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8月7日,幾乎零差評的國產小片《青春派》票房達到2300萬元。但到8月8日,排片量升至12%的《青春派》遭遇《小時代2:青木時代》(以下簡稱《小時代2》)和《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的“致命一擊”——尤其是提前1天上映的《小時代2》,排片占比高達 36%以上,而《青春派》的排片比降至3%左右。
“今天(8月7日)是最后可以比較容易看到《青春派》的一天了。明天,黑暗無邊,笑死,與你并肩?!眲⒔茉谧约旱奈⒉┥线@樣戲謔。而“黑暗無邊,與你并肩”正是郭敬明親自在預告片中獻聲旁白的《小時代2》的廣告語。顯然,劉杰這句一語雙關的笑談多少有些無可奈何的味道。
“命題作文”
作為文藝片導演,劉杰的名聲并非十分響亮,但他之前的三部藝術影片在國外大小影展上斬獲獎項30多個?!八囆g電影是不賺錢的。不賺錢還有人投錢,我已經覺得很幸福了。比起商業上的成功,這種感覺更好。”劉杰的驕傲溢于言表。
2011年,中影公司某位高管看過《透析》后找到劉杰,認定他是“可以信任的人,完全有能力拍攝好商業片”,雖然《透析》是“一部很慢的電影,但是那種戲劇和敘事的張力全都在”。
其實,劉杰并非第一次接手“命題作文”。2010年曾經在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創下放映記錄的《碧羅雪山》,也是廣西電影制片廠委托他導演的建國60周年獻禮片。對此,劉杰開玩笑說,“某種意義上,所有影片都是命題作文,拿了人家的錢去拍,怎么不是命題呢?”
38歲才第一次獨立執導的劉杰,和他的“第六代導演”同行們想法不太一樣。劉杰一直愛讀雜文,關心時事。他的前三部影片中,包括《馬背上的法庭》都有讓他感興趣的社會問題。
轉型
在問到《青春派》是否和他的創作理念有沖突時,劉杰堅定地說“沒有”:“這次只是把故事放輕松放淺顯了去做,定位在大眾情感上,用喜劇的方式把節奏做快。喜劇的色彩早在《馬背上的法庭》里就已經有了,《青春派》我還沒使勁呢。”只不過高考這個題目實在是說不清嚼不爛,無法達到劉杰滿意的深度。于是還想著拍一個藝術片的劉杰只好轉向,但依然是按照他做藝術片的方法來做這部影片。這也導致一部本來引領風潮的青春題材影片不小心成了市場的“跟風者”。當問及影片容量是否不夠時,劉杰說,“弄得太長也沒有意義。我就是想讓觀眾看完意猶未盡?!?/p>
但劉杰同時直言,《青春派》如果做系列電影,變成一個純商業計劃對他沒有太大吸引力,“我做任何一部影片的原始出發點一定不是商業考量。最早我接手時,一個重要的原因也是我認為這個話題很有意思,當然我‘吐槽高考’的想法沒有完全實現。有人說《青春派》是勵志電影,看完后渾身充滿力量,有要復讀的沖動,并且號召高考生一定要看一看。有些人想起了高中的朋友和老師,我想大多數人的高中記憶都是不美好的,如果能讓大家伙有所釋懷,我覺得自己也算是干了件好事?!?/p>
27年前,影響過很多第6代導演的著名影片《黃土地》,同樣感染了劉杰,以至于他放棄一心想進的天津美院,經過“復讀”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也許正是這段經歷,成就了《青春派》的基調。戲言當初最遺憾高中沒有談過戀愛的劉杰,讓整個故事開始于高三學生居然的一場尚未開始便注定結束的青春初戀?!耙院笈臄z同類題材審查尺度會放寬”,劉杰說,“這也是我們這部影片的貢獻之一。”
盡管聲稱自己對很多人看不到《透析》和《碧羅雪山》無所謂,甚至還有點得意,因為可以總是吊著影迷的胃口。但哪一位導演希望自己僅僅是為電影節拍片呢?
此前,《碧羅雪山》不走影院市場是有意為之。也許那時認定“一本專業書籍非要放在報刊亭里賣,是肯定賣不出去”的劉杰,還不愿意自降身份在只要付了發行費就能上院線的不成熟的國內市場上映。
《青春派》卻讓這位一直游離于主流發行市場,言稱對票房的關心程度不會超過自己身份的導演對發行饒有興趣,并對記者大談近來電影發行圈內一些人盡皆知的“秘密”:“在中國沒有排片量,就不會有票房。我們其實是踩雷了,上了一個不好的檔期。如果是一個好的檔期,市場會有一定的空間,這部口碑發酵的電影,能夠做長線放映。但很遺憾中國的市場是一窩蜂的,‘刷’一下子上來,‘刷’一下子下去,打得都是沒理智的白刃戰?!?/p>
“小眾”導演
一方面,國內網絡上的文藝青年似乎越來越追捧藝術影片,另一方面,國內的影院恨不得將所有的排片都分給《小時代》這樣的商業影片。問到這個問題,劉杰說,中國不存在藝術影片的市場。在他眼中,國內每年出產的藝術電影合格的不超過五部,而且沒有國外藝術影片的片源,這樣微不足道的數字如何能撐得起一個市場?沒有市場,也自然培育不出藝術片的觀眾。因此他堅稱自己的藝術電影仍將是小眾電影。 “我們國家整體藝術影片的教育都是有問題的。別說普通觀眾,中國多數頂著影評人頭銜的人都看不懂藝術片,這會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劉杰說。
劉杰不肯透露他兩部新片的故事,只是說,2014年底會交出兩部影片。一部純小眾的藝術影片,和《碧羅雪山》一個路子,是邊疆三部曲(其他兩部是《馬背上的法庭》和《碧羅雪山》)的第三部,故事發生地還在西南;另一部則是會邀請大牌參演的純商業制作的都市喜劇片。
“小試牛刀”的《青春派》初次商業試水就成功,這讓劉杰在主流電影市場上獲得了更多的話語權。問及這些年做職業導演的體會,劉杰想了想,大笑著說,“在中國,做個導演還是挺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