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芭芭拉·史翠珊的傳記里有一個有趣的細節,她曾和一位女歌手合唱,那位歌手唱功了得,但始終沒紅,芭芭拉總結原因:“因為她不懂得展示自己的缺陷。”聚光燈下的人,都得適度展示缺陷,為人們留下氣口,如果自己不肯展示,人們就會自發尋找缺陷,甚至讓完美變成一種最大的缺陷。
張學友婚變傳聞,就是一例。
起初的消息是,“德藝雙馨”的張學友結婚17年后出軌,對象是他的女助理Julia。Julia曾是他的歌迷,加入歌迷會后,因為工作得力,成為歌迷會干部。3年前,進一步成為張學友助理,從此進入他的生活,住進張媽媽的豪宅,把羅美薇的司機趕走,對他身邊人進行大換血,一步步掌控了他的生活,地位不保的羅美薇,出走英國散心。
舊聞馬上被翻出來:羅美薇有潔癖。她不用公共場所的物品,隨身攜帶消毒藥水,去餐館必然自備餐具,住酒店必然用消毒藥水擦洗馬桶。他們頻繁更換菲傭,夫妻間的小矛盾都與此有關。張學友喜歡狗而不能養狗,也是因為羅美薇——她懷孕時覺得養狗不好,孩子生下來又說孩子年紀小,養狗不方便,孩子到了七八歲,還是不讓養狗,“總之總有個理由不想養狗!”還有,羅美薇為了給孩子創造語言環境,禁止家中說粵語。
如果繼續翻下去,就幾乎是《簡·愛》的敘事節奏了,外來女子攻城略地,閣樓上的女人精神緊張。張學友迅速作出回應,在馬來西亞召開記者會,稱Julia與他合作已有十幾二十年,純粹是工作情誼,最后用調侃和警示來化解緋聞:“都一把年紀了,現在才傳我有新歡?認識我的人都很清楚我的為人,現在曝出這樣的新聞,真的很好笑。一般涉及家事的新聞,我都會交給律師處理,這次也不例外。”
應對及時,警示得當,干脆利落地保護了自己的生活。但這種緋聞的出現,或許正因為他們對自己的生活保護得太好了。1986年,張學友和羅美薇因為拍攝電影《癡心的我》相識,一年后公開戀情,也有過分分合合,但1996年2月15日他們在倫敦結婚,在明星熱衷于隱婚的當時,他們隨即公開婚訊。此后多年,夫妻倆一直避免將自己的生活置于公眾面前,作為曾經“最有前途的女演員”,羅美薇選擇退隱,從此退出公眾視野,不再充當新聞焦點。留給公眾的,是一個缺少細節的模范夫妻、模范家庭形象。
正是這種保護激發了人們更強烈的窺視欲,緋聞隨之出現,生活里輕度的不和諧也被當作緋聞和婚姻破裂的佐證,及時地添加進來。
同樣的事還發生在陳慧琳身上。她極少表露感情,以“零緋聞、零走光、零是非、零結黨”為榮,以杰出青年的形象行走娛樂圈,附會在她身上的傳聞,因此反而格外離奇。專欄作家狠狠紅調侃式地建議她,要“從她的蠟像館里走出來”,“走到人民中間來”。要七情上面,要在微博上插科打諢,要給出一些破綻,總之,不能過度保護自己,保護自己的生活,讓完美無缺吸引火力。
壞未必讓人不滿,好未必讓人滿足。所以,徐濠縈的購物狂形象對陳奕迅來說,到底是損耗還是成全,其實很難說。客觀來講,她的確創造了話題,吸引了注意力,還讓陳奕迅成為一個被同情的對象。
這正是這樣一個時代,藝術家在琢磨自己技藝的同時還要琢磨傳播的技藝,給出一個世俗的、熱辣的、樂于互動的形象來幫助自己傳遞藝術,一旦只琢磨其中之一,就會激怒人們,買一不肯送一,是最大的罪責和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