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水是香港最北的市鎮,與深圳一河之隔。早在明、清兩朝已是個非常熱鬧的生活雜貨交易場,村民集中在石湖墟進行買賣。后來英殖時期,上水被定為重點發展新市鎮,大肆興建商業大廈和房屋。上水鐵路站便成關鍵接軌點,不過近年新興的兩類“客人”──水貨客和雙非學童,卻為上水居民帶來了困擾……
稀奇古怪“限奶令”
近年不少內地父母對在香港出售的外國奶粉投以信任票,紛紛以游客身分前來搶購,“走水貨奶粉”這行業應運而生。本來,這間接也促進了香港旅游業,但因為貨源與交收地點都集中在上水鐵路站,人滿大患壞了小區寧靜,迫使居民多次游行抗議!香港政府遂決定修訂《2013年進出口(一般)(修訂)條例》,規定離港人士于24小時內若攜帶多于1.8公斤(即約2罐36個月以下嬰幼兒配方奶粉)出境屬于違法,一經定罪,最高罰款50萬港元及監禁兩年,并于本年3月1日起雷厲風行。雖然,條例為一些真正有需要的父母帶來不便,但在維持兩岸奶粉供求平衡的前提下,確是有效可取的權宜之計。只是,若一個不知前文后理的人聽到“限奶令”三個字,相信莫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行李重量大斗法
這之后,上水鐵路站被水貨客“占領”卻未有平息,商販將目標轉移至奶粉以外的日用品,包括智能手機、平板計算機、嬰兒尿片乃至活性乳酸菌飲料,簡直活脫脫的“螞蟻搬家”!香港政府又再急謀對策,與港鐵公司合作實施“行李重量限制”,乘客不得攜帶超過32公斤的行李入閘,并在上水、羅湖等四個水貨客經常出入的車站,擺放大型電子秤檢查乘客行李重量!港鐵職員在上水站外逐一對拖運大型貨物的乘客量度“行李”體積,尺寸超標一律不準進站!不過,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水貨客實行批量式經營,聘請大量“幫手”運貨,令人滿大患堪稱挑戰極限!當水貨客隨行貨物過磅超重時便又即場拆貨,化整為零,旁邊“不其然”有人走近,替他們“分貨進站”;水貨客或許使出進站后秒速出站,將貨物囤積在車站內……
“感情直通車”增跨境生
除了水貨,上水的家長們還有另一心頭大石──學位不足!近年大量的“雙非學童”涌現,令北區家長擔心學額僧多粥少,終日誠惶誠恐!據《人民日報》報道,上水區內的雙非學生其實占總數不足一成; 2006年出生約1.6萬個雙非學中,只有1.5%赴港上學。不能否認的是,香港回歸以來,來往中、港兩地的“感情直通車”班次加密了,內地人和港人真的交往起來的數目遽升,即使雙非學童不多,“單非”的跨境學生也勢必增加!
返回機制像買彩票
為了解決“上水區學童因為學位不足而被轉派大埔就讀”的問題,香港政府臨急抱佛腳,于今年2月倉卒推出“返回機制”,讓200多名北區學童可申請返回原區就讀,卻要求家長必先放棄本來學位,再隨機抽簽派回北區小學!換句話說,參與“返回機制”的學童,在沒選擇下,大有機會獲派往不喜歡的學校!面對此亂七八糟的機制,區內家長只有無奈慨嘆:“為子女選校就像買六合彩!”
冀港人子弟學校盡快落成
對于北區學童入學困難,教育局正商討效法現時羅湖的港人子弟學校及東方香港人子弟學校,興建“香港人子弟學?!?,目標是每年取錄數百個小一港生,現正爭取深圳政府允許撥地;另外,香港政府亦研究資助居于深圳的港生入讀當地學校,最快明年于深圳營辦港式課程的小學加額或擴班房,吸納跨境學童,以緩解北區學額緊張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