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匯教學時,教師要選擇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年齡特征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引導學生將興趣轉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認為,必須深入研究詞匯教學的方法與途徑,在實際教學中提高詞匯教學的實效性。
運用全身反應教學法,幫助學生理解詞匯
教師要善于在教學中通過各種肢體語言向學生表達詞匯的意思,按照加州心理學家詹姆士的說法,即為“全身反應教學法”。全身反應教學法的優(yōu)勢在于:(1)能夠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參加活動,讓他們在身臨其境的實際體驗中學習英語;(2)能夠提供一個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在循環(huán)反復的練習中學會英語。
很多英文詞匯通過教師簡單的示范,學生就能猜出詞意,這種方法可以大大緩減課堂上的緊張氣氛。教學中,我常常組織學生進行猜詞游戲,既鍛煉學生的聽力,又加深學生的記憶。教師應善于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多種多樣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例如,《Mocky is late》一課的主要內容是學習數(shù)字和時間,我讓學生在課前自己動手制作了一個時鐘,課堂上留出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自己撥動時鐘進行操練。
滲透拼讀方法,幫助學生認讀詞匯
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單詞拼讀能力的缺乏導致其記憶單詞的能力較差。部分學生還將漢字或方言注音等作為記憶單詞的方法,造成誤讀,鬧出了很多笑話。所以,在詞匯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單詞拼讀能力的培養(yǎng)。
自然拼音法是利用字母在英語單詞中的發(fā)音所形成的規(guī)律來拼讀的一種方法,它利用字母本身的發(fā)音來拼讀單詞。近年來,自然拼音法越來越受專家和一線英語教師的青睞。在教學中,我力圖使學生通過模仿老師和其他視聽材料中符合拼讀規(guī)則的單詞來熟悉自然拼音法。對于較長的單詞,我引導學生運用劃分音節(jié)的方法來認讀單詞。
教學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利用已學的讀音規(guī)則去拼讀新詞、看單詞,來判斷自己的發(fā)音是否準確,從而提高發(fā)音的準確性。只要我們鼓勵學生積極用正確的拼讀方法記憶單詞,培養(yǎng)他們的拼讀能力,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拼讀能力就一定能有所提高。
利用情境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看到,盡管教師設計了許多鞏固詞匯的練習,但是收效甚微,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低效學習的原因是學生在第一次接觸新詞匯的時候沒有及時地將音形義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教師在教新詞匯時要重視單詞的呈現(xiàn)方式。
我們所使用的師大版教材每個單元都是用一個故事來貫穿教學始終的,教師要善于與主課文故事的情景相結合,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和復現(xiàn)詞匯,將字、詞與句型融入生動的故事中,讓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學習英語。故事中動人的情節(jié),可以極大地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
進行適度拓展,提高學生運用詞匯的能力
詞匯教學的終點不是會認讀詞匯、會拼寫詞匯,而是會運用詞匯。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年齡特點,教師要善于設計出豐富的學習活動與學習任務,使學生在掌握基本詞匯的同時,提高他們靈活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例如,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設計給單詞找朋友等課后活動,加強學生的記憶。在中年級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創(chuàng)編小對話或小故事來描述身邊的事情或物品,也可以讓學生創(chuàng)作自己的英語小漫畫,等等,使他們真正地理解、運用單詞。在高年級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上網查找與所學內容相關的知識,并練習用英語表達出來,寫成小短文或英語日記等,提高他們運用詞匯的能力。
詞匯對于英語學習的作用就如磚瓦在高樓大廈中的作用一樣,因此,老師要了解學生學習存在的困難,運用各種有效的學習策略為學生語言習得做好大量的輸入工作,使學生在比較愉快的氛圍中有效地學習英語。■
□ 編輯 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