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厄瓜多爾人吉諾·德斯卡爾西經營著鮮花出口生意,他手下有280名員工,花園每年種植約2200萬株玫瑰。如今,吉諾“高度關注”的除了蚜蟲、霉菌和運輸費用,還有美國“棱鏡門”泄密者愛德華·斯諾登的命運。
難以預料的結局讓許多和吉諾一樣的厄瓜多爾花農有些心煩:斯諾登向厄國申請政治避難,總統拉斐爾·科雷亞做出了積極回應,結果引來鮮花主要進口國美國施壓,厄瓜多爾的貿易最惠國待遇可能被終結。“這完全改變了我們生意狀況,一起無關厄瓜多爾政治事件竟然引發了如此的混亂和擔憂。”
顯然,科雷亞在考慮斯諾登的庇護請求時,有許多具體因素需要權衡,包括新鮮玫瑰、冰凍西蘭花、金槍魚等厄瓜多爾出口商品的出路。厄瓜多爾一度被認為是斯諾登最有可能前往的目的地,這個南美國家去年因無視英美壓力、向“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阿桑奇提供庇護而名聲大噪。但形勢峰回路轉,厄瓜多爾如今已經基本“撤”出了斯諾登的庇護國家名單。
斯諾登心向往之
厄瓜多爾地處安第斯高原,白晝陽光充足,夜晚氣溫涼爽,擁有鮮花生長的自然優勢,是拉美第二大鮮花生產和出口國,僅次于哥倫比亞。鮮花是厄瓜多爾的第四大出口產品,排在石油、海產品和香蕉之后。
厄瓜多爾全國有約5萬人從事鮮花種植,550個大型的鮮花農場間接創造了11萬工作崗位。眼下,美國對厄瓜多爾的關稅減免待遇將于7月31日到期,這一減免待遇涉及每年價值約2.5億美元的鮮花貿易。之前,厄瓜多爾的貿易代表一直在華盛頓游說,要求美國延續對厄部分關鍵產品的貿易優惠。
優惠地位無疑可以為厄瓜多爾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也能給美國帶來廉價商品。但如果厄瓜多爾批準了斯諾登的庇護申請,優惠待遇將首先受到沖擊。“顯而易見,厄瓜多爾的玫瑰種植商、洋薊罐頭制造商和金槍魚漁民將會受到損害,但為斯諾登提供庇護帶來的物質收益卻遠不明確,”《紐約時報》評論道,是否給予斯諾登庇護可能最終將取決于科雷亞的好斗性格和他在拉美地區的野心。
從斯諾登在“維基解密”網站及其創始人阿桑奇的幫助下離開香港、前往莫斯科開始,他的命運就和這個人口1500多萬、面積28萬多平方公里的南美國家聯系到了一起。斯諾登6月23日下午抵達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圍堵的記者發現兩輛厄瓜多爾駐俄使館的車輛停在公務人員出口。隨后,厄瓜多爾外交部長帕蒂諾在個人社交網站上稱,收到了斯諾登的避難申請。
24日,厄瓜多爾公開表示考慮向斯諾登提供庇護。當天,外長帕蒂諾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該國正“認真研究和評估斯諾登的庇護申請”,并將在“合適的時機”做出決定。在被問及“是否擔心庇護斯諾登會影響和美國的關系”時,帕蒂諾回答道,某些國家根據自身利益做決定,但“厄瓜多爾不一樣,我們會本著‘人權至上’的原則做出獨立決定”。
選擇厄瓜多爾其實早有安排。“一直與斯諾登保持聯絡的‘維基解密’網站已為斯諾登準備好了安全離開的各種方案,其中包括確保他經由安全途徑、以避難為目的抵達厄瓜多爾。” 《紐約時報》6月17日援引阿桑奇的話報道稱,“維基解密”很早就得到由厄政府簽署的“特殊難民文件”,斯諾登可能借此前往。
幾乎就在一年前,因涉嫌性侵而面臨引渡的阿桑奇躲進了厄瓜多爾駐英大使館,至今仍生活在使館的地下室中。厄瓜多爾為這位美國的“眼中釘”提供保護的舉動引發該國與西方國家的緊張關系,也讓總統科雷亞的“反美”形象迅速提升。
多么痛的領悟
厄瓜多爾是明確站在美國對立面的國家之一,國內反美情緒嚴重。加拿大律師阿姆斯特朗對此深有體會:“我在厄瓜多爾時,很多人仍然稱美國為‘美帝’,對美國的外交政策普遍不滿,阿桑奇在這樣的國家自然會受歡迎。”
厄瓜多爾同古巴、委內瑞拉同屬于美洲人民玻利瓦爾聯盟,總統科雷亞是近年來拉美左翼的代表人物,經常在地區峰會和外交場合發表激烈的反美言論。從他2007年首次就任總統開始,厄瓜多爾與美國的關系就一直不穩定。
2007 年,科雷亞在就職演講中批評資本寡頭和霸權國家,表示“美洲不是任何人的后院,厄瓜多爾不接受更多的新殖民主義”;2009年,厄瓜多爾要求美軍在租借合約到期后撤出該國的曼塔軍事基地;2012年,科雷亞還以美國制裁古巴為由拒絕出席美洲國家組織首腦峰會。
2011年,美厄兩國甚至相互驅逐了大使,導火索是當時的美國駐厄大使霍奇斯指責科雷亞委任的警察局局長是個傀儡,這番言論被“維基解密”公布,被激怒的科雷亞隨即將霍奇斯驅逐出境。作為報復,美國也宣稱厄瓜多爾大使不受歡迎。
科雷亞對美國的強硬立場令他贏得了本國民眾支持,也產生了國際影響,有人稱他為“拉美第二個查韋斯”。“反美斗士”查韋斯去世后,科雷亞很可能接過旗幟,成為南美“反美”左派的領軍人物。今年5月,科雷亞成功連任總統,在國內支持率高達90%。
是否為斯諾登提供庇護,將這個南美國家置于聚光燈下。CNN報道稱,厄政府在6月27日公開表示仍會評估斯諾登的庇護申請,不會屈服于美國的壓力。就一些美國議員提出的貿易威脅,厄瓜多爾當天宣布,單方面放棄依據《安第斯貿易促進和毒品根除法》享受的關稅減免。科雷亞表示,這是對某些美國政客傲慢、無禮威脅的“主權回應”:“我們的尊嚴是無價的。”
有不少官員表達了擔憂,認為這樣的表態會導致美厄關系惡化。厄瓜多爾商會聯盟主席布拉斯科說,政府這一決定明顯是出于政治目的,沒有考慮到國家的利益,他擔心這將會對厄出口帶來巨額損失。美國是厄瓜多爾第一大貿易伙伴,厄瓜多爾48%的產品出口到北美,涉及到國內40多萬個工作崗位。數據表明,去年美國和厄瓜多爾的貿易總額超過160億美元。
然而在一次首腦間的協商之后,事情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折:美國副總統拜登6月29日致電科雷亞,建議厄方拒絕斯諾登的避難請求。科雷亞隨后贊揚拜登的“禮貌”方式,“不像美國國會一些動輒以貿易懲罰威脅我方的‘小鬼。’”
科雷亞改口說,只有斯諾登抵達厄本土或使館,政治避難申請程序才會啟動,同時“厄方會首先征求美方的意見”。科雷亞還踢起了皮球,說斯諾登的去向“掌握在俄羅斯當局手中”。 到7月2日,英國《衛報》報道,科雷亞明確表示不會考慮斯諾登的申請,稱幫助他會是個“錯誤的選擇”。
多家媒體透露,科雷亞態度變冷或與阿桑奇有關。阿桑奇曾對外稱,斯諾登因獲得厄瓜多爾的難民通行證才得以安全前往俄羅斯。對此科雷亞特別澄清,通行證實則出自一名厄瓜多爾駐英國使館人員,“這份文件未經授權,完全無效……那位領事越職了,他將面臨處罰。”分析指出,科雷亞的表態前后大相徑庭,或許會給厄瓜多爾的國際聲譽造成一定影響。
但也有觀點認為科雷亞“下了一盤很大的棋”。基多一所大學的經濟系主任文森特·阿爾伯莫斯表示,目前看來貿易協定的商討將重新提上日程,這使得科雷亞之前強硬的聲明變成了明智決策,為他在國內贏得更多支持,“這就好比在還沒買彩票時就退出獎金爭奪,并宣稱我不會接受頭彩。”
社會學家喬治·萊昂提醒,厄瓜多爾在斯諾登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會給其投資帶來嚴峻后果。 “厄瓜多爾給投資者越來越左的印象,會帶來不安。但斯諾登事件和為阿桑奇提供庇護,都提升了科雷亞作為左翼領導人的形象。”
無論是否庇護斯諾登,在厄瓜多爾高原上辛勤勞作的花農都將遭受不可避免的損失。“我們不能將1500萬厄瓜多爾人的利益置于不顧,僅僅為了一個不曾謀面的29歲黑客。”吉諾說,“他對我們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