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下,企業與企業之間、政府與企業之間都有必不可少的聯系。尤其是政府與企業之間各種復雜的聯系,國家主張實行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預,企業高管政治關聯日益成為普遍現象。于淺層次分析看來,企業高管政治關聯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福利,尤其表現在政府補助方面。企業高管政治關聯與政府補助的關系對國有企業影響較小,而對民營企業影響較大,且兩者關系的程度大小還受到財政富余程度以及政府干預程度的影響。
關鍵詞:政治關聯 政府補助 財政富余程度 政府干預程度
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一定程度上,政府干預對各種所有制的企業都會有所影響,漸趨當代,企業在自身的發展中總希望企業高管政治關聯能利于企業發展,而政府人員或者政治家為了滿足自身的發展需求也愿意加入到企業高管層。即,企業高管政治關聯使得企業的高管層能夠通過自身的權力更大程度地爭取企業福利,對于政府補助的競爭有了更大的機會,相對地,企業也能給具有政治實力的高管層以更好的待遇。這樣的合作關系使得企業高管政治關聯與政府補助的關系變得普遍,然而企業高管政治關聯與政府補助的關系卻有其復雜性,我們也就有需要對兩者的關系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究。
一、企業高管政治關聯與政府補助的關系闡述
(一)國有企業高管政治關聯對政府補助的影響并不顯著
對于國有企業而言,企業高管政治關聯與政府補助沒有十分明顯的關系。國有企業因為其全部資產歸國家所有,政府擁有其所有權,使得其在制度、管理和制度方面都與民營企業有很大差異,是存在特性的現代契約組織。在我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制度背景下,國有企業就有了不可取代的主體地位的作用,致使國有企業本身與政府有了密切的聯系,企業內部的運轉都在政府的把握之中。正是因為其特殊性,當國有企業出現危機,面臨資金問題或是不可抗力因素影響的時候,政府都會在第一時間給出處理方案,保證國有企業的主體地位,導致國有企業在經營上有了政策上的優勢。
簡言之,國有企業不需要高管政治關聯就能夠取得優勢,由于其與生俱來的特殊地位,國有企業的外部融資以及企業業績就有了一定的保障。即使是國有企業希望通過政治關聯來保護產權,政府也會首先通過兼并或者疏通資金來為國有企業做出利益保護。所以,對于國有企業,企業高管政治關聯對政府補助的爭取影響不大。換言之,在某些程度上,國有企業對政府補助已有了優先權,而不需要政治關聯等手段來獲取。
(二)民營企業高管政治關聯與政府補助的關系密切
民營企業高管政治關聯的背景下,企業獲得政府補助的機會比較大,又由于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民營企業面對政府補助的需求較大。所以對民營企業而言,企業高管政治關聯與政府補助有著十分顯著的關系。
首先,由于經濟體制的影響,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局面使得民營企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在面對淘汰危機的大環境下,民營企業需要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尋求保駕護航的強力后盾。在國家的政策、制度,以及各企業相互競爭的影響下,民營企業需要通過政治關聯來增強實力與抵御風險。研究表明,具有政治關聯的企業往往比沒有政治關聯的企業獲得的保障要多,尤其是身處競爭中。一些實力較小的企業只能通過兼并或者合資的方式來謀求發展,擁有政治關聯的企業則少了一份憂慮。
其次,面對經濟迅速發展,資本的全球流動企業的融資以及企業內部的資金運轉面臨挑戰,而此時,政府的貸款無疑受到了民營企業集體注目,政治關聯給企業帶來的貸款能夠給民營企業的融資帶來巨大的幫助。顯然,存在企業高管政治關聯的民營企業明顯比沒有政治關聯的企業更加容易獲得貸款,貸款的取得對民營企業的融資,以及幫助企業在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都有很大作用。擁有足夠的政治權力的企業高管往往能夠通過各種渠道為企業獲得貸款,這些企業也擁有了為其打通關卡的頭牌軍。
最后,政府人員或者政治家們的自身利益與企業的發展前景緊密關聯,即使企業受到國家政策的局限或是遭受競爭激烈的恐慌,企業高管也會爭取到政策上的優勢,為民營企業創造一個較為有利的環境。
二、地區環境差異對企業高管政治關聯與政府補助關系的影響
(一)財政富余程度
財政富余程度對企業高管政治關聯與政府補助關系有巨大的影響。當一個地區的財政富余程度較高的時候,具有政治關聯的企業就能更容易地獲得政府補助,而且政府補助的數額充足,能夠更大程度地促進企業的發展。一個地區的財政富余程度較高,政府也就有更多的余力保證企業的發展,對社會經濟進行有效的宏觀調控,為拉動私有制經濟做出貢獻。然而,若是某地區的財政富余程度較低,政府就會更重視保護國有企業的地位,并且維護好基礎的公共設施,對于私營企業的發展就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財政富余程度較高的地區能夠最大程度地拉動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有政治關聯的企業就較容易獲得政府補助,也擁有了發展的有利環境。
(二)政府干預程度
一個地區的政府很有可能會因為自身的利益以及政府政策的限制而對經濟進行不同程度地干預,當干預的程度不一的時候,也會產生不同結果。在政府干預程度較高的地區,國有企業更容易得到利益,而民營企業的企業產權則更容易受到威脅,這時,企業高管政治關聯就會對民營企業的政府補助產生深遠影響。有政治關聯的企業比沒有政治關聯的企業就有了更多的保障,企業高管政治關聯也更容易發生效用,因為政府人員有條件對企業施加影響,有政治關聯的企業能夠爭取到更多的保護政策,獲得政府補助的機會也就更大,政府干預的強度越大,企業受到的影響也就越大,政治關聯可以讓企業在競爭中得到更加穩定的發展。
反而言之,政府干預程度較低的地區,政治關聯所發揮的作用也就不明顯了。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企業高管政治關聯對企業獲得政府補助影響不大,尤其是獲得國家政策保護的特殊地區。
三、企業高管政治關聯與政府補助關系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
政府補助可以為企業的融資創造更好的環境,減輕企業發展的負擔。在一定程度上,政府補助可以提高企業的社會地位,改善企業的競爭環境,讓企業產生更好的業績,更好地解決企業的就業問題、競爭問題與瓶頸問題。然而,企業高管政治關聯為企業爭取的政府補助也有可能會偏離原先的軌道,在預定的正常軌道內,能夠使企業得到幫助,政府補助有利于企業發展,但是企業高管政治關聯所取得的政府補助會使企業產生一定的依賴性,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在這種依賴性中,企業很有可能會降低競爭力,政治關聯也會導致政府補助的低效運轉,不一定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反而會成為企業的絆腳石。這樣,政府補助會影響到企業的績效,對于需要付出相應的成本來獲取政治關聯的企業來說,更是得不償失。
此外,另一層面上,企業高管政治關聯對于國有企業的影響是消極的,對于民營企業則產生傾向于積極的影響。
(二)企業應對政治關聯影響力的對策
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企業自身的實力需要提高。調查表明,實力較強的企業比較容易得到政府人員或者政治家的青睞,企業聘請高管還需要面對政府人員與政治家的檢驗,只有對他們的發展有利,企業才有獲得政治關聯的更大機會。所以,企業要制定好偉大的藍圖,為塑造一支優秀的精英隊伍而努力。
同時,企業在面對競爭時,要把握好機會,提高自身實力,積極應對競爭。企業要認識清楚政治關聯獲取政府補助的利與弊,塑造優秀的團隊,有過硬的競爭力和企業凝聚力,積極尋找更多的出路,把握好時機。客觀對待現實中的挑戰,冷靜對待政治關聯。
四、結語
經過本文的探究,了解到企業高管政治關聯與政府補助的關系取決于其所有制的性質,還受到政府干預程度和地區財政富余程度的影響。本文表明,由于國有企業與政府關系密切,使得國有企業的企業高管政治關聯與政府補助呈現出了不明顯的關系,而民營企業的企業高管政治關聯則決定著民營企業是否能獲得政府補助給予的福利,同時,企業高管政治關聯背景下,政府補助對企業的發展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對企業高管政治關聯與政府補助關系的探究對當今企業的發展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李財喜.政治關聯與財務困境公司的政府補助[D].廈門大學,2009.
[2]梁軼.政治關聯、政府補助與企業績效—來自中國民營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D].北京工商大學,2010.
[3]唐瑋遠.高管政治關聯對民營企業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D].沈陽工業大學,2012.
[4]劉帥帥.政治關聯與上市民營企業績效的實證分析[D].河北經貿大學,2013.
[5]張璐.企業高管政治關聯與政府補助關系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
責任編輯:楊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