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字出版的異軍突起和電子商務平臺的不斷發展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了我國出版業財會制度的改革與發展,出版機構要認清發展現狀,通過引入人才,提高財會管理者素質,實行財會集中管理、增強控制能力等手段來改革現有的財會制度。
[關鍵詞]出版業;財會制度;影響因素;數字出版;電子商務
[作者簡介]于小梅,杭瑞友,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倪睿,中國人民銀行泰州支行。
[基金項目]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課題項目,課題編號:QN1223。
科技的進步促進了出版業的繁榮發展與變革,數字出版產業迅速崛起,傳統出版業也亟須轉型。財會制度作為出版產業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項制度,要使其與出版業的發展實際相吻合,與時俱進。
一、出版業財會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出版業要走出一條以市場為導向的新路,而不能沿用以前計劃經濟時代的陳舊思路。社會文化正慢慢走向繁榮,國家政策也逐步變得寬松,在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出版業在整體上不斷向前發展。但是在具體的改革和發展過程中,依然有很多出版企業不重視財務管理,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一系列問題正是我國出版業財會制度亟須改革的主要原因。
1. 財務目標不明確。近年來,出版產業一直比較樂于走集團化的發展道路,在由小單位組成大集團的過程中,少不了地方政府或者更高層面的行政力量的干預。很多出版集團在成立之初,自身的目標定位不明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集團的財務戰略目標,使集團在后續發展過程中沒有相應的財務規范和執行條件,阻礙了集團的深層發展。
2. 資金管理方式陳舊。很多出版集團雖然擁有一定的資金實力,但是管理過程比較混亂,管理方式也相對落后。很多集團的下屬單位多頭開戶,對資金管理執行力不夠,資金周轉速度慢,使用效率也不高,應該發揮的資金效益完全沒有得到發揮。
3. 出版產業政企不分,產權關系混亂。很多出版企業雖然早早就開始走市場化道路,進行企業化管理,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依然無法擺脫對政府的依賴,產權關系不明晰,有的甚至還在沿用以前的企業制度,沒有在發展過程中引入現代化管理制度。這些發展結構的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財務會計的管理過程,造成財會管理的思路混亂。
4. 預算不夠科學。出版產業在組建集團之后,并沒有從宏觀、微觀兩個層面把握預算編制過程,使用的預算方式不夠科學有效,對預算的控制也僅僅只是形式化的一紙空文,并沒有制定嚴格、具有執行力的預算控制方式,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出版產業的財會工作。
5. 信息閉塞,效率低下。雖然當下已是信息化社會,但有一部分出版企業在進行財會管理的過程中依然沒有引進信息化手段,采用的還是傳統的管理方式。一方面,信息的準確性和全面性沒有保障;另一方面,財會工作的效率也大幅降低。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財會信息對出版產業的改革和發展就不具備科學有效的指導意義。
二、出版業財會制度改革的主要因素
隨著時代的變遷,出版行業所處的環境出現了極大變化,特別是在信息化技術的支撐下,數字出版異軍突起,出版行業的產業結構發生變化,產業價值鏈獲得進一步的延伸。財會制度作為出版業發展過程中影響重大一項制度,也面臨著一系列改革。筆者認為,影響出版業財會制度改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數字出版重塑了出版業的產業結構,影響財會制度。數字出版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流媒體技術、存儲技術、顯示技術等高新技術基礎上,融合并超越傳統出版內容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出版產業。不少出版機構都在日常經營過程中涉及數字出版產業,數字出版在產業結構上與傳統出版產業有很大不同,這種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變更當然會對出版產業的財會制度形成影響。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出版產業絕不能再沿用以往傳統的財會管理形式,必須采用信息化的財會管理制度。在傳統出版產業過程中沿用很久的人工化、“事后記賬、事后反映”的傳統操作方式財務管理方式需要徹底摒棄,要及時引入自動化辦公程序,運用信息化手段來開展財務管理活動,建立出版產業的財務管理信息化網絡,實時掌握財務信息變化情況,有效開展財務管理活動。
2. 電子商務促使出版業的財會制度發生變革。電子商務是指在實物經濟的基礎之上,利用當下發展成熟的計算機系統和網絡技術,將客戶和銷售者之間的有效關系進行信息化處理的電子服務方式。電子商務的發展促使出版業的財會制度產生重大變革,我國絕大多數出版單位在積極通過電子商務的應用模式來推動自身的財務管理信息化,一些實力雄厚的出版集團嘗試自行建立電子商務平臺,而更多的出版集團選擇和一些發展成熟的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合作。
筆者認為,電子商務對出版產業財會制度改革形成的影響包括以下方面:
其一,電子商務的發展將使出版產業的財務工作轉向集中化管理。所謂的集中化財務管理,是指出版機構的總部或者集團對所有的分支機構實行財務工作的統一化管理,包括財務計劃的統一安排、財務信息的有效反饋、經營資金的集中化配置以及財務預算的統一監控等。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出版單位更多的開始依賴客戶,也就從一定程度上促使出版機構開始走向財務管理的集中化。
其二,電子商務的發展促使出版產業開展動態財務管理。眾所周知,以往的財務管理依賴的是對靜態信息的處理,也就是財務關系發生之后收集到的信息,是一種靜態化的管理。但是電子商務的發展促使出版產業開展動態化的財務管理,通過網絡技術對出版機構的每一項經濟行為進行動態化監督,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財務信息的有效性。
其三,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出版單位的協同化管理由不可能變為可能。所謂的協同化管理是指出版單位財務管理活動與生產經營活動能夠協同處理。在以往的出版財會管理環境中,協同化管理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管理方式,但是在電子商務的影響下,出版產業的協同化管理成為現實。除此之外,電子商務對出版單位的財務管理空間形成影響,也使得在線財務管理成為現實。
3. 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促使出版產業財務管理制度的改革。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對出版產業財務管理制度的改革更多的是一種宏觀形態的影響。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在信息化社會里,數字出版和電子商務借機而生,由此才掀起了出版產業財務制度的改革發展。當然,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對出版業財會制度的改革也有一些微觀意義上的影響,譬如促使出版產業的財務管理手段更加即時化,使出版單位的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逐步走向一體化。這些微觀意義的影響促使出版機構針對信息化革命而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保證出版產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高效和科學。
三、促進出版業財會制度有效改革的策略
我國出版業的財會制度在當下已經很難與出版產業的實際發展狀況相匹配,改革成為必經之路,出版業必須要依賴財會制度的有效改革來推動日常業務的正常運營與發展。
1. 引入人才,提高財會管理者素質。出版產業的財會管理者不能再是簡單地利用傳統財務管理方法進行手工化的預算、報賬、結算等工作的人員,而必須是一些對信息化技術有一定了解,對數字出版產業有深入認知,對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有成熟想法的財會管理人員,只有在這些人的管理之下,出版產業的財務管理才能夠與時俱進。
2. 有效引入信息化手段來實現財會管理的現代化。在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出版產業的財會管理過程中,需要做到兩個方面:一是要建立統一化的財務與業務一體化的信息管理體系,在出版產業內實行全面的電算化;二是通過財務的一體化最終實現出版產業財務與業務的協同化管理。這樣出版機構就可以很容易追溯到產供銷任何一個經營環節的關鍵信息,從而即時地對財會管理進行處理,保障各項業務順利開展。目前,信息化管理在諸多出版產業集團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已提上日程,整個集團的信息化管理勢必會影響集團內部的財務管理活動。如安徽出版集團在開展信息化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實行集中化管理,對財務數據進行快速的整理和收集,并開展統一維護,最大化地提高財務信息的使用率。
3. 實行財會集中管理,增強控制能力。在出版產業內實行財務管理的集中化,首先要保障重大財務決策權的集中,其次就是要實現財務資源的集中管理,最后就是要在預算的過程中實現全面化管理。只有在這一系列的集中化管理方式下,出版集團的財會管理才能實現控制能力的增強,而只有控制能力獲得增強,企業的各項資源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發揮。如山東出版集團在開展財務管理過程中實行有效的集中化管理,不僅對各成員單位的信息進行集中化的收集和管理,還在集團內部建立財務信息集中管理的體系與制度,涉及出版產業財務管理整個系統的細枝末節,保障了財會管理的有效性和集中性,也順利推動了出版集團的順利持續發展。
數字出版的異軍突起和電子商務平臺的不斷發展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了我國出版業財會制度的改革與發展,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出版機構必須認清發展現狀,通過引入人才,提高財會管理者素質,以及實行財會集中管理、增強控制能力等手段來改革現有的財會制度,實現出版產業在新時代的突破性發展。
[1]李永強.轉企改制后出版企業財務管理的發展趨勢[J].出版發行研究,2011(9).
[2]余敏.國外出版業宏觀管理體系研究[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4.
[3]王宏.論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的財務監控[J].財會研究,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