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期的我們很容易和父母發生矛盾和沖突,但早晚我們會明白父母是這個世界上對自己最好的人,是我們在世間最純粹的“親人”,我們終會為自己有意無意惹他們生氣而感到慚愧和悔恨。我也是在經過和老媽很長時間的斗爭和較量后才明白這些的。
今年秋季開學的時候,由于入讀的新生比較多,學生宿舍不夠住,學校就讓家住城區的學生通校。我家在城區,其實離學校還是有點距離的,但我也只能住在家里。于是,老媽就每天朝六晚九用摩托車載我上學、接我回家。
入冬以后,天特別冷。上學、放學路上,迎面吹來的風像冰錐一樣一陣陣刺入骨里。我躲在老媽身后都凍得瑟瑟發抖,擋在前面騎摩托車的她一定比我更冷更難受,但她從沒半句怨言。
以前老媽是很喜歡睡懶覺的,能多睡絕不早起。但自從我通校后,老媽早上5:30起床煮稀飯,然后來房間叫醒我,再回廚房做我愛吃的早點,每天都換花色品種,精心搭配,盡量保證我早餐的營養。
因為起得早,我在課堂上老犯困,于是就想,老媽起得比我還早,她一定比我更困吧,這會不會影響她工作?
有一天我跟老媽說:“等放假了讓我學騎自行車吧,這樣以后我就可以自己去學校,你每天也能多睡些時候,不用那么早起來了。”但老媽說,天再冷再黑也愿意接送我,只要我在學校好好學習、認真聽講,她做這些是很快樂的。
記得國慶假期的第一天,我跟老媽吵架了。我本來答應老媽那天不出去的,因為有同學叫我一起去唱歌而臨時反悔。我執意要去玩,老媽自然攔不住我,但在我回家后她就開始不停念叨,從這件事扯開去,最后又扯到學習成績。
我很反感老媽總是拿成績說事,一般這種情況下我都會和她翻臉,那次也不例外。雖然我知道是自己沒道理,但還是任性地賭氣摔門進了自己的房間。
我用手機上QQ和好友說了這事,并不想求得安慰或者其他什么的,只是覺得說出來比憋著好受一點。好友自然是認為我不懂事,要我多考慮媽媽的感受。
不知為何,我突然想起以前住校的時光。每周和老媽通一次電話,大多時候都是老媽打到我寢室里來,一遍遍叮囑我,不要偷懶不洗衣服,不要整天吃泡面,不要不打熱水……我聽著這些再平常不過的話,當時并沒意識到,這其中包含老媽希望我獨立、健康的美好心愿。
偶爾幾次我打電話找老媽,都是因為想要錢,要零食,或者要衣服。我沒有在電話里問過老媽工作辛不辛苦,也從沒問過家里的情況,可當時我還心安理得。
朋友季和我聊到他媽媽的時候,說得最多的不是他媽媽如何在他玩游戲的時候念叨干擾他,也不是他媽媽在他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如何責罵他,而是每次來學校之前他媽媽都給他帶上自己親手烘焙的蛋糕,還有他媽媽在做蛋糕的時候喜歡唱王菲的那首《紅豆》。
我的老媽不會烘蛋糕,我也沒聽見過她在做飯時唱歌,但我最愛吃的菜都是她做出來的。如果老媽做飯時廚房里的油煙機不發出那么大噪音的話,或許我也能聽見老媽唱歌,不過她應該不會唱王菲的《紅豆》,而是唱那些我小時候她常唱給我聽的童謠。
雖然我會覺得別人的媽媽多才多藝,很厲害很能干,但從來都不羨慕。就像我的好朋友說的,每個人的老媽都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媽。就像我很喜歡的江南的《九州縹緲錄》里的一句話:“別人的父母再好,終究不是背棄自己父母的理由。”
我有一個很好的老媽,當我終于明白這點后,只想做一件事,那就是:對老媽好一點,再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