等性的交流方式,因此對話勢必成為雙向交流的趨勢。作為服務者的媒介要了解受眾的社會特征,并根據其個性的差異,把握“目標受眾”,以求不斷調整自己的傳播內容和方式。媒體必須創造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媒體關注的就是讀者關注的;同時,在這個平臺上,讀者可以與媒體之間相互交流,發表意見。
《淮北晨刊》民生版上的“讀者來信”欄目,所登稿件專門反映讀者訴求、引導受眾參與話題討論,以增加讀者參與辦報的熱情。我們不怕讀者對我們的報道提出質疑,相反還會鼓勵他們多提意見,虛心接受他們提出的批評和好的建議。有位徐姓讀者長年關注《淮北晨刊》,鍥而不舍地給我們“挑刺”,使我們受益匪淺。去年報社評比“十大熱心讀者”,他榜上有名。
在報社舉辦的諸多讀者見面會等活動中,我們都會邀請各單位相關同志、新聞界同行、讀者代表,以及報社離退休老同志,聽取他們對報紙的看法及改進意見。每年報社舉辦的讀者節,《淮北晨刊》的幾十名編輯記者都會走上街頭,與讀者面對面交流,拉近了與讀者朋友的距離。
三、滿足讀者的知情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增強新聞報道內容的親民性
復旦大學李良榮教授指出,“受眾不僅是信息傳播的接受者,在國家的社會生活中,在法律意義上,受眾又是公民,享有作為公民在法定范圍內應當享有的一切權利。”因此,報紙不僅要了解讀者的信息需求,更要注重讀者的相關權利。
關于社會上的熱點難點問題、社會黑暗現象等,讀者常常希望通過媒體監督促進問題圓滿解決。我們的記者接到讀者打來的熱線電話,總是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新聞現場采訪,并頂住方方面面的壓力,在第一時間讓讀者了解事實的真相。《人老了,寸步真難行?!》《炸串黑作坊藏身居民區》《夜間回家途中莫名其妙被砍傷 外鄉人周軍心里很憋屈》《淮北的豬肉,祁集為啥不讓賣》《折翅的小燕子》等一大批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淮北晨刊》由于勇于擔當社會責任,以反映百姓疾苦為己任,敢于監督社會黑暗面,贏得了市民的廣泛好評。
辦好時評版的“相城短評”和“讀者快評”欄目,讓讀者參與話題討論。為增強與讀者的交流,我們鼓勵本地讀者就本地新聞事件撰寫評論,并挑選本刊刊登的熱點新聞,在QQ讀者群中讓大家討論,聽取他們對新聞事件的看法,然后選擇具有代表意義的觀點進行刊登,使讀者的觀點得到及時表達。
現在,大多數報紙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網站的網友也是報紙的讀者,他們可以在網上對自己遭遇的各種煩惱、不公、感人的諸多事件發帖,或對熱點新聞事件發表意見,表達觀點。報紙在刊發新聞的同時,也呈現網友、讀者的各種聲音和觀點,這種互動形式是當下很普遍的操作方式。在這方面晨刊也作了有益的探索。
四、增強服務觀念,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參考信息,增強新聞報道內容的實用性
報紙新聞報道的實用性,也決定了報紙和讀者的互動性。讀者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追求,《淮北晨刊》全面落實“全心全意為市民服務”的辦報宗旨,體現“平視”讀者的報道視角,貫徹“市民需要什么我們就報道什么”的報道方針。在認真解答讀者來信來電提出的疑問的同時,我們還借助手機報、淮北新聞網絡論壇、QQ讀者群這三個平臺搜集百姓關心的事情,以及他們的疑問。
一般讀者最關心什么?是他們的切身利益,是菜籃子、米袋子和錢袋了,是房改政策、城市建設和交通問題等,一句話,就是他們的日常生活。那些同他們的切身利益相關、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的,或者發生在他們身邊的人和事,他們才最關心,最感興趣。
在《淮北晨刊》的民生版中,我們設有為您提個醒、權威發布、你問我答等欄目,把最實用、最權威的信息及時傳遞給讀者。對讀者感興趣、關注度高的內容,《淮北晨刊》都進行了強化處理,在報道中予以體現,版面同時配合跟進。
(作者單位:淮北日報社)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