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30的恨嫁女神和大她3歲的恐婚王老五——王老五還是公務員、丈母娘眼中的好女婿標本,兩個人及兩個家庭的故事,成就了《咱們結婚吧》。你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部貼近生活的作品,即使劇中不間斷地插入廣告,在豆瓣這種文藝男女扎堆的論壇中,它還是收獲了一千多條大大小小的劇評。
不可否認,黃海波插科打諢的臺詞為該劇加分不少,然而,這部劇的受歡迎程度,更與它選擇的話題及對自己的定位有關。它選擇了剩女問題,據說,這是中國當今一個大問題,某著名外媒曾特意論證:中國的“剩女傳說”只是誘騙女性結婚的伎倆,外媒也許尚未意識到,除了誘騙女性結婚,“剩女”也成了電視臺為提高收視率使用的伎倆。相親節目之外,編劇們想出這么個相親內容就占了十幾集的電視劇也就不足為奇了。
身為家庭倫理劇+偶像劇的二合一模式,本劇有效抓住了電視機前的幾類主要觀眾——熱愛電視的恨嫁宅女們可以與劇中的女主角深深地共鳴;熱愛家長里短的老年婦女會與劇中高調宣揚“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就是耍流氓”的父母們惺惺相惜;而對中年婦女來講,劇中作為旁支的、人財兩空的出軌男橋段又是那么大快人心。當然,除了電視機前的觀眾,最重要的是,光鮮亮麗的女主角高圓圓是吸引廣大幾乎不看電視、只在電腦上追劇的屌絲男青年的重要武器,而這些人正是網絡輿論的重要參與者。我親眼見過某宅男觀劇,他指著剛從床上爬起來卻光鮮亮麗的高圓圓問:她不是剛起床嗎,怎么還化了妝?然后,他YBgpwcxqltkfo6tWn/q6EA==一集不落地往下看這部女主角始終忽閃著大眼睛的女神劇,偶爾漏了,還要拖回來重看,果然,一部劇最重要的不是化妝師和造型師,而是靚麗的女主角。
不過,話說回來,與世界上所有美好的愛情小說一樣,這樣一個皆大歡喜的家庭偶像劇對廣大未婚男女青年來說,誤導多于啟示。一位女青年在看完該劇后寫下劇評:“說實話,我不想找什么高富帥,外部條件太好,會讓我有心理壓力。我就想找個有趣、溫暖又踏實的男人,不管我胖還是瘦,美還是丑,勤快還是懶惰,健康還是生病,優雅還是犯二,都能守著我,欣賞我。”可是,這位姑娘沒有看到一個殘酷的事實,35歲尚未婚配的鉆石王老五型男性是一種危險的動物,他們多數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的孤獨,屈就自己去欣賞一個陌生的女人,對這些男性來講,也許累贅多于甜蜜。而另一些自認為人好、心好的有份穩定工作和不多存款的年過而立的宅男們,如果因為此劇而執著于撿到一個大齡女神,也許就只能算做夢太久了。
從頭再看一遍整個劇集,做夢的男女們很快就能發現,為了解釋為什么女神和男主角被剩下,編劇們特意安排了兩段漫長卻失敗的愛情。惟一一件天上掉餡餅的事兒是柳巖飾演的藍未未遭遇單純、癡心的美國金領的故事,然而,那實在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就像失散的兄妹成了戀人,那是只在電視里才會出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