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先生大二時,有個表弟考到北京一所民辦大學,他們一起尋找那所學校,走出了南四環,穿過一個河南村,經過了一片被征用的蓖麻地,然后還有一座廢棄了的果園。
那村子吃飯倒便宜,水餃3塊錢一碗——十年前的事情了,不飽還可加量。這里臨近花卉市場,店主有一棵看起來珍稀的花,叫紅花石蒜,很漂亮。后來,Y先生終于在別處第二次看到它——叫作彼岸花,又名曼珠沙華。
說回那片蓖麻地吧,那是他有生以來見過的最為粗壯的蓖麻,莖稈有小孩胳膊那么粗。每人折了一棵,扛在肩上,覺得充滿童趣,像《菊次郎的夏天》里面扛著芋頭葉的正男一樣。從蓖麻地這頭走到了那頭,突然醒悟:拿著這棵蓖麻做什么呢?又默默放回地里,埋怨自己手賤。
Y先生還曾從香山步行回學校,經過很多田野,在路邊摘向日葵,邊走邊嗑著瓜子,在松林采了一包松蘑,在荒地挖了些蒲公英。松蘑在宿舍窗臺上用網兜晾著,蒲公英征用宿舍所有的壺,打了8壺開水,燙很多遍,拌拌吃了。
Y先生的大學有個生物園,很多學生直到畢業都不知道,但他入學第二天就發現了。這里有各種植物供教學之用,水稻、麥子、蘿卜、白菜自不必說,棗樹都有十幾種,還有暖房種熱帶植物。每到夏末秋初刮風下雨,Y先生都會去撿風刮落的棗子吃。他出入如此頻繁,很快和看管園地的校工大爺熟起來。種什么植物由生物系一個老師決定,大爺負責澆水、除草、施肥,成熟時生物老師只收集他需要的種子樣本,剩下的歸大爺。有一年,種植了一片牧草,大爺就果斷養了只奶羊。大爺有一個孫子,Y先生問那小孩,香蕉樹上結的香蕉,吃過嗎?小孩說吃過呀,皮厚肉好少。
Y先生曾跟大爺要了些新結的棉桃,打算裝個墊子。他之前沒見過棉花,沒料到那么多籽兒,擇了半宿沒弄干凈。
Y先生的同學鈕小姐養了兩只龍貓,要買甜苜蓿草給它們吃。當Y先生發現生物園種有大片苜蓿,欣喜告知了鈕小姐。兩人割了點回來喂龍貓,龍貓卻開始拉肚子。后來才知道,龍貓腸胃弱,新鮮苜蓿不能直接吃,必須曬干。
園里還種鐵皮石斛,Y先生不知干什么用的,一開花生物老師就摘走,說是泡水喝。很多年后,Y先生才知道,這花茶賣得很金貴。
Y先生不是生物系的,但在他這個年齡的人中,基本沒有誰認識的植物比他更多。在城市的普通人中,他簡直是貝爾·吉羅斯一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