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里,曾經荒山野坡,四面凄涼;這里,曾經缺水斷糧,一片貧瘠。然而,憑著一股戰天斗地的紅旗渠精神,這里的人們開山挖渠、艱苦作業,擺脫了祖祖輩輩無法改變的生存困境。如今東崗鎮再次搭上時代的順風車,開拓進取,踏上富民強民的致富路……
“我們不僅要致富,而且要讓群眾幸福。帶上愛,和發展之夢一起飛翔!”東崗鎮黨委書記栗強云激情昂揚地說。
小溫暖與大事業
2013年正月的一天,春寒料峭,在東崗鎮鎮政府的一個會議室里,一場建筑行業座談會開得正熱鬧。
“老李,去年在上海掙了多少錢呀,聽說你承包了一個大樓盤?”在北京搞建筑的老程一臉憨厚地問?!皰赍X再多有啥用,哎,辛苦,沒日沒夜地操心,連陪老人和孩子的時間都沒有!”想到很快就要去工地了,老李的心情很沉重,同樣情況的老程也陷入了沉思。近些年來,為了謀生計,一撥又一撥的東崗鎮人憑著一身力氣、一把瓦刀和一股拼勁兒北上南下,承包建筑工程,雖然不少人大有成就,但別妻離子、難以盡孝的遺憾常常讓他們滿懷愧疚。
“在每年三月開春之際,鎮黨委、鎮政府組織各建筑企業項目經理的父母或配偶到東崗鎮中心醫院進行一次全面體檢,讓老人長壽、讓家人安心?!睎|崗鎮一位領導的講話很快打破了大家的沉思。不僅如此,全鎮建筑企業父母或者家人生日時鎮里還派發蛋糕,春節送對聯,中秋節送慰問等。“你聽,鎮黨委、鎮政府還組織各專業銀行、信用社等金融企業,每年6月份分別在鄭州、太原、天津、北京等4個城市開一次銀企對接會,幫助咱們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呢!”“真的呀,鎮領導想得真周到!”會場里頓時掌聲雷鳴。
那次會議,倍感暖心的建筑企業家不僅為東崗鎮發展規劃出謀劃策,而且紛紛傾情捐資,為家鄉建設做貢獻,他們感到值!
你澆地,我埋單
2013年3月14日,在東崗鎮盧寨村的麥田里,一條條溝渠正把紅旗渠的水引過來,灌溉久受干旱的麥苗。農民們一邊忙著引水澆地,一邊大聲和搭界的老伙計聊著?!斑@次澆水及時呀,還是免費的,政府掏錢,以往可沒這好事!”“是啊是啊,今年該有一個好收成了!”地里的麥苗咕咚咕咚地喝著水,鼓足了勁兒拔節生長。
東崗鎮多山,又干旱少雨,人畜用水和土地灌溉困難歷來是該鎮的老大難問題。尤其是春季,麥苗瘋長的季節,但由于干旱,麥苗都蔫蔫兒地趴在干裂的土地上,看得農民心急如焚。如何飲水澆灌又不增加農民負擔呢?東崗鎮鎮黨委、鎮政府幾番研討后,決定采取“農民澆地、政府買單”的惠民策略,投資5萬元,引水120余萬方,澆灌18個行政村的麥地,受益土地面積達1萬余畝,惠及群眾3萬余人。
不僅如此,為了徹底解決東崗鎮人畜用水和土地灌溉問題,東崗鎮今年先后投資300余萬元,對羅匡水庫和郭家墳水庫進行除險加固;投資800萬元,改造三干渠二、三支渠,進而恢復渠線工程。為此,他們還成立專項資金,努力解決水源問題?!耙院蠓N莊稼就不怕天旱了!”東崗鎮農民興奮地對記者說。
不叫一個學生因為貧困上不起學
2013年9月8日,對于東崗鎮的30名貧困學生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四菜一湯,葷素搭配,這對家庭貧困的孩子來說實在是一頓難得的大餐。那天中午,陪他們一起吃飯的不僅有鎮領導,還有一群來自鄭州的愛心叔叔和阿姨,他們為孩子們帶來了很多文具,還有給每個孩子1000元的幫扶金。平生第一次擁有了心愛的書包和文具,王曉婧愛不釋手地擺弄著書包帶,和這里的每一個孩子一樣,她的臉上笑顏如花。
這樣愛心助學的“陽光工程”在東崗鎮遍地開花,“不叫一個學生因為貧困上不起學”已經成為他們秉承的一種理念,而這只是東崗鎮關愛助學“六大工程”之一。東崗鎮每年籌集專項資金15萬元,用于為全鎮300余名教師提供工作日免費早餐;每年籌集專項資金2萬元,為初中一年級全體學生每人發放一本《牛津英漢漢英雙解詞典》……東崗鎮將教育工作放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加大教育扶持力度,增加投入,并將助學和扶貧濟困工作結合在一起,積極聯系社會熱心團體和仁人志士來共同幫扶助教,使東崗鎮的教育事業煥發出勃勃生機。
我們一起來過重陽節
在農村,沒有過重陽節的習慣,2013年的重陽節,來得似乎有些突然。那天,東崗鎮丁冶村一改往日的平靜,林州市戲劇二團如同天降,舞蹈、歌曲、戲曲把整個村子的人都吸引到村委大院來了?!敖裉焐度兆樱趺催@么熱鬧?”不明就里的村民紛紛打探道?!爸仃柟潱簿褪抢先斯?,鎮里領導讓各村開展尊老敬老活動呢!”終于有消息靈通的人給了答案。在那天的尊老敬老大會上,四名尊孝敬老的模范受到了表彰,老人們還收到了慰問品?!爸仃柟澱婧茫 彼麄儾蛔〉刭潎@。
重陽節尊老敬老活動在南坡村、巖峪、中盧寨、大井等村也同時展開,他們以豐富多彩的形式為老人們送上米、油等福利,幫助老人打掃衛生、晾曬被褥、交流談心,還獻上本色的快板、歌曲和舞蹈等娛樂節目,他們的孝心和誠信感動了這里的老人,“好久沒有這么熱鬧開心過了!”
……
201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林州市東崗鎮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大力弘揚新時代紅旗渠精神,在開拓創新中,追逐富民強民的致富夢。
昔日,十萬大軍戰太行,如今,十萬大軍美太行。
昔日東崗鎮是林州最窮、最偏僻的一個鎮,離林州市將近40公里,擁有萬寶山80平方公里的無人區。但是萬寶山是個寶:它是一個植物王國,林業專家在這里發現了1600多種植物;它是一個中草藥王國,遍山都是冬凌草、黃芪、野韭菜、沙棘等;它又是工藝品王國,有幾道嶺,走上去隨意撿幾塊石頭就可以做工藝品……栗強云書記很感慨地說:“每次我站到萬寶山的山頂,往南邊一看是原生態的山林,很美;往北邊一看,煙囪林立,污染嚴重。我心里很難受,所以我們東崗鎮下定決心要依靠萬寶山美起來、富起來!”在他們的宏偉藍圖上,東崗鎮將依托規劃中的石林高速、林清省道、翟陽公路等立體網格式的大交通,著力打造三個園區:
一個是上海產業園。引進上海航天機電、上海鮑麥克斯等,向上海看齊,不再走高污染、高能耗的路子,要走節約型、集約型經濟;
二是國際養生園。依托80平方公里萬寶山的自然風光,林州最后處女地,北方最大無人區,打造國際養生園,這個養生園包括幾個方面:一是萬寶山前山打造10里水系,利用紅旗渠的水源和夏天的洪水,形成水繞山環這樣一個景致;二是在萬寶山前山打造萬畝生態林,包括采摘區、觀光區、農副產品深加工區等;三是打造國際養生基地,鋼結構、玻璃房,一層是一個大展廳——萬寶山的沙盤全景,同時展示萬寶山的農副產品、工藝石頭等;二樓是多功能廳,舉辦各種形式的國際養生論壇;
三是大生態園。在東崗鎮打造三個萬畝生態園,一個是萬寶山前山的萬畝生態園,一個是下燕科、南、北木井村為中心的萬畝生態園,一個是八角校場、大井村為中心的萬畝生態園,這三個萬畝生態園將形成整個東崗鎮的大生態。
東崗鎮的山青了,水秀了,交通便利了;東崗鎮的農民腰包鼓了,老人的福利多了,孩子能上好學校了。“你愛自己的家鄉嗎?”在東崗鎮問到這個問題,無論是戴著紅領巾的學生,還是一頭銀發的老者,無論是身經百戰的企業家,還是淳樸憨厚的莊稼漢,都會自豪地告訴你:“愛!”因為愛,東崗鎮人民對生活充滿了期盼,因為愛,東崗鎮騰飛之夢不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