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罪犯非常性感?!這只是好萊塢電影所描述的?!?/p>
如果說《達·芬奇密碼》中的羅伯特·蘭登真有其人,那就是美國FBI(聯邦調查局)前藝術犯罪組首席臥底探員羅伯特·K·惠特曼(Robert·K·Wittman)。不過,那些罪犯都以為他叫鮑伯·克雷(Bob是Robert昵稱)。“姓氏雖是假造,名字卻是真的。這是臥底工作的基本原則:能不說謊,就不說謊。說的謊愈多,就愈須花腦筋記住自己的謊言。”
6月,羅伯特攜其回憶錄《追緝國家寶藏》來中國分享其FBI生涯。真實世界中,這位臥底探員的辦案經歷比電影情節還精彩。
憑借多年臥底偵查技術及豐富的藝術知識,羅伯特經常在不攜帶武器的情況下偽裝成藝術品商人或收藏家,與竊賊、騙徒、黑手黨、掮客交易商周旋。任職20年間,他拯救過莫納、畢加索、倫勃朗等名家畫作,追回原屬慈禧太后的世界第二大水晶球、已失竊100年的《權利法案》原始抄本、秘魯印加帝國的黃金盔甲、賽珍珠親筆校訂過的《大地》原始手稿等,總共追回價值數億美金的藝術品及文物。他偵辦的案件上過全球多家媒體頭條,據說熱播美劇《貓鼠游戲》大量FBI偵辦藝術品案件的劇集原型即參考他的破案實錄。
“藝術品竊案通常無關對藝術的熱愛或高明的犯案手法,竊賊絕非好萊塢電影里那種遺世隱居但擁有驚人收藏的富豪。我辦案生涯當中見過各樣藝術品竊賊,富有、貧窮、聰穎、愚笨、迷人、丑陋。盡管如此,他們幾乎都有項共同點:赤裸裸的貪婪。錢,都是為了錢!
“許多人提到藝術犯罪是一門每年價值60億美元的生意,這個數字可能還低估了藝術犯罪的利益,因為聯合國近兩百個會員國里只有1/3針對藝術犯罪提出統計數據。藝術品與古董竊案在跨國犯罪活動中排名第四,僅次于毒品、洗錢與非法軍火運送。
“絕大多數藝術品竊賊都會在不久之后明白,藝術犯罪困難之處不在于竊取對象,而是如何銷贓。在黑市里,竊取的藝術品通常只能賣到公開市場1/10的價錢。愈出名的作品愈難賣。隨著時間慢慢過去,竊賊會愈來愈沉不住氣,一心只想把沒人要買的燙手山芋脫手。蒙克舉世聞名的巨作《吶喊》遭竊之后,挪威的臥底警探與竊賊接頭洽購,結果以75萬美元成交。這幅作品的價值其實高達7500萬美元。”
據羅伯特介紹,藝術犯罪已泛濫成災,但通常不受各國政府重視。“有些第三世界國家把古董非法交易默認為促進經濟發展的手段。法治不彰或遭到戰火蹂躪的區域向來都免不了這種誘惑。
在伊拉克,古董是該國少數有價值的土產(而且比石油好偷得多)。在較危險的發展中國家,例如柬埔寨、埃塞俄比亞與秘魯,竊賊常常把考古場址的文物洗劫一空,但當地政府卻不一定都把這種行為視作危害歷史與文化的罪行,甚至認為這種活動有助于刺激經濟。挖掘古跡的竊賊都是當地失業民眾,一心想用祖墳里的瓦礫換取食物喂養挨餓的家人?!?/p>
2005 年,羅伯特從全美各地調派了8名FBI探員,創建針對藝術品犯罪的快速反應部隊——藝術犯罪組,擔任高級調查員并負責培訓新團隊,“藝術品竊賊偷走的不只是美麗的作品和文物,更偷走了記憶與認同。他們偷走的是歷史,我們的主要工作是要挽救作品和文物,保住過往存留下來的訊息。如果能夠順利抓到歹徒,則是額外的收獲。”
這次中國行,羅伯特去北京故宮參觀了慈禧的臥室,“我看到水晶球原來擺放的位置,覺得很神奇?!彼穆殬I生涯中,最接近中國的一次便是追回慈禧太后的這顆水晶球。
“這是1988年的竊案,發生于賓州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博物館。這座博物館高27公尺的圓形大廳里,展示了全美最頂尖的中國古董收藏。一個冬日夜晚,竊賊從大廳中央偷走了這顆22公斤重的水晶球。這顆水晶球曾為慈禧太后所有,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水晶球,它在19世紀以手工打造而成,結合了高超技藝與無比耐心。工匠利用砂輪、石榴石粉和水,需要一年時間才磨制得出這么一顆能映出人影的完美球體?!?/p>
博物館人員認為這是一起業余竊賊犯下的案子,但藏品卻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直到3年后,羅伯特接到線報,在一家雜貨店先發現了當年與水晶球同時被盜的一尊具5000年歷史的埃及死神銅像。雜貨店老板聲稱,這是他花30美元從一個撿破爛的那里買來的,殊不知,銅像價值至少50萬美元!
流浪漢又說這是他從一個懶散的南費城人那里搞來的,那人顯然也不知道這是藝術品:“別的東西?一顆玻璃球?有啊,又大又重,看起來很丑,我在1989年9月送給女管家當生日禮物了。她喜歡水晶和金字塔那類東西,她總愛開玩笑說自己是個善良的巫婆。”
慈禧太后的水晶球被作為求愛禮物送給了那個男人的心上人。羅伯特追回珍寶時,價值50萬美元的世界第二大水晶球就在那個“巫婆”的梳妝臺上,頂上還蓋著一頂棒球帽。
“為什么要放棄這一切?你一年賺65000美元,而且還是老板。但在聯邦調查局,你剛開始的年薪只有25000美元,而且還得聽命行事,連住處也不能由自己選擇。”
那是1988年,羅伯特剛通過測試,一名前來通知他加入聯邦調查局的探員十分不解。這之前七八年,羅伯特一直在《馬里蘭農夫報》做新聞記者,并且已成了負責人。
他答道:“很簡單,成為一名FBI探員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按羅伯特的介紹,他是“一個巴爾的摩孤兒和一個日本女秘書所生的兒子”。兒時他曾親眼目睹亞裔母親在美國遭受歧視,“1960年代從小學升上中學,我每天都關注報紙電視上關于民權運動的報導。民權運動抗爭過程中,似乎總是見得到FBI探員的身影。他們保護種族歧視的受害者,也起訴心胸狹隘與迫害弱者的惡棍。我問母親,FBI探員是什么樣的人,她說他們聽起來像是正直高尚的人物。1960年代晚期,每到周日晚,我們全家齊聚在新買的彩色電視機前收看《FBI風云》。這是一部刺激緊湊的電視劇?!?/p>
剛進大學,羅伯特已確立志向要當FBI探員?!拔蚁M约旱墓ぷ髂軌虮Wo無辜民眾、偵查案件,并且當個仰賴智商而不只是開槍的警察。另一個吸引我的地方則是FBI探員的榮譽感。這項職業看起來確實相當高尚,也是為國家服務的好方法?!?/p>
大學畢業后,他曾致電FBI謀求工作。“我興奮地向那名接話員指稱我符合FBI每項要求。我24歲,是大學畢業生,也是美國公民,且沒有犯罪記錄?!@樣很好,孩子,’那名探員以盡可能親切的語氣對我說:‘可我們希望應征者能先有3年工作經驗。你到時再打電話來吧?!?/p>
泄氣之余,羅伯特和哥哥一同加入父親創辦的《馬里蘭農夫報》。“我爸爸和我對于新聞業及農業都一竅不通,我從沒排過版,也沒寫過頭條標題,更不曉得安格斯牛與荷蘭牛有什么不同,但我很快就學會了這些。”羅伯特說,記者生涯讓他學會了聆聽的技巧、推銷的能力以及影響他人的想法,這些對他后來的探員生涯是種積累。
1988年,妻子唐娜拿了份FBI的征人廣告給他?!拔衣柫寺柤纾瑒偖厴I時打的那通電話至今讓我覺得尷尬不已。不過,我腦中不禁浮現了服務、榮譽及獨立等概念。我知道自己時間所剩不多。我已經32歲,而他們征人的年齡上限是35歲。”
羅伯特通過了能力測驗,被調查局錄取后很快進入急訓。“我們這50名受訓者有許多相似之處,都個性保守,年齡在30歲左右,充滿愛國心,外表整潔利落。除我以外,大部分新進人員都具有執法背景,不是退役軍人就是警察,他們熱愛軍紀和肢體接觸,喜歡拳擊、
摔角、散打、上手銬和槍械射擊,而且把胡椒噴霧劑噴在臉上當成男子漢的成年禮。我不像他們信奉這種陽剛的信條……我知道大部分情境下正確答案都是請求支援,而不是逞英雄?!?/p>
受訓最后幾周,羅伯特被分配到了費城。“分配結果并不盡如人意。1988年,費城是一座臟亂又昂貴的城市……但我沒想到這項分配其實是一大福氣。費城不但有全美最頂尖的兩座美術館,還有全國最大的考古收藏?!?/p>
他剛到費城報到,兩家美術館當月分別遭到搶劫,自此開啟他追緝國家寶藏的探員生涯。
1997年,羅伯特破獲了被盜墓賊偷走、由外交官參與走私的秘魯印加帝國黃金盔甲。
這件南美洲古董“后襟”是印加帝國莫奇卡國王盔甲的后背部分,由黃金打造,制作極其精美。1700年來,這片后襟一直埋藏在秘魯北部沿岸沙漠蜂巢般的王室陵墓內,盜墓者1987年無意間發現了陵墓。后襟遭竊后一直下落不明,是秘魯遺失的文物當中價值最高的一件,美洲各地執法官員和考古學家都為此飽受挫折。
這是羅伯特偵辦的第一件古董案件,這次臥底經歷讓他認識了這個“灰色市場”。
“遭竊的古董命運大都相同:在第三世界被當地的貧窮盜墓者挖掘出來,然后走私賣給第一世界某些為賺錢不擇手段的古董商,除了古董豐富的意大利與希臘等少數例外,遭竊的文物通常都由窮國賣往富國。在北非與中東劫掠而來的文物,通常先走私到迪拜與阿布扎比,再運到倫敦,最后落在巴黎、蘇黎世、紐約、東京等地的商店里,因為這些都市的消費需求量最大。在柬埔寨、越南與中國所劫掠的文物,則經由香港走私到澳洲、西歐及美國。
“科技革命促成全球經濟,但也使得古董竊取、走私及販賣更容易。古董竊賊利用全球追蹤設備,走私客賄賂薪資微薄的海關人員,賣家在拍賣網站及私密網絡聊天室散播販賣消息。古董的價值如果夠高,出土后不到24小時就可能經由客機夾帶到倫敦、紐約或東京。
“一般而言,古董竊賊偏好名氣不大的小型物件。錢幣最理想,不但易于夾帶,而且幾乎不可能追查來源。小量走私的古董可以偽裝成紀念品,或和其他紀念品混在一起。有數百年歷史的盤子或珠寶,只要貼上一張低價卷標,一般的海關人員就不太可能看出蹊蹺。”
至于較大型或知名度較高的古董,黑市掮客有時也會采取“洗古董”的做法。“這種做法與洗錢類似——掮客假造文件,私自聯系不知情的博物館為非法文物漂白。投機取巧的掮客借著簡單的詢問信件,即可利用博物館人員的專業與禮貌為自己謀利。他明知自己手上的文物絕不可能獲得聲望崇高的博物館認可,卻主動提議要把這件文物出借給對方。他所要的正是這家博物館的婉拒信函,因為其中照本宣科的官樣文章必然會客套地對該件文物的重要性肯定一番,接著再指稱館方因為空間或預算等各種因素暫時無法接收新物件。如此一來,這封婉拒信函就被納入該件非法文物的收藏歷史,成為那名掮客能夠向買方展示的證明文件。買方無論精不精明,這樣一封信函都足以說明文物的真假了。既然一家知名博物館都曾考慮過這件文物,只因空間有限而未予接受,那么這件文物一定來源正當,對不對?”


羅伯特透露,合法市場的古董有一大部分都來自非法市場的供應。“不同于走私毒品或武器,古董的合法地位可能會因跨越國界而改變。一旦‘合法化’,劫掠而來的古董就可能在蘇富比與佳士得等拍賣會上公開拍賣給大都會美術館之類的機構。雖然聯合國制定了遏止古董劫掠活動的國際規章,但每個國家各自有其考慮重點,文化利益及法律規章各不相同。一個國家禁止的行為在另一個國家可能完全合法。”
古董竊盜買賣中,能見度最高的罪犯是挖墳的盜墓者與盜取寺廟文物的竊賊,但和走私鏈另一端的古董掮客相比,他們的獲益卻少得可憐?!捌骄裕I賊賺得的金額只是最終販賣價格的百分之一或二而已。中國盜墓者無意間挖到一具珍貴的宋朝雕刻,以900美元賣出,結果一名美國古董商后來以12.5萬美元轉手賣掉?!?/p>
2000年,羅伯特揭穿了美國知名鑒寶節目《古董巡回秀》嘉賓的連環詐騙案。這檔節目的噱頭在于:來賓將手頭各種來路的古董拿到電視上,由節目請來的兩名鑒定家作出鑒定并給出估價。
經過調查,羅伯特發現這兩名嘉賓利用電視為自己的藝術品做了虛假廣告。
“實際上,這兩個人與來賓串通好,將自己手里的藝術品放到電視上,并給出一個高估價。同時,他們頂著鑒定家的光環四處幫人鑒定,給對方報出一個低價,說動別人以低價賣給他們,最后再轉手以10倍的價格賣出。他們用詐騙手段起碼獲得了200萬美元的收入,而最初賦予他們的話以可信度的則是那檔電視節目?!?/p>
提及仿品,羅伯特坦陳,根據“來自中、美、英拍賣行”的信息,“中國古董市場上應該有70%的藝術品是仿造的。假貨尤其泛濫的領域在字畫、瓷器及中國古代的武器等。中國的制造工藝非常之好,在審美上與古代文物在同一層次甚至更勝一籌。”
2008年退休后,羅伯特成立了一家國際藝術品保全公司,為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提供資訊。據這位前FBI探員透露,“在FBI工作,一般新職員年薪5萬美元,工作10年以上可達到12萬美元。退休后,我們這些老伙計每年圣誕節還都會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