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刊2013年第2期刊登的題目為《對中學體育理論課教學迷失的思考》的文章,筆者認真拜讀后,引發了共鳴和深度思考,在原文基礎上進行了再探究。教學中針對高中學生實際,嘗試在體育實踐課中擠出2~3分鐘時間,滲透體育理論內容。采取學生全員參與,選擇貼近實際的內容和多種講授形式以及建立考評機制等措施,激發調動廣大學生學習探究體育理論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使體育理論有效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較好解決了中學重體育實踐課,輕基礎理論課的現象。
關鍵詞:體育理論;教學;再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10-0058-01
筆者仔細研讀了2013年《體育教學》雜志第2期“各抒己見”欄目中刊登的謝祥老師《對中學體育理論課教學迷失的思考》文章后,感受較深。文章作者對目前中學體育理論課教學現狀及產生原因的分析是客觀的,實事求是的,論述的也比較透徹,對今后如何加強中學體育理論課教學的建議也大都可行,有一定參考價值。
長期以來,重體育實踐課,輕基礎理論課的現象具有普遍性,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比較多,絕非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現狀。因此,我們作為學?;鶎芋w育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現實,從自身做起,以新課程理念為依據,廣開思路,積極探索,加強體育理論課教學的新途徑,新方法,全面貫徹新“課標”,認真上好體育理論課。
筆者針對我校高中學生的教學實際,在體育理論課教學中采取了“化整為零、節節滲透”的方法,進行了大膽嘗試。教師在每堂體育實踐課中,嚴密課堂教學組織,提高教學效率,擠出2~3分鐘時間,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穿插部分體育理論內容,并貫穿學年體育教學全過程。教學中師生共同參與,把體育理論內容盡量濃縮提煉,取其精華,突出重點,講解有關體育理論健康知識——課課講。
一、全員參與,人人受益
體育理論知識課課講是以學生為主體,人人參與,課上課下緊密結合。每個學生每學年輪流安排一次,每次一個主題,由體育教師制定計劃,確定主體框架,學生根據教師劃定的范圍,選擇課題,單獨或結組到圖書館以及網上查找相關資料,確定具體講解內容和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查找搜集準備資料的過程,也是自主學習、不斷提高的過程,符合高中學生的特點,有利于體育健康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每個學生都受益。
二、內容豐富,貼近實際
體育理論知識課課講的內容廣泛豐富,包括:運動保健,生理衛生常識,營養、環境和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以及預防心理障礙等方方面面。要求講述的內容不空洞,不泛泛,緊密聯系體育課和學生實際,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廣大學生進行身體鍛煉有一定指導作用。例如:夏季結合游泳課講解游泳的衛生常識;冬季講長跑鍛煉的意義和長跑過程中“極點”的出現以及如何有效克服;在球類教學比賽過程中,講述有關比賽規則和裁判方法。
三、形式新穎,靈活多樣
體育理論知識課課講的形式和方法新穎多樣,由學生自己選擇,通常包括:講解、口訣快板、圖片演示、實物現場操作等,每次時間不得超過2~3分鐘。要求言簡意明,重點突出,通俗易懂,形象逼真。課課講的時機也比較靈活,根據講解的內容,可安排在課的開始,課的進行中或課的結束。如:講“準備活動的生理意義”,一般安排在課的開始;內容是“疲勞的產生和如何消除”,就在課的結束時講述;課的主教材是器械體操——跳箱分腿騰越,可以在課中穿插“如何消除心理障礙”等內容。
四、及時評價,保障質量
為了保障課課講的質量和效果,對每個學生講解的內容、形式和方法以及表達的技巧等,由老師和學生共同作出評價,及時賦分,分為“優秀”“良好”“及格”三個等級,并與學生體育課成績掛鉤,作為期末體育課成績的一部分。這種評價機制的建立,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能有效激勵每個學生認真對待,精心準備,不斷提高課課講的質量,使2~3分鐘課課講更精彩,更具吸引力。
總之,通過一個學年體育理論知識課課講的嘗試,激發調動了廣大學生學習探究體育理論健康知識的熱情和積極主動性,在學生中產生了一定影響,使學生掌握了更多體育健康理論知識,為實現體育教學目標和進行科學體育鍛煉奠定了基礎,具有一定指導意義。在課課講過程中,學生樹立了課堂主導意識,培養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力和創造力,收到了良好效果,深受學生歡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