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的編輯應該是精業務、善營銷、懂經營的復合型人才,營銷理念應貫穿圖書的策劃生產過程。
“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的提出,是原新聞出版總署的一項重大決策,對我國出版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倡導和鼓勵出版單位多出版優秀的原創圖書,以期全面提升我國原創作品的整體水平,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多作貢獻。人民交通出版社作為百佳出版社中的科技出版社,多年來一直堅持和加強原創圖書的出版工作,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原創圖書的策劃模式。在編輯培養工作中,人民交通出版社貫徹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創新推動文化發展的原則,引導編輯加強原創圖書的策劃開發能力。人民交通出版社要求編輯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做到業務精、知識廣、能力強;要求編輯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靈敏的行業嗅覺、突出的市場意識;要求編輯深入了解我國交通行業發展戰略和政策,密切關注行業前沿科學動態,追蹤重大工程和課題的實施情況,并具備良好的信息優化整合能力。在社鼓勵和加強原創圖書出版的氛圍下,根據社“十一五”出版工作規劃的選題方向,筆者編輯出版的《多年凍土地區公路修筑技術》一書,有幸入選第三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在此,謹對本書的策劃、組織和編輯做一梳理和總結。
扎實知識,策劃專業圖書的前提
作為科技編輯,需要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其不僅能幫助我們深入挖掘資源,并能提升選題策劃的敏感性。在關注交通行業前沿科技時,我們能收集大量選題信息,如何從中篩選提煉,從而形成高水平的原創圖書選題,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在跟蹤重大科研課題時,如何判別其創新性和科技領先性,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在判斷原創圖書選題的適用性時,如何結合市場需求,對讀者進行定位,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
我國多年凍土面積約215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面積的22%,分布在青藏高原、東北大小興安嶺及西部高山局部地區。多年凍土地區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經濟發展還比較落后。社會發展、民族團結與國防穩定均離不開公路,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更離不開公路交通,多年凍土地區公路建設對促進社會、經濟與生態的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相對于低緯度平原地區公路建設,多年凍土地區公路工程具有長距離線狀工程下凍土分布不均勻、瀝青路面吸熱強烈、大尺度路基以及施工養護工期短、里程長、困難大等特點。因此,如能策劃一本多年凍土地區公路修筑成套技術的專著,不僅對今后凍土地區工程研究與建設,以及現有公路的養護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也可為青藏鐵路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良好的經濟效益。在相關信息的收集過程中,2004年10月19日《光明日報》刊登的報道《西藏:凍土之上筑“天路”》映入眼簾。文章介紹了由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牽頭,開展交通部有史以來投資最多、規模最大的科研攻關項目——多年凍土地區公路修筑成套技術研究的內容。隨著對該課題的多年追蹤和專業分析,總結如下:成套技術研究項目分多年凍土公路工程地質,多年凍土地區公路病害和機理,水、熱、力耦合效應與路基路面溫度場變化規律,多年凍土地區路基穩定性技術,多年凍土地區路面設計與施工技術,多年凍土區橋梁工程技術研究、多年凍土區公路生態環境保護與評價技術研究,多年凍土公路養護與維修技術研究,季節冰凍地區地基路面穩定技術9個子課題研究,基本囊括了凍土地區公路修筑理論研究和技術研究的各個方面。專業知識分析使我意識到該課題研究不但滿足選題的設定要求,而且更具創新性,科技水平高,如能約請課題牽頭單位落實選題,編寫成書,這將是一本高水平的原創圖書。
組織實施,落實圖書選題的基礎
《多年凍土地區公路修筑技術》選題報批后,社里十分重視,整合各種資源,制訂選題的組稿落實計劃,進行專業的組織實施。主要從兩方面入手:
第一,作者的確定。選題的設立來源于多年凍土地區公路修筑成套技術研究課題,因此課題項目負責人是選題成稿的第一人選。課題項目負責汪雙杰博士為我國著名的公路工程專家,我國高原高海拔多年凍土研究公路工程學科的主要學術帶頭人。他長期從事青藏高原公路多年凍土工程基本理論、多年凍土區公路路基病害預警、公路凍土特殊路基結構、強紫外線輻射與反復凍融環境下瀝青路面結構設計,以及工程與凍土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在公路路基凍土病害機理與凍土退化關系、大尺度公路凍土路基空間效應、高寒環境下瀝青路面耐久性能等方面取得了豐富的理論與工程技術成果。近十年來,汪雙杰博士先后主持承擔十多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西部交通重大科技專項及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理論水平高,工程實踐經驗豐富。此外,其曾主編交通行業主導性標準規范5項;出版專著(譯著)5部,具有較高的圖書編寫能力。
第二,編寫計劃的落實。本書定位于精品圖書,因此本書的編寫采用了專業化組織和管理。在編寫大綱的擬定和審定過程中,編輯部聽取多方意見,并與作者反復交流探討,達成共識,制定了詳細的編寫大綱和編寫計劃。在書的內容上,要求突出圖書的原創性、權威性、科學性和實用性,體現我國當代凍土工程研究的最高水平。在結構編排上,應以青藏公路50多年建設實踐與30多年連續跟蹤觀察研究成果為依托,內容涵蓋公路凍土工程基本理論、勘測方法、實用算法、工程實例和經驗教訓等方面,并附以我國凍土區劃彩圖。在編寫組織上,安排課題組中子課題負責人編寫書稿相應部分內容,并由作者進行統稿和全面把關,力求做到內容詳盡,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在書稿審定上,召開初稿審定會,邀請公路工程、巖土工程等多位專家院士進行書稿評審,確保圖書理論水平高、學術性強。編輯從專業出版的角度,亦提出了中肯的建議,確保圖書市場定位準確、實用性強。
精細加工,保證圖書質量的關鍵
一份好的初稿相當于一個好的坯料,但好的坯料不等于好的產品,因此,我們需要對坯料進行精細打磨,確保產品質量。嚴格執行三審制度,選用資深編輯進行加工。《多年凍土地區公路修筑技術》到稿后,策劃編輯首先對稿件的“齊、清、定”進行初審,根據書稿審定會通過的修改意見,核查相應內容的修改和完善程度。通讀全書,對全書的章節安排、內容搭配、體例格式等總體把握,對成書開本、封面設計、內文版式等做到心中有數,并制訂書稿加工要求表,對于書稿中的細節部分如章節名格式,圖、表、公式號編排,上下角標正斜體等列出標準樣式,便于編輯加工時達到全書統一。經過初稿審定,書稿質量較好,基本滿足原設定要求,因此,讓一名資深編輯進行全書的編輯加工。編輯由于具有多年的專業書稿加工經驗,而且沒有固定思維的約束,從另一角度對書稿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修改意見,并提請作者確認,更進一步地提升了書稿的質量。
在圖書生產環節中,任何一個疏忽都會影響成書的質量,導致不必要的損失。《多年凍土地區公路修筑技術》為社重點原創圖書,責任編輯制訂了詳細和嚴格的生產流程表,確定書稿加工、排版、校對等環節的時間,安排最優資源進行該書的生產制作。圖書的外觀封面猶如人的衣著,美觀大方、體現專業特色的封面總能第一時間吸引讀者的眼球。在書稿的封面設計上,責任編輯約請三家封面設計公司,采用投標方式,競選封面。待確定好封面整體風格和樣式時,提請作者審閱,得到作者認可后,責任編輯對封面元素的細節與作者反復溝通,如在封面加上路基熱棒圖片,更能突出凍土地區修筑公路的特殊性。該書出版后,封面設計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好評。此外,在圖書的成品尺寸和紙張的選擇上,由于本書為正16開本,427頁,內文使用70克膠版紙顯得更為厚重;凍土區劃圖采用彩色插頁,便于讀者閱讀查詢。
新形勢下的編輯應該是精業務、善營銷、懂經營的復合型人才,營銷理念應貫穿圖書的策劃生產過程。科技類原創圖書具有理論新穎、專業性強、體系嚴謹等特點,其受眾群體比較固定。因此,原創圖書的營銷應做到細分讀者群體,進行點對點的宣傳推廣,以圖書的實用性充分發掘潛在的讀者群體。《多年凍土地區公路修筑技術》的讀者群體主要為從事多年凍土地區公路、鐵路及其他土建工程科研、設計、施工與建設管理技術人員。我們制作了圖書宣傳小冊子,根據營銷數據庫里的信息,給各單位進行寄送。此外,配合作者,利用行業學會、協會召開各種學術會議和工程建設會議的機會,進行圖書推介,內容解答等方式的宣傳推廣。在《中國交通報》《公路交通科技》等報刊刊登書評,進行圖書特色簡介。在中國公路網上采用專家訪談的方式,對作者進行專題訪問,并介紹了圖書編寫出版的經驗。
(作者單位:人民交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