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為何選擇離開央視?
馬東:其實這個問題我說過很多次。我的辭職申請很早就遞出了,跟兩任臺長都先后談過。我當時沒有想過去哪兒,只是知道自己想換一種活法,換一種生活狀態。所以從央視辭職后自由了一段時間,每天打打球什么的。
有一個很重要的契機,在離開中央臺之前,我參加了一個領導干部的培訓課程,接觸到了很多有關視頻行業的信息,對我的沖擊相當大,突然意識到這個行業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結果這變成了我的一個“離職培訓”。
《綜藝》:之前在央視的時候,對視頻網站有怎樣的看法?后來為何選擇加入愛奇藝?
馬東:我對視頻網站的關注始于三年前。傳播方式發生了變化,如果做傳播的人不關注,說不過去。我們一直在說三網融合,三網融合的一個強指向就是網絡視頻業的發展;第二就是電視領域的制作團隊,尤其是電視劇市場化進程非常快,現在中國有全世界最好的電視劇行業、電視劇市場,雖然沒有美國市場那么大,但是制作水平也相當不錯;至于電視制作這一塊,雖然它有意識形態的控制等因素,但單從制作上講,制播分離也講了好多年了,一定會有一個契機讓它變化出來。
從央視出來后,我把電視制作經驗包括制作積累、級別積累等就都歸零了。后來碰到了龔宇,我們一拍即合——我對視頻網站有極大興趣,我覺得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而我在電視行業中積累的東西對它是有用的。我跟龔宇談好后就進來了,進來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龔宇要給我一個職位頭銜,說是首席內容官,我也不知道這個詞是什么意思,但是發現以前也有這個詞,那么有就有吧。
《綜藝》:你作為“首席內容官”主要負責哪些工作?
馬東:我在愛奇藝分管的是整個內容線,包括版權購買,這對我來說是特別大的一塊、也是愛奇藝成本投入最高的一塊工作內容。還有自制節目,愛奇藝這三年來積累了非常好的自制節目團隊,在視頻行業中橫向比較是非常好的團隊,可以說名列前茅。我們會開發新的節目形式,包括微電影、電視劇、電影、網絡劇、自制節目等等,還特別希望能將臺網聯動模式搭起來,探討二者之間有什么可能性,我們當時對這種可能性分了四個話題難點:趨勢、內容創新、技術、營銷整合,后三個難點需要很多人努力才有可能把兩個平臺打通。
《綜藝》:普遍認為體制內的限制比較多,體制外就比較自由,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馬東:好多人會說央視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不好,說這樣的話其實就是覺得它應該更好,然后去找它的不好。作為全國第一大媒體、第一大平臺,它的地位、覆蓋的受眾群、產生的影響力、掌握的話語權等等,沒有哪個平臺能比央視好。我由衷地說央視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沒有道理一葉障目,只看到問題是不客觀的。
當然,它好不等于所有人都要去那里工作,我離開是出于個人原因。在央視工作的11年里,我覺得我獲得了巨大的新鮮感和滿足感——我在三套綜藝頻道做整個頻道的管理工作,我是主持人出身的制片人和導演,幾乎把能做的崗位都做了一遍,但我覺得自己沒能力做大領導。在我想做出改變時,還能有其他的選擇,我覺得是我的運氣太好。
《綜藝》:如何看待各視頻網站都在積極發展自制劇、自制節目?
馬東:不僅僅是視頻網站在推,像去年《中國好聲音》的出現,它打開了中國電視行業的一個口子。制播分離和視頻網站的出現,使得電視節目制作行業面臨一波強大的市場化浪潮,這個浪潮會讓行業競爭變得激烈,優勝劣汰,讓行業自身也變得強大。
《綜藝》:在激烈的競爭中,自制節目靠什么取勝?
馬東:靠機制。我覺得互聯網視頻行業的機制,比傳統電視行業機制要好一些,但是傳統電視行業確實有不可替代的巨大優勢,比如它的覆蓋率、中國人的收視習慣。但做電視的人,首先要對制作很敏感,其次要對市場很敏感,還要對傳播方式的變化很敏感。而視頻網站的傳播方式已經產生了巨大變化,而且是科技帶來的一種變化,我覺得三年之內會有更快的發展。
《綜藝》:做電視的人要對制作、市場等很敏感,那么做視頻的人呢?
馬東:其實是一樣的。對我來說,我對未來幾年的判斷,電視也好、視頻網站也好,都是內容輸出的出口媒介,中間是廣大的制作群;這種制作群現在依附于電視機構,我覺得它會逐漸脫離出來,不見得全部進入互聯網、視頻行業,也許只是變成一個獨立的制作群,就像現在全國有那么多電視劇制作公司一樣。
《綜藝》:如果達到了這個狀態,跟現在的生態鏈相比會有什么不一樣?
馬東:節目會更好,競爭會更激烈,整體水平會提高。
《綜藝》:也會更市場化。
馬東:對,要相信市場的力量,整體水平會提高得很快,但管控是個變數。
《綜藝》:在你看來,愛奇藝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馬東:愛奇藝是一家有著強烈媒體基因的技術公司。保持技術領先,是愛奇藝和PPS的未來所在。愛奇藝剛剛與PPS團隊完成合并,PPS團隊就是一個高技術團隊,它在P2P技術上是行業領先的,在成本控制方面也做得非常好。我們二者的合并和互補,使我們在整個P2P技術層面上有非常好的前景。
《綜藝》:你說過光線傳媒近來發展不錯,跟它做內容提供商有關,愛奇藝未來是不是也要做內容提供商?
馬東:我覺得光線不管是電影投資、電視劇投資還是綜藝節目制作,都是愛奇藝目前學習的榜樣。它的規模和它的投資效應,尤其像《泰囧》這樣的投資項目,是全行業的學習榜樣,好萊塢都覺得他們太厲害了。但這個決策的過程到底是靠運氣還是什么,我也不清楚。
《綜藝》:愛奇藝自身的優勢在哪里?
馬東:愛奇藝是創業公司,所有的創業公司都是憂患意識很強的公司,所有的高科技公司距離倒閉都只有30天的時間。真的就是這樣,因為行業的變化讓人眼花繚亂——好多新的東西還沒有產生盈利模式就過去了,這是高科技創業公司的風險,但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我來愛奇藝以來開了好多次策略會,每一次都處于不停學習和變化當中。我年初到愛奇藝時,我們的行業位置跟今天是不一樣的,所以當時的策略肯定跟今天也不一樣;跟PPS合并后,我們的行業位置又不一樣了,策略肯定也隨之變化。這種變化是非常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