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現社會科學理論期刊創新是提高刊發文章的質量、擴大讀者群和實現經濟效益、實現期刊品牌建設的必然要求。社會科學理論期刊創新的關鍵是內容與形式的創新,即文章的內容、觀點以及欄目的設計是實現期刊創新的重要載體,管理模式與機制創新是實現期刊持續創新的保證與動力。
[關鍵詞]社會科學;期刊;創新;途徑
[作者簡介]姜紅,青島市社會科學院。
當前,我國社會科學理論期刊種類繁多,發展迅猛,刊物質量不斷提高,出現了一大批優秀期刊,也存在辦刊水平良莠不齊的狀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深入發展,知識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需要進一步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與發展,這讓處在社會轉型期的學術理論界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對于作為學術交流平臺的社會科學理論期刊來說,如何在眾多的期刊中加強期刊品牌建設,創建一種跨學科、以問題意識為中心的辦刊模式,進一步實現社會科學理論期刊創新,從而得以脫穎而出,已成為一個十分迫切的問題。
一、實現社會科學理論期刊創新的必要性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理論創新是理論的生命之所在。任何一種理論如果不發展,不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創新,就不會有生命力,就將成為歷史的陳跡。而社會科學理論期刊不僅是傳播知識、積累文化的載體,更是理論創新、精神創造的搖籃。實現社會科學理論期刊的創新,是引導知識理論界實現理論創新的風向標。實現社會科學理論期刊創新是提高刊發文章的質量、擴大讀者群和實現經濟效益、實現期刊品牌建設的必然要求。
1. 社會科學理論期刊的創新是提高刊發文章質量的需要
社會科學理論期刊的創新需要通過刊發的文章得以表現,因此,要突出刊發文章的學術特點,要求所編發的文章觀點新穎、論證深入,多刊發緊跟時代主題的熱點問題分析文章。
社會科學理論期刊不僅具有期刊的一般特點,而且學術優勢突出。社會科學理論期刊編輯不僅要苦練編輯基本功,更要加強對所編輯領域的專業學習,做學者型編輯。由于社會科學理論期刊的讀者往往比較少(大多來自專業領域,受眾相對較少),且期刊數量及種類繁多(據粗略統計,我國目前有8000 多種期刊),其中能夠自我生存的學術期刊卻數量有限。因此,提高社會科學理論期刊的發文質量,注重期刊的創新就十分必要。
2. 社會科學理論期刊的創新是擴大讀者群和實現經濟效益的需要
社會科學理論期刊不同于通俗讀物,所刊發文章的專業性較強,多為一些專業人士閱讀。眾所周知,我國社會科學理論期刊種類繁多,數量大,但社會科學理論期刊的讀者群體往往比較小。社會科學理論期刊只有通過不斷創新,刊發更多具備較強學術性及可讀性的文章,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閱讀并引用其中的文章,才能吸引更多作者投稿,也才能擴大發行數量,在實現社會效益的同時,增加期刊的經濟效益。
3. 社會科學理論期刊的創新是期刊品牌建設的需要
建設品牌期刊是長期努力的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墨守成規,按照一種模式來發展期刊,則很難創建期刊品牌,更難以保持期刊品牌。社會科學理論期刊要從嚴選稿,要求編輯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通過創造性地潤色學術文章,提高學術論文的學術含量。期刊編輯部也要加強管理,在審稿、編輯、校對、發行等各個環節加強管理,不斷創新,才能打造并保持期刊品牌。
二、社會科學理論期刊創新的實現途徑
社會科學理論期刊創新內容與方式豐富多樣,但社會科學理論期刊創新的關鍵是內容與形式的創新,即文章的內容、觀點以及欄目的設計是實現期刊創新的重要載體,而管理模式與機制創新是實現期刊持續創新的保證與動力。
1. 文章內容創新
社會科學理論期刊是專業性期刊,文章內容的學術性是期刊的生命力所在。以往社會科學理論期刊的辦刊宗旨是以學科綜合為主,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社會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不斷涌現,需要構建以跨學科、問題意識為中心的辦刊模式,使文章內容能夠緊跟時代主題。文章內容的原創性、獨創性、深度性也是期刊內容創新的關鍵點。同一題目、同樣的論點,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論述,結果會大相徑庭。如果作者具備雄厚的語言功底,不僅能說理透徹,分析深刻,而且可以用深入淺出的語言把深刻的道理表述得明明白白,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為保證文章的內容創新,編輯不僅要看文章的學術語言是否規范(避免用口語特別是順口溜),而且要主動廣泛收集學術信息。單就編輯“文案”工作而言,必須從內容到形式都有所創新,使所編內容以新的、美的形式呈現在讀者面前,使內容和形式達到新的統一[1]。
2. 文章觀點創新
社會科學理論期刊文章觀點新穎獨特,能夠第一時間抓住讀者的眼球,增加讀者的關注度,也是文章能夠被引用、轉載的關鍵。為保證社會科學理論期刊刊發文章的觀點新穎獨特,編輯需要把好約稿和選稿關。一是對投稿的篩選。在眾多的來稿中選出觀點獨特的文章,要求編輯獨具慧眼,能夠識別創新性觀點,并通過編輯的創新性勞動,放大其創新性觀點。二是約稿。在設計論文主題后,從該領域中尋找專家撰寫具有創新性觀點的文章,這是在短期內提高期刊質量的重要一環。三是組稿,這是實現選題目標的過程。從充分理解選題,選擇合適的作者,撰寫約稿函,到與作者就文章的題名、內容、結構、表達等進行交流,都需要編輯對學術動態有所了解[2]。此外,編輯要特別注重論文的學術觀點分析過程,既要做到數據翔實可靠,又要做到論述深入到位。在問題分析恰當的基礎上,避免運用過激語言。
3. 欄目創新
學術性是社會科學理論期刊的生命,期刊欄目的設計與創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期刊的學術前瞻性。欄目創新要求編輯在掌握好專業方向的同時,將體現社會熱點及理論熱點問題的文章放在顯要位置。一篇好的學術文章放到普通欄目偏后位置上,在讀者快速瀏覽題目時就可能被忽略,從而錯過閱讀。期刊可以設立相應新欄目把主題相關的文章集中編排,這樣該欄目內的文章便會醒目得多。尤其是把內容及觀點新穎的文章放于欄目開篇位置上,才能吸引更多的讀者閱讀。一些學術期刊往往按照作者的職稱或職務的高低來編排欄目內文章順序,這對于社會科學期刊來說是不可取的。作者的學術水平和文章的學術含量應作為第一標準。
此外,編輯要及時根據時事熱點問題,開辟新欄目,邀請專家學者為該欄目撰寫文章,從而保持社會科學理論期刊與時俱進的特點。選題策劃是提高期刊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關鍵,要確立有學術價值且能吸引讀者的選題,編輯必須追蹤學術信息,緊跟科研的熱點、焦點、難點,挖掘報道的空白點。
4. 管理模式創新
管理模式創新是理論期刊創新的先決條件和有力保障。這需要期刊編輯出版工作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造就高素質的編輯隊伍,培養編輯的前瞻性觀念意識,同時強化期刊的內部管理等。
(1)提高編輯業務能力,對其工作進行全過程監管。要求編輯具備嚴謹的工作態度,即對來稿的篩選、文章結構的調整、參考文獻的規范化等都不能忽視。此外,編輯要注重對文章的檢索,及時發現抄襲之作。
(2)注重對編輯業務素質的培養。社會科學理論期刊編輯不僅要具備廣博的知識面,擁有交叉學科知識,而且要具備更多的綜合素質,才能把期刊辦好。要實現編輯的學者化,期刊社要創造條件為編輯提供更多針對其所編輯領域學習進修的機會,鼓勵編輯參加各種理論研討會。對編輯的培訓重點應放在對其業務及專業知識的擴充方面。
(3)培養編輯的協作意識和市場意識。首先是培養編輯的協作意識。期刊編輯過程中離不開各審次編輯之間的協作,策劃編輯與文字編輯之間也需要合作,從論文中捕捉信息。其次是培養編輯的市場意識。期刊的發行離不開對市場的調研,編輯只有具備超前的市場意識,才能根據市場需要及讀者需求調整編輯計劃。
(4)強化管理制度。社會科學期刊的創新,離不開嚴格的管理制度。第一,嚴格執行“三審”制度。審稿制度是保證審稿質量,提高出版質量的重要措施。編輯只有履行各自職責,按照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的要求層層把關,才能全面保證刊出文稿的學術質量。編輯還要根據社會科學理論期刊的特點和讀者等情況,確定包括各審次的職責范圍和權限、質量標準、編簽發工作流程、文章的內容和風格、編輯要求、交稿時間以及獎懲措施等在內的具體實施細則,并做到過程清晰、職責明確、要求具體。第二,強化對期刊的監督檢查。各級期刊主管部門及社會科學期刊主辦單位應通過審讀對期刊質量進行檢查,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同時,要定期針對期刊編輯經驗和存在的問題組織業務研討,從而更好地規范編輯行為。第三,加強對外聘專家的管理。編輯部可建立外聘專家庫,對外聘專家所審稿件被引用次數進行統計,建立起高素質的外聘審稿專家庫,并隨時更新。
[1] 李遠毅.編輯素質修養再議[J].現代出版,2006(3).
[2]吳華英等.科技期刊青年編輯掌握學術動態的重要性和途徑[J].編輯學報,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