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了解有關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理論簡介和理論內涵的基礎上,選取舟山近16年的工業三廢數據,建立模型分析舟山經濟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發現擬合得出的回歸曲線基本為倒U型。筆者通過結合舟山本土的經濟與環境政策,分析拐點的出現原因,希望為舟山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EKC 經濟 環境 實證分析
一、舟山市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模型分析
(一)數據選取
21世紀是海洋經濟發展的時代,舟山作為以海洋漁業、海洋旅游、港口工業、港口物流共同發展為目標的海洋經濟強市,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其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協調度升中有降。可見,舟山經濟發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仍需控制。
筆者通過建立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水平關系計量的模型,結合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特征分析,選取合適的指標對舟山的經濟與環境關系做出分析,為舟山發展提供參考。環境指標選擇是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特征分析的關鍵,文章選取舟山市1995-2010年工業廢氣、工業廢水的排放量和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量作為研究對象,并參照舟山人均生產總值(人均GDP)進行分析(見表1),所選數據來自舟山市統計年鑒。
(二)模型及其框架的建立
本文在實際建模中,考慮到對影響收入的其他因素的忽略不計,以及參考其他學者的建模選擇,通過統計軟件SPSS分別對模型(1)—(4)進行模擬,根據模型匯總和參數估計值結果來選取模型。
人均GDP與工業廢氣排放量、工業廢水排放量和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的擬合結果見表2和表4。根據表中數據,三次函數的擬合曲線的相關系數R2均最大,sig.值顯示這些指標的回歸方程總體上是顯著的,故選擇三次函數作為人均GDP與三廢指標的回歸曲線和模擬曲線。
由圖1所示,工業廢氣排放量與人均GDP之間回歸曲線為倒U型,由于舟山積極開發風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同時,仍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的影響,1998-2005年工業廢氣排放量隨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2005年之后出現拐點,開始呈下降趨勢。盡管如此,2005-2010年間的工業廢氣排放量仍居高位。筆者查閱了近16年的舟山排污費征收數據統計(自舟山統計年鑒),發現企事業單位治理廢氣的污染治理資金一開始就缺失數據,2008年之前廢氣的污染治理資金處于較低水平,之后廢氣的污染治理資金翻了近九倍。從這方面可以發現,企事業單位治理廢氣的資金不合理,導致廢氣的積存量達到較高位。
圖2所示,工業廢水排放量與人均GDP的回歸曲線仍為倒U型,1996-2005年工業廢水排放量隨人均GDP的增加而呈快速上升趨勢,這是由于舟山早年以漁、農業等傳統工業為主,導致水污染嚴重,而后期產業結構不斷發展和改善,舟山向港口物流、旅游等方面發展使得舟山的工業廢水排放量在2005年之后出現拐點,呈現顯著的下降趨勢。當然,這與舟山本土水資源缺乏、用水困難等地理因素引起政府和群眾的關注有一定聯系。
由圖3所示,舟山市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與人均GDP的回歸曲線不再是“倒U”型,而是少有的S型。在1995-2001年,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先隨著人均GDP的增加快速減少,并在2001-2006年間開始回升,小范圍波動;在2006年之后,出現拐點,其產生量再次明顯下降。但是,本文在收集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數據時,有部分數據是缺失的,所以這個污染指標與人均GDP的關系仍可以進一步研究完善。
(四)結論
通過對舟山市工業“三廢”污染指標與人均GDP之間進行模型的建立和擬合,得出以下關系:工業廢氣排放量與人均GDP之間、工業廢水排放量與人均GDP之間都為倒U型回歸曲線,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與人均GDP之間為S型回歸曲線。雖然工業廢氣排放量與人均GDP之間出現了拐點,但這兩年工業廢氣排放量的數值仍居高位。再從舟山市環境污染的綜合狀況來說,三個回歸曲線中都已經出現了拐點,但是拐點所對的人均GDP值超出EKC理論中的拐點峰值(人均GDP4000~5000美元)。筆者以為,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舟山物價高,資源成本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拐點出現偏遲;但從政府的角度看,說明舟山的環保工作一定時間內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從而推遲了拐點的出現。因此,從本文的研究領域來說,盡管舟山市已進入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但環保措施仍舊需要積極改進和落實。
二、促進舟山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調整政府投資,改善舟山本地現狀
舟山經濟總量不斷增加,人均GDP于2011年突破10000美元,但城鄉居民收入不高,消費意愿低,消費增長總體不快。可見,在舟山經濟發展中,消費對它沒有起到充分的作用。此外,舟山整體的社會設施不夠,比如,舟山存在老齡化嚴重,但相關的老年服務卻不多;公交路線長,班次不多;市中心夜市時間短;垃圾焚燒、填埋工程幾次擴建等問題。以上種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舟山市民的消費傾向。筆者以為,舟山政府應針對這些現象,有效增減政府的投資,增加對舟山市民及外來人員的服務力度,逐漸加強舟山商業中心的打造,延長夜市時間,調整交通路線,帶動消費增長。另外,應加強科研力度,規劃可循環的更環保的垃圾處理方案,改善舟山環境,改善舟山人的生活品質。
(二)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海洋新興業發展
舟山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是一個低經濟水平、高物價水平的二線城市,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舟山流失了一大批人才。然而,舟山發展海洋經濟這種知識技術密集型的綜合性經濟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才。因此,合理制定舟山招納外地高素質人才及吸引本地大學生的優待政策極其必要和重要。另一方面,由于舟山土地資源、水資源的短缺,造成舟山地價高、水價貴,不利于招商引資。而這些因素直接影響到海洋新興業的發展所需科技含量的提升和資金資源的供應,阻礙了優化產業結構的速度。
對此,筆者以為可以通過以下三方面改善現狀:第一,利用媒體和網絡宣傳。通過這些傳播速度快且廣的途徑,將舟山的知名度打入國內國外市場,以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前景吸引外商投資,也為部分海洋產業做宣傳。第二,豐富舟山的文化文明。創新舟山的品牌活動,例如舟山景區攝影賽、舟山手工藝創新、舟山海鮮美食節等。利用大型的活動,吸引目光,推廣舟山品牌、舟山文化,樹立獨特鮮明的舟山形象,提高舟山的城市品味。第三,加強城市基礎設施,調整商務政策。其中,港口設施和交通設施不全較為明顯。相關部門應及時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并對舟山跨海大橋過橋成本高、島間交通方式單一等問題做出調整。通過人才資金的成功引入,從而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效率,推進海洋新興產業的發展。
(三)加強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
舟山地處我國東南沿海,長江口南側,杭州灣外緣的東海洋面上,具有區位優勢,整體環境質量較優。然而,在目前舟山的環境管理中仍存在不足。例如污染減排未實現預期目標,能源無法最優化循環利用。因此,政府需要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切實加強污染整治,從大局突破,從小處排查,并積極促進企業轉型,落實節能減排的措施。
充分利用舟山的優勢資源,對工業廢物資源綜合利用,實現廢物資源化,不斷優化投資發展環境,繼續增加社會對環保工程的投入,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構建生態園區和生態系統,發展生態經濟,建立生態經濟系統,促進舟山社會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從而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在面臨個體企業清潔和環保工作的局限性時,應靈活采用企業與企業間的互利發展,即以各種工業類型的企業集聚為前提,以某個工種企業為中心,其他企業通過物流、貿易等方式利用其產生的廢棄物、次產品等為原材料進行再生產,從而構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經濟活動運行模式,以逐步達成“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綠色循環經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