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80%的孩子課余時間不是用來上網玩游戲,就是耗費在電視機前,孩子們很難走進“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好境界。閱讀的欠缺,造成孩子們情感的淡漠、表達的淺薄,“超、牛、酷……”充斥耳邊。作為一名基礎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對孩子們的終身學習、終身發展負責,務必要把孩子們帶進書的世界。讀書是實現我校“學習成才、品德成人、做事成功”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作為一名一線老師,我一直在努力帶動孩子們多讀書、讀好書。
親子閱讀,為孩子的快樂成長添翼
我們知道猶太民族熱愛閱讀,這個民族用智慧聚集財富,也用事實告訴人類——智慧來自于書籍。怎樣讓剛入學的孩子們也嘗到讀書的甜蜜?剛入學的孩子識字量少,有強烈的求知欲,但存在一定的閱讀障礙,在書目的選擇上,也偏重于圖畫書。為盡快讓孩子感受到讀書的樂趣,我想到了親子閱讀。中關村一小地處中關村科技區,家長具備較高知識素養和較強的家校合作意識。我在對孩子們的讀書狀況作了調研后,和家長們一起擬定了本年級親子閱讀必讀和選讀書目,并設計了“親子閱讀卡”,每讀完一本書,孩子來領一張“親子閱讀卡”,與父母一起填寫,并粘貼在班級展板上與大家分享。有了爸爸、媽媽的參與,小家伙們猶如多了一對翅膀,多了一位同行的伙伴。孩子們在家和父母讀,到校和小伙伴交流,他們滿懷喜悅地告訴我:“我讀一段,媽媽讀一段,我認識了好多字呢!”“爸爸特別忙,堅持和我一起讀書,感覺特別幸福!”爸爸、媽媽們也說:“在和孩子一起讀書的過程中,自己似乎回到了童年,和孩子一起靜靜地成長。”親子閱讀讓孩子們對書有了更多的依賴,對讀書有了更大的興趣,他們已不滿足自己的書柜,徜徉在樓道的書架前、校園的圖書館。一年下來,班里閱讀最快的孩子讀了16本文字書,最少的也讀了6本文字書,班級共計讀書428本,人均讀書9本。
“快樂鱘鱘”書屋,奠基海量閱讀
“快樂鱘鱘”是孩子們入校參加學校“森林運動會”時,我們共同確定的班級吉祥物,名字取自“堅強愛國的中華鱘”,喻意“探尋未來,尋求真知”。運動會結束后,“快樂鱘鱘”成為我和孩子心目中圣潔之靈,成為我和孩子們共同締造的班級名片。我們編寫了“鱘鱘之歌”,建立了“鱘鱘志愿者團隊”,開創了“鱘鱘習作專刊”,設置了“鱘鱘勛章”,開展了“鱘鱘之旅”,建立了“鱘鱘書屋”。在打造快樂“鱘鱘班級”完美名片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快樂鱘鱘”書屋,為孩子們海量閱讀奠定了基礎,也帶給孩子們巨大的改變。
“靜若處子,動若狡兔。”是我對每一個孩子的期待,有了一年級親子閱讀的基礎,孩子們的性情穩定了很多,言談思想相對超越同齡孩子。二年級了,我期望他們依然能夠堅持走在閱讀之路上,并在成長之路上走得快、走得穩。怎樣讓孩子迷戀于書,癡情于書呢?我想到家訪時看到的不同畫面:“大多熱衷于讀書的孩子,不論家庭居住面積的大小,都會放置一個書柜;而被動學習的孩子,家里舒適寬大卻鮮有書柜。”有形的物會刺激孩子的感官,書柜的設置,會讓孩子感覺到書是生活的一部分。我想通過班級書柜,讓孩子們感受到書也是我們班級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在熱心家長的幫助下建立了“快樂鱘鱘小書屋”,在班級有限的空間里,添置書柜,請每個孩子每個學期給小書屋捐贈三本文字書,經過教師挑選把關,形成班級流動的小書庫。孩子們自制借書卡,利用晨讀、午休、管理班時間借閱自己喜歡的圖書。在此基礎上,我和孩子們借助走廊外側墻壁,設計“快樂鱘鱘小書屋”文化墻,介紹推薦書目理由,寫讀書感悟。一年下來,“鱘鱘書屋”共計收納了圖書728本,家長、校圖書館看到班級濃厚的讀書氛圍,也紛紛給班級捐書。“快樂鱘鱘小書屋”給班級增添了更多的書墨氣息。在濃濃的書香氛圍中,孩子們相互影響,大家都在比誰看的書多,他們課余的時間更多流連于書柜前。爸爸媽媽們也感嘆孩子不再僅僅滿足于和大人一起讀書了,還常常興奮地向父母介紹自己新讀的書目。為了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每個月我都會根據孩子們讀書的數量及閱讀效果評比“讀書小狀元”,孩子們都以奪得“讀書小狀元”為榮。“快樂鱘鱘書屋”為孩子們在校閱讀提供了有力保障,他們讀書屋的書,購買感興趣的書,一學期下來,有的孩子已達到15本的閱讀量,人均讀書8本。平均每本書的字數都在5萬字左右,比一年級的讀書量增加了一倍。在班級濃濃的讀書氛圍中,孩子們的性情愈發穩定,交流愈發文明,學習中迸發的智慧更多了。
有了一定的積累,進入到二年級下學期,我帶領孩子進行深度、定向閱讀,我從性別、情感、趣味、益智四個角度選擇四本師生共讀書目:韓國的兒童勵志小說《媽媽不在的日子》,布老虎暢銷書楊鵬的《裝在口袋里的爸爸》,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彭軍的《你是我的妹》,鄭振鐸的《竹公主》,一個月一本,月末開讀書分享會,孩子們續寫結局,創編故事情節,為文字插圖,介紹該作家的其他作品……我和孩子們還一起設計“鱘鱘讀書卡”,書卡項目有“我喜歡的詞”“我喜歡的句”“我想說的話”“我來寫一句”鼓勵孩子邊讀書、邊積累、邊應用。師生共讀拓展了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孩子們以收集作者的全套著作為榮。
閱讀促進孩子表達,孩子們從寫一句話開始,到今天已經能寫下二三百字的小作品了。兩年來,全班共計寫作兩千多篇,出版了五期《快樂鱘鱘習作園》,收錄孩子們的作品264篇。每每讀著孩子們的作品,我如裹著一襲花香行走在百草園中,驚嘆于每一個花苞綻放的力量,我想這是閱讀的力量。我和孩子們還有一個小小的約定,將班級共讀書目中最受歡迎的書籍送到其他班級、年級,進行推廣閱讀。“快樂鱘鱘書屋”讓孩子們靜心修心、樂于表達。看著他們明事達理,我想說讀書可以提升一個班級的氣質。
今年假期,我和家長朋友們共同整理了一套“快樂鱘鱘”書庫目錄,涉及中外書目共計130本,我打算在未來的四年里,通過每年至少10本的深度閱讀量來帶動孩子在“快樂鱘鱘”書庫里暢游,這樣6年小學生活后,每個孩子至少深度閱讀64本有內涵的書,閱讀量至少達到800萬字,遠遠超過新課標提出九年不低于400萬字的標準。
雖然孩子們在閱讀上有聽覺型、視覺型之分,但他們天生有探尋的欲望。在師生共同打造的讀書氛圍中,我相信他們會癡迷于書、留戀于書,更會通過讀書提高修養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