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超凡從三流院校考上一流學校冷門專業的研究生,多虧了英語成績比較好。開學第一個月他就想念媽媽,每日到老鄉宿舍里哭。董超凡來自單親家庭,由媽媽帶大,本科走讀,從沒離家這么久。思念的力量是如此強大,抑制不住他用強大的手段去達成。他跟導師說,爸爸去世了。此后幾個月他的爺爺、姥姥、奶奶也分別不幸“去世”了。他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妥,只是犯愁以后的假該怎么請。當然,后來的兩年他依舊雷打不動的請假,理由變成了給上述人等掃墓。
副院長導師拿他很沒轍,當初他到辦公室哭訴自己身世仿佛周星馳比慘般,導師一心軟就收到門下,話一出口自己就后悔了:這樣的孩子以后怎么找工作啊?畢業時導師對門下的學生基本有所關照——除了董超凡,因為這樣素質的人推薦出去是打自己的臉。
董超凡向來沒把自己當成名門正派,他的專業是北京奧運前兩年臨時開的,異常冷僻,500強企業網申時沒有需要他的專業的。董超凡自有辦法,他修改了簡歷上的專業,從此不能罷手——看見任何滿意的工作都極其自然地把專業修改成對方需要的,他是這樣的心安理得,后來甚至借來其他專業牛人同學的簡歷,把名字改成自己的,瞬間穿越進別人的生活。于是他總能通過簡歷篩選,然后奔赴全國各地面試,把金錢浪費在路上之后被pass掉——那幾個月他花掉一萬多的路費。董超凡可不是大方的人,但凡拒絕過他的地方,都上了黑名單——他拒絕購買該公司任何產品。在拒絕了寶潔等一系列公司后,黑名單積累到他無法正常生活,卻堅守理念,總蹭室友的洗護用品。
畢業日益臨近,董超凡依舊兩手空空。抓狂的他開始新行動:把同學的獲獎證書都借走,貼上自己的名字復印,他的簡歷比宿舍所有人加起來還要厚,還要閃耀。簡歷上寫著發表諸多學術論文,獲得多種獎學金,參加數次支教和各種社會實踐……
他還為畢業論文犯愁,導師治學嚴謹,要求必須有調查問卷。宿舍小李目睹了董超凡200份心理學問卷的填寫過程:他每天坐在宿舍里,換一種心情填一份,幾天工夫換了200種心情。當調查了自己白日夢的心情得出結果并不能有效支撐他想要的結論,他又把問卷進行修改,刪除不利數據。就這樣,他竟然順利畢業了,有家民辦專科院校被他非凡的簡歷打動,給了他一個行政職務——他們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受寵若驚:這么牛的學生居然肯來我們這么不起眼的地方?
然而有一天,董超凡所在學校校長跟他說:“聽說你發表過很多文章?能不能把你碩士畢業論文拿出來,我找地方發表,給我署名第二作者?”董超凡想想自己論文里那些數據的由來,左右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