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盛頓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近日發布的對39個國家約3.8萬人的調查結果顯示,其中23個國家的多數受訪者說,中國已經或者最終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頂級超級大國。而中國過去30年經濟擴張對全球的影響以及2008年美國的經濟滑坡正在改變圍繞這兩個國家的看法。
這份最新數據顯示,47%的美國人認為美國將繼續領先于中國,這個比例較2008年的54%有所下降。相比之下,皮尤研究中心發現,2/3的中國人認為中國已經或者最終將超越美國,有56%的中國人認為中國應受到更大的尊重。
數據還顯示出中美兩國民眾之間的疑慮加深。只有37%的美國人對中國有好感,只有40%的中國人對美國有好感。對這兩個國家來說,對對方有好感的人數比例自2008年皮尤研究中心調查這一情況以來已有所下降。不到1/3的中國受訪者認為中美兩國的關系是合作性的,這個比例遠低于此前的68%。23%的中國受訪者認為中美兩國關系是敵對的。皮尤研究中心說,中國是唯一一個有超過半數(54%)的受訪者對美國持負面看法的非伊斯蘭國家。
不過,這項調查發現,中國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聲譽。全球有63%的受訪者對美國有好感,但只有一半對中國有好感。但皮尤說,公然的反華情緒在全球是有限的。北京最強有力的支持者包括馬來西亞、巴基斯坦、肯尼亞、塞內加爾和尼日利亞,以及委內瑞拉、巴西和智利。在亞洲、非洲和南美的一些國家,中國被認為是一個伙伴,不過對大多數國家來說,中國既不是伙伴也不是敵人。
較年輕、受過更好教育的人通常對中美都更有好感。皮尤發現,未來中國最大的全球資產可能是在世界各地年輕人中的吸引力。

巴克萊總結的李克強經濟學,第一大支柱就是讓經濟減速,而李克強的回應重點就是經濟增速不能滑出下限。其實,如果中國經濟增長率真的降到了3%,且不說經濟后果如何,僅僅從信譽上就是一個重大的損失。到時候很可能就是巴克萊等投行落井下石的時刻,因為這些年來,它們就一直在尋求唱空和做空中國的機會,但一直沒有找到。說得更清楚一點,就是那些希望中國走向低投資、低增長、高消費的人的見解,不僅無知而且毫無可取之處,更是在用李克強經濟學的名義來兜售自己的私貨。
調結構也根本不必以損失經濟增長為前提。李克強的愿望是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其核心主要包含兩條,一是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二是不斷改善民生。這才是真正的李克強經濟學的核心。
韓國總統樸槿惠訪華期間,在北京三里屯經營韓餐館的安賢珉兩次到釣魚臺國賓館為樸槿惠一行送午餐便當。第一天送了拌飯和豆芽涼湯,第二天送的是拌海螺、烤肉、蘿卜塊涼湯。這些食物在韓國很尋常,但據說用餐者的反應出乎意料。
從今年3月開始的一個月里,安賢珉還出席了中國電視的烹飪節目,在攝影棚里品嘗過安賢珉做的拌飯的出演人員稱“這是天上的美食”,并豎起大拇指。安賢珉的微博粉絲達到2萬人。
安賢珉說:“中國的韓餐廳已經處于飽和狀態。我的秘訣是,在中國積極采購容易買到而且有特色的食材,推出不過時、‘年輕’的韓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