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高一;前滾翻直腿起;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10-0047-02
本課亮點:
體育教學必須重視問題的作用。從本質上講,感知不是學習產生的根本原因(盡管學生學習是需要感知的),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和激發起求知欲,沒有問題,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學生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那么學習也就只能是表層和形式的。體育課中問題意識會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從而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主動地投入技能的學習,特別是高中階段,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更加容易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加容易培養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點評】今天想跳開內容本身來說說體育學習方式的變化。在10年之前我們交流自主、合作、探究,大家感覺更多的是務虛的層面,但是10年之后,學習方式的變化實實在在地發生在我們的課堂中。
《隊列隊形》通過一系列的情景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思考、模仿,去自主合作。《不同起始姿勢的前滾翻練習》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動作技能形成過程中,讓學生根據不同水平,自主選擇輔助練習,完善技能的不同練習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嘗到成功的樂趣。《前滾翻交叉轉體180°接后滾翻起立》采用先分解后整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自學自練的基礎上,組成學習小組,讓他們相互觀察、相互幫助、相互糾正,提高發現問題和改正問題的能力。《前滾翻直腿起教學》則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讓學生在討論探究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共同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這些教學設計實質上是在表明我們教師的教學設計的觀念已經在不知不覺間發生著轉變。這種轉變不僅僅是提高了技能學習的效率,更為主要的是改變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過去基本都是老師示范學生模仿,然后重復練習提高,老師把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或者說是傳輸給學生。但是在我們展現的這些教學設計中,有一些知識或者說大部分知識都是通過學生自己主動探索、發現來獲得的。
在和大家交流學習方式變化的時候經常會舉這樣的例子:“在沒有進行籃球教學的時候,有人就會打籃球了;學習一段時間之后發現有些沒有教的動作技術,學生已經會做了;還有就是有些動作老師做不了,但是學生卻能夠做得很好。”這就是告訴我們在沒有“教”的情況下,“學”一定是可以發生,所以說學習應該是一種自我建構,當然這也是需要一些條件的,比如想學,有一定經驗基礎,外部給他一些幫助。
所以說學生是有這種自我學習、自我探究能力的。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單純被動的吸收知識的過程,而是根據他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重新建構意義的過程,或者說發現新知的過程,這種學習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總是有限的,那么將來他們走向社會以后,在知識經濟這樣一個社會中,他總要不斷的學習新知識。現在他們在學校學習期間,經歷探究性學習這樣一個過程,獲取了這樣一種經驗,對他們將來走向社會主動的獲取新知識、或者不斷學習新知識是有借鑒意義的。
從學習的效果本身來講,自主、合作、探究本身就是體驗型的學習。學生通過這種學習加深了對問題的理解,加深了對問題過程的理解;可以很好的把新課程提出的三維課程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的統一起來。它集中在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之中,學生一定是主動學習的,一定是有一種積極的情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