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凈出口變化對一國金融發展的影響,通過貿易順差的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兩個角度全面進行分析,并且推導出凈出口對金融影響的傳導鏈,創新性建立了兩種情況下的定量化分析模型。在此基礎上,結合中國1992年到2011年的實際經濟數據進行模型的驗證。最后,提出對進出口定量化控制以防止隱性經濟危機的政策措施。
關鍵詞:凈出口 貿易 利益鏈 Matlab
一、引 言
貿易順差一度成為各國對外貿易的首要追求和目標,但絕對地擴大貿易順差是否能夠真正地增加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卻成為國際貿易領域爭論的重點。本文就一國貿易順差對金融發展的影響進行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并結合中國實際情況進行模型驗證和對策研究。
二、文獻綜述
關于貿易平衡問題已有的參考文獻主要圍繞導致中美貿易順差的原因。Lardy(1998)認為中美貿易順差是結構性的,反映亞洲新興工業國整體狀況的改變。Shunli Yao(2000)認為,忽視香港特區在中美貿易中的作用將會夸大美國在美中貿易中遭受的逆差損害,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系(PNTR)地位是加強中美貿易關系的實質性舉措。李玉梅(2012)通過實證分析得出,美國對華貿易逆差與美國對華直接投資存在正向的長期均衡關系,中美貿易順差隨著美國對華直接投資的增加而不斷擴大。施炳展基于產品廣度產品價格和產品數量的分解,對中美順差問題的原因進行實證分析,得出結論:中國對美國出口增長的70%歸結為產品數量的增長。現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對中美貿易順差原因的分析上,就順差帶來的具體影響相關分析較少。本文主要就貿易順差對中國金融領域的具體影響進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
三、模型的建立
(一) 貿易順差有利影響鏈模型
1.貿易順差的有利影響分析
重商主義者認為國際貿易量是不變的,因此一國通過貿易之所得,必然是對方國家之所失,所以鼓勵一國在對外貿易中保持貿易順差。該理論思想有不足之處,但也有一定合理解釋因素。因此正說明貿易順差的有利影響往往更為明顯,并且曾一度被認為是改善國內經濟水平的主要途徑之一。
貿易順差的主要影響可以分為以下四點:1.貿易順差促進經濟增長,有利于經濟總量平衡。2.貿易順差有利于實施較為寬松的宏觀調控政策。3.貿易順差加強了抗擊國際經濟風險的能力,有助于國家經濟安全。4.貿易順差增加了外匯儲備,增強了綜合國力,有利于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和引進外資能力。這些有利影響的根源在于貿易順差即出口量大于進口量對國內產業量的直接影響。主要數據變化為:貿易順差→出口→進口→ 本國貨幣購買量下降→外國貨幣購買量上升→本國進口產業發展→ 進口產業產值增加→股票上漲。
2.模型I
從以上分析中,我們可以得知凈出口x與股票s存在正相關關系。
(二) 貿易順差弊端影響鏈模型
1.貿易順差的弊端影響分析
貿易順差能夠帶來一系列有利影響是早已被證實的,但貿易利差過大帶來的不利影響也漸漸被關注,因而中國的四大經濟目標之一就是維護對外貿易均衡。
貿易順差帶來經濟的不利影響主要分為以下四點:1.貿易順差提高了外匯儲備成本。2.貿易順差使得出口國貨幣升值的壓力加大,國際貿易摩擦增加。3.貿易順差弱化了貨幣政策效應,影響了國內金融業利率市場化進程。4.貿易順差異致經濟對外依存度過高,民族經濟發展空間狹窄,出口結構難以調整。 這些不利影響的根源在于貿易順差即出口量大于進口量對本幣與外幣供求的的直接影響。由于出口量大于進口量,直接導致出口得到的外幣大于進口需求的外幣,外幣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由于假設外幣與本幣的總價值一定,所以本幣的供給與外幣供給呈反比,故本幣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在此情況下,對外貿易的影響轉換成對國內貨幣供給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利率,本幣供不應求導致利率出現上升壓力。利率上升導致投資帶來的成本增加,總投資減少。原本用于投資的資金流會涌向銀行,使得銀行存款增加。進而股票市場資金流見減少,股票市值下降。貿易順差的弊端影響鏈:貿易順差 出口>進口 本幣需求>本幣供給 利率上升 投資減少 存款上升 股票下降
2.模型II
圖2第(1)象限中的曲線表示進出口與利率的均衡關系。影響進出口的因素有很多,在宏觀經濟學中,匯率和國內收入水平被認為是兩個最重要的因素。對于出口,若實際匯率上升,則本國國幣實際貶值,意味著國外商品相對于國內商品變得更加昂貴,這使本國商品的出口變得相對容易。一般來說出口正向地受實際匯率影響。對于進口,若實際匯率上升,因國外商品相對于國內商品變得更加昂貴,故使進口變得相對困難,從而,進口反方向地取決于實際匯率。由于凈出口為出口與進口之差,故一般地說:凈出口正向地取決于實際匯率。
在統計年鑒中得到國內生產總值數據,設Gt為t時期的國內生產總值。則國內生產總值差額為:△Gt=Gt-Gt-1,國內生產總值差額增長率為:gt=。通過對國內生產總值數據處理,我們能夠找到實際進出口走勢、均衡時進出口走勢與國內生產總值差額增長率的關系。通過趨勢線我們能更好地觀察凈出口實際值(SJ)與均衡值(JJ)無量綱化后數據的走勢和國內生產總值(GDP)無量綱化后的關系(見圖3)。
國內生產總值與實際凈出口升降趨勢基本相同。均衡值一般在國內生產總值下降時,走勢與之相反,這說明均衡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國內生產總值的降低,避免經濟衰退。同時,當均衡進出口值達到時,股票市場也處于較為平穩的階段,金融行業發展有序,經濟勢頭良好。
四、 結論及相關建議
對于一個國家的進口與出口,我們需要進行宏觀分析與考量,在實現貿易基本均衡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出口量。具體政策建議如下:1.結合本國具體情況進行凈出口額數量的確定。2.結合不同時期的經濟金融形勢,對進出口額進行定量化控制。3.通過對進出口額的定量控制積極預防隱性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