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荒才離3天,土地市場依然熱情似火。6月26日,上海土地市場共成交了4宗地,成交總額達到11.62億元,其中2宗底價成交。
貨幣緊縮,所有資產品價格都會下降,房地產是所有的資產品價格中下跌相對緩慢的品種。
房地產是最大的抵押品種,金融的最大潤滑劑,也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資金來源。
國家審計署的審計報告指出殘酷的現實,房地產依然是主要的金融支撐,一旦房地產尤其是土地價格下降,約有一半以上的地方政府會撐不住。2012年底,17個省會城市承諾以土地出讓收入為償債來源的債務余額7746.97億元,占這些地區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余額的54.64%,比2010年占比提高3.61個百分點。這些地區2012年以土地出讓收入為償債來源的債務需償還本息2315.73億元,為當年可支配土地出讓收入的1.25倍。在支出不擴張的情況下,依照每年支出的固定增長額,土地收入增長1.5倍以上,才能支撐城市財政收入。

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抓手是棚戶區改造,也需要保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6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快棚戶區改造,促進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會議認為,很多方面如棚戶區改造等,可以接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要調整優化投資安排,壓縮一般性投資,集中一部分資金重點加強對這些方面的支持,把錢用在“刀刃”上,引導、帶動信貸和其他社會資金投入。
棚戶區改造過程是一個房地產溢價過程,因為基礎設施的投入,和企業與資金的進入,原先的低價地成為高價地,其目標是覆蓋改造成本,建立以稅收為基礎的良性財政循環。房地產價格上升的過程,既是各個城市競爭企業、資金與人才的過程,也是尋找城市改造與發展成本的邊界、防止城市空心化的過程。
以房地產帶動城市發展,就是對購房的高收入階層提前征收城市發展稅,賣出城市未來發展期權。到目前為止,購買重點城市發展期權的人都獲得了不錯的收益,在城鎮化過程中,會有一些新的重點城市誕生,這些城市會成為新的資金逐鹿之地。總有一天,住宅會像商業物業一樣,征收極高的資本利得稅,在貨幣緊縮與經濟平穩發展階段,投資房地產將無利可圖。
我國的房地產企業、投資者已經習慣了多變的政策環境與金融環境,學會在多變的形勢下存糧應對寒冬。
錢荒過程中,有一些中型股份制商業銀行暫停辦理房貸,二套房以上的投資者很久未享受低息優待,目前熱點房地產投資市場靠的就是投資者的真金白銀,首套房貸才是銀行的優惠對象。據《解放日報》報道,中國銀監會辦公廳副主任劉宏宇表示,房地產貸款還是堅持一貫政策,即督促銀行執行差別化房貸政策,積極支持居民購買首套房。
剛性需求進入大釋放階段,城鎮化過程中核心城市的溢價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口聚集到核心城市及衛星城。考慮到中國民間的資金存量,以及進入城市的人口數據,核心城市房價下跌,十分困難。真正的風險來自于沒有特色、負債率高、無法吸引資金與人才的三四線城市。泡沫會局部崩潰,整體而言,市場將維持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