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愛奇藝CTO湯興對外披露,公司將很快推出互聯網電視,接下來還將在互聯網電視盒子上有所布局。
在此之前,PPTV已與杭州華數合作,百視通控制了視頻網站風行,樂視、聯想等皆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電視,正推動“多屏合一”戰略的優酷土豆也計劃向電視屏幕滲透……互聯網企業和PC企業都開始把自己的觸角延伸到電視行業。
此一系列布局的大背景是,由于網絡視頻的快速發展,以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視頻節目的落地并由此聯動也變得越來越被市場關注。
事實上,據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發布的白皮書顯示:2013年上半年智能電視滲透率達到50%,激活率達到77%以上,月平均活躍度50%以上。越來越多的功能開始改變傳統的電視概念——隨著視頻、游戲、娛樂、上網、社交、購物、生活服務等新功能紛紛植入,電視正在成為我們新的家庭娛樂中心。業內人士預測,未來視頻行業的關鍵是“電視終端、移動終端和社交網絡”融合,而最關鍵的是云端和終端的配合。
眾所周知,視頻是個燒錢的行業,購買帶寬和服務器需要大量資金,購買版權和推廣的成本也不是小數目,而收入多依靠廣告。因此,單純做視頻網站想要盈利并非易事,而互聯網電視時代將以硬件和內容、應用配套銷售,靠用戶和流量轉化及內容、廣告獲取收益,形成長期的可持續利潤。構建一個完整電視生態體系是一個不錯的嘗試,如果能掌控家庭娛樂中心的位置,那么對于視頻運營商來說將是一個新的發展機會。
互聯網企業進軍智能電視市場,具備系統平臺、海量視頻資源、豐富云端應用以及技術研發能力,不過在電視產品產能、渠道、售后等方面還無法和傳統彩電廠商相提并論,因此需要雙方的合作。畢竟彩電做的是規模,沒有好的銷售渠道、完善的產品線,僅靠一兩款產品很難形成規模。沒有規模,依靠內容盈利的設想也很難實現。于是我們看到,夏普與聯想,TCL與愛奇藝,越來越多的戰略合作伙伴正在形成。
對于傳統電視企業來說,一方面可以和互聯網企業合作,或者代工;一方面也可尋找自己的突圍方向。比如一些傳統企業也在推自己的系統和服務,比如海信推出了VIDDA電視,創維發布了天賜操作系統,長虹要打造“家庭互聯網”,而且他們還有自己強大的渠道優勢。不過,由于雙方都有短板,最好的辦法還是在一定范圍內的協作更有前景。
眾多傳統電視企業也看到了這一點:長虹曾表示,我們可以幫他們做軟件和硬件,他們把互聯網業務放進來;創維亦稱,我們跟互聯網沒有直接的競爭,與互聯網精誠合作,開發出他們和我們都想要的好產品,互聯網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傳統廠商發揮自己的優勢,這樣才能取勝。
不過,誰要想在未來的家庭娛樂中獲得先機,用戶的需求得到滿足才是最重要的。接下來的分工是下一步的事情,目前的起步階段還是讓用戶有良好的體驗,并且真正地接納這種模式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