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大證券被指“內幕交易”
2013年8月16日,因光大證券交易系統出現問題,導致多只股票出現異常漲停現象。20日復牌后,光大證券即遭跌停,市值蒸發超5億元。事后,證監會認定,光大證券異常交易為內幕交易,將對光大證券及相關責任人采取“頂格”行政處罰措施。有業內人士認為,股市監管機制亟需健全完善,并呼吁光大證券設立賠償基金,對股民進行賠償,否則,企業信譽恐難以挽回。
“兩桶油”遭環保部項目限批
2013年8月29日,中國環保部表示,因中石油、中石化未通過2012年度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考核,即日將暫停審批兩家公司的新、改、擴建煉化項目環評。有評論認為,處罰兩家集團公司不僅會督促其提升環保水平,也會進一步帶動地方煉化企業整體環保水平的提高。也有評論認為,環保部對“兩桶油”的處罰項目均屬遠期規劃,短時間內難以對兩家公司形成較大的影響力和約束力。
萬福生科董事長被刑拘
2013年8月21日晚,萬福生科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龔永福因涉嫌欺詐發行股票、違規披露重要信息和偽造金融票證,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自此,萬福生科欺詐發行案正式進入刑事追責階段。有專家指出,此案體現了證監會對整治資本市場虛假信息、操縱市場等違規違法行為的執法決心。
新西蘭對恒天然展開部長級調查
據中國經濟網消息,2013年8月19日,針對恒天然污染事件,新西蘭內閣將展開部長級政府調查。新西蘭政府透露,“此次調查將會分兩步走:第一步是調查潛在污染的濃縮乳清蛋白粉如何流入市場及解決方案;第二步則是對乳制品行業的監管和應對”。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這次危機處理不當,新西蘭的奶粉神話或將被打破,而對恒天然來說,則很有可能造成經濟和客戶資源的雙重損失。
五糧液渠道危機升級
2013年8月27日,《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五糧液的渠道危機仍在持續發酵,除最大經銷商出走貴州茅臺、某些經銷商不愿打款給廠家等狀況外,現在部分地區又相繼出現專賣店關門歇業的現象。有業內人士認為,五糧液因渠道價格倒掛,導致經銷商難以盈利而出走,若想一改頹勢,當務之急只有轉變態度,妥善解決渠道中的生態危機。
三大航企靠匯兌撐盈利
2013年9月11日,《羊城晚報》報道,國內三大航空公司——南航、國航和東航陸續發布半年報,其成績均差強人意,凈利潤甚至不及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匯兌收益。三大航認為,宏觀經濟下行、公商務旅客需求減弱及高鐵網絡競爭加劇等因素導致市場總體需求不振。有媒體指出,依靠匯兌存在高風險,要想盈利還是應在節約成本或業務轉型上下苦功。
思科全球裁員引發股價大跌
路透社消息,2013年8月14日,全球最大的網絡設備制造商——思科公司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4000人,受此消息影響,思科股市大跌9%。思科表示,此次裁員意在降低成本,重新調整業務重點。有評論認為,思科欲恢復昔日輝煌,需依賴于招聘和挽留優秀人才,而非一味地節約人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