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舞蹈作品創作的一個重要部分——舞蹈空間的運用為題,從兩個大的方面以新的視角對舞臺的空間在舞蹈作品中運用的重要性進行闡述。
關鍵詞:舞臺空間;運用;整體效果;審美快感
一、引言
現在所創作的舞蹈,通常是要通過舞臺傳達給觀眾的,也就是在劇場演出的舞蹈,正因為舞蹈主要是通過舞臺傳達給觀眾的,在舞蹈創作中就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舞臺空間的運用問題。
舞臺空間與其它藝術空間的不同之處是其特有的空間限定,演出場所劇場的固有空間的限定,演出內容與形式結構的特有表演空間結構的限定,觀演關系變化中人的視覺感受等要求對空間的限定等,演出空間是限定的場所,同時也是觀演存在的理由,舞臺空間是人活動的空間,是戲劇人物存在的方式,是舞蹈作品詮釋的場所,人和空間是不可分的,空間的組織結構與舞蹈作品結構的發展是不可分離。舞臺空間就是這樣一個復雜多元的統一體。因此,舞臺空間運用的好壞才對舞蹈作品創作顯得尤為重要。
二、舞蹈作品創作本身對空間的運用
(一)對調度,構圖的橫向把握
舞蹈藝術的舞臺調度應該是有目的性的。通過舞臺調度,編導可以突出人物的行動,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交待人物的相互關系,同時也可以引導觀眾視線的轉移,渲染氣氛,創造意境以及推進戲劇性的高潮。研究舞臺調度,編導先應熟悉舞臺各區位的特點;一要了解區位的強弱。一般來說前區比后區強,左區比右區強,前區居中處往往用來表現緊張的沖突和高潮,許多舞蹈的結局也安排在這一區位,二要了解區位的變化,同樣的動作在不同的區位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至不同的情感色調,編導應嘗試各個區位的表現力而不是總在強區表演。三要了解區位的重復。這是指某一舞臺調度在創作中的再現,區位的重復往往比某些動作的重復更能增強情感表現的力度,在熟悉舞臺區位特點的基礎上,編導對“舞臺調度”的關注主要是焦點意識,線條意識,平衡意識,對比意識和場面意識。就焦點意識而言是通過對舞臺調度的手段讓觀眾注意到舞蹈表現的“要點”,這可以通過利用區位,利用距離、利用高度、利用身體面向、利用空曠等來實現。就線條意識而言,要根據不同的情節內容和人物心境來設計不同的舞臺行動線;要注意橫線的平穩,直線的挺拔,曲線的流暢,折線的跳蕩,對角線的沖擊力等。就平衡意識而言,要打破對稱平衡;通過高度,區位,焦點,趣味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協調來實現非對稱的平衡,就對比意識而言。舞臺調度中要動用動靜,快慢,強弱,大小等對比手法,避免平鋪直敘和平淡無奇。就場面意識而言,要區別出個性場面,分場場面和統一場面;場面的調度作為舞臺調度的重要方面,不僅要講究畫面美觀,而且要有助于舞蹈內容的表現。
舞蹈構圖的基本原理,必須從表現舞蹈作品的內容和塑造人物的形象出發,來選取適當的表現形式,安排和舞蹈動作相結合的空間動作線,而形成不斷移動的舞蹈畫面。舞蹈的空間運動線的選擇和使用要根據不同線條所能引起人的審美情感的體驗為其標準。以直線運動所形成的斜線和豎線,都能表現強勁、有力的運勢。橫線則比較平穩、緩和,而有棱角的曲折線則給人一種游移跳蕩和不安定的感覺;以曲線所形成的圓線,弧線和蛇形線,則能表現出流暢、圓潤、柔和的情調,不過舞蹈隊形畫面的移動線的造取不要結合人物情感和情節發展變化的需要,所以它并沒有固定的程式??偫▉碚f,舞蹈構圖應遵循以下四點原則:(1)舞蹈構圖要服從和適應舞蹈的作品內容的要求;(2)舞蹈構圖要從表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出發;(3)舞蹈構圖要襯托和展現舞蹈作品所規定的環境,(4)舞蹈構圖要符合藝術形式美的規律和法則。
可見,舞蹈調度與構圖語言在舞蹈作品上起著致關重要的作用,以著名編導家房進激,黃少淑教授編創的優秀作品《小溪、江河、大海》為例,編導在舞蹈構圖調度上設計精巧,順暢、舞蹈從一位演員場到二十四位演員的接續,始終處于連綿不斷的運動之中,整體形態十分鮮明,如舞蹈一開始,就以圓場步引出單線流動,時而橫向連貫來回于舞臺。時而又徑直向觀眾走來,時而向斜方向穿梭而過,時而又迂回繞彎蔓延而走,使小小的舞臺上出現了千川百流的景象,有限的空間成了無限的表演場地。再以第七屆荷花杯一等獎作品《守望》為例,編導把調度構圖語言以人們難以想象的方式做到了極致,整個舞蹈過程演員在原地從未移動過,但卻充分說明了舞蹈作品的調度與構圖要有目的性,要服從舞蹈作品的內容要求這一特性。因此,這個作品的出現也給很多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二)對演員本身動作語言空間占有的縱向把握
舞蹈演員的身體是一個三度空間的物體,所以其空間造型的潛力是無限的。當身體向各個不同方向伸展和運動時,便形成具有各式各樣形狀的完整形象,舞僅可以通過身體動作的前傾、后仰、上升、下降造成種種不同的空間層次,由此而造成的空間還會因動作本身的輕重緩穩和易難程度而被賦予一定的質地。經常觀看舞蹈的人都知道,舞蹈演員周圍的的空氣似乎隨著演員舞蹈動作的變化而不斷變化著,有時疑固堅硬,有時融化;有時稠密,有時稀??;有時劇烈動,隨之又安靜下來。這就是說,假如演員動作顯得沉重、遲緩、費力就會映出一種充滿著巨大阻力的空間或艱難險阻的環境;反之,如果動作顯得輕柔自如,便會喚起一種明朗、自由和順暢的空間環境。
三、舞美的運用對舞蹈作品空間占有的幫助
劇場的空間有不同的維度,舞臺是表演藝(下轉第139頁)
(上接第137頁)術的物理框架,表演藝術便是對劇場空間的運用。舞臺空間是限定的,表演與交流藝術要在有限的空間中盡情展現,就必須有巧妙而科學的舞臺設計的支持。
在舞臺中,空間本身的大小、形狀、方向以及結構關系,直接影響著舞臺的視覺形象與情感表達。英國導演彼得、布魯克在《空的空間》中總結了當今舞臺對設計的標:“?噎?噎需要的是適度的設計、清晰而不僵化?噎?噎,與架上畫家使用兩維空間,雕塑家使用三維空間不同,舞臺設計要考慮第四維空間,即時間的推移——舞臺畫面不再是靜止的而是動態的”根據戲劇情節的轉折或表演節奏的需要,舞臺空間進行視覺效果、形體空間等變化,以創造出特有的舞臺演出空間氣氛,影響觀眾的情緒變化,構成情景、演員、觀眾相互影響的舞臺演出內容吻合的特定空間。好的舞臺美術設計對于舞蹈作品在空間的占有上起著補充作用。按照編導對整個舞蹈作品把握的要求,使舞美效果與作品本身融為一體,從而使觀眾得到一種舞蹈審美的快感,得到一種怡情悅性、精神愉悅的滿足。反之,則不能使觀眾產生審美的快感。
就如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導演把舞美效果對于作品情節的處理把握的簡潔而到位,舞臺空間運用的充分而不繁瑣,從黑衣人把女主角用中國傳統的“門”圍進轎子中,到燈光直照中國傳統典型建筑屋檐式的轎頂以烘托一種封建社會特殊的時代感。又從洞房女主角拒絕“老爺”那段在大幕后面影子舞段的處理到女主角的“穿”出紙窗戶的背景。再從把戲臺直接搬到舞劇中到紗門的關上,把前臺變后臺的雙人舞處理等等。無一不是舞美設計與劇情的完美結合,舞臺空間的巧妙運用??梢娢杳赖倪\用對舞蹈作品空間的占有起著致關重要的作用,更對整個作品能夠使觀眾產生審美快感這一重要因素起著致關重要的作用。
四、結論
作為從舞臺為主要媒介的舞蹈藝術,舞臺空間的運用對于舞蹈作品的創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舞臺空間又以其特有的空間限定性來詮釋舞蹈作品無限的表現范圍。這就要求為求整個舞臺藝術給觀眾帶來審美的快感,舞臺空間的運用(包括舞蹈作品創作本身對空間的運用和舞美對舞蹈作品空單間占有的幫助),就必須從表現作品的內容出發,以新鮮,恰當,巧妙的運用方式,使得舞蹈作品以整體的視覺效果給觀眾帶來精神的享受。
參考文獻:
[1]譚鐵志,楊琳.演劇與影視舞臺空間創意[M].華文出版社,2005(9).
[2]孫天路.中外舞蹈編導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3]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論[M].人民音樂也版社,2002(1).
(作者簡介:沈 玥(1986.10-),女,蒙古族,內蒙古呼倫貝爾人,學士,助教,廣東海洋大學,主要從事舞蹈編導技巧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