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隨著時代的腳步走向教育,在教學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物理教學自然也不例外。在教學過程中恰當、正確地借助計算機輔助教學,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獲取、智力的開發,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習方式的改善,有利于學生獲得信息進行思考活動。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初中物理教學
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廣泛應用,無疑給教育帶來新的活力和巨大的沖擊力,對教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不僅要求教師要有高深的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的教學水平,還要有現代教育的思想和技術,要掌握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教學的有關知識和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能力。它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點:
一、教學手段的先進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一張黑板和一支粉筆,大量現代化教學媒體取代了這種傳統教學模式,尤其是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系統進入教學領域,使教學效率和效果大提高。學生可以自己通過計算機查找有關資料,對能力不同的學生能夠因材施教,實行個別化學習。而且通過CAI課件教學,可以通過仿真和模擬所創造的情境進行仿真學習,使學生在人機交互過程中形成一種真實感,從而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教學模式的多樣化
現代教育技術的介入改變了教師唱獨角戲的教學方式,也就是教師一人積極的講,學生被動聽的單一教學方式,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網絡進行個別化學習,可以對提供的問題,練習題進行自主性學習。尤其是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同時,教師和學生的地位也發生了變化,教師將從課堂上的主角變為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學生成為知識的獲得者與建構者,可以抽出十幾分鐘或者一半的時間讓學生自告奮勇的借助多媒體根據自己的理解來給大家講解一節課的的主要內容,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末來的教學模式將是融入了全球性的個別化學習、自主性學習和集體學習為一體的新型、多樣的學習方式。
三、教學內容的豐富性
現代通訊技術和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效果顯著。很多以前必須課堂講授的東西,已逐步轉為由學生參與或自主學習中獲得,課堂上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感悟能力為主。
那么,應該如何適應教育媒體的現代化趨勢有效地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物理教學中呢?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在物理課堂中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過去,師生在應試教育的束縛下主體得不到發揮,像剪掉翅膀的鳥兒一樣只能向藍天無奈仰望。為了應付考試,為追求升學率,造成學生苦學,教師苦教,家長苦管的局面,導致教學方法刻板,學生負擔過重,費時多效果差等諸多問題。近幾年來,學校教育正逐步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許多物理教師已開始利用物理教學這塊陣地對學生實施全面素質教育。全面素質教育包括政治素質教育、思想素質教育、道德素質教育、心理素質教育、文化素質教育、身體素質教育、審美素質教育、職業素質教育等方面,如此豐富的內涵,物理教學也應如此。加強學生各方面的素質教育,物理教學目的的多元性,教學功能的多重性,教學內容的廣泛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要通過這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來對學生進行全面素質教育,只憑單一的“黑板加粉筆”這種傳統的教學手段是難以實現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的進步,要求有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在采用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的同時,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可以使學生形象深刻地感知學習內容,領略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使之各方面的素質均衡發展。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物理教學效率。現代教學技術具有形象性,感染性,它能夠通過聲,形,色為學生創造一種愉快和諧的學習氣氛,喚起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激發強烈的求知欲;同時,還具有再現性,它能超越時間和空間,反映出豐富內容,增大教學容量,加大教學力度。物理教材中的許多章節,教師教起來過于枯燥乏味,學生學習也不如文學作品那樣興趣濃厚,如現代教學方法,既可以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學得津津有味,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是物理教學的根本任務之一,而現代教育技術在物理教學活動中的運用,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有著不可忽視的功能。分析一篇文章的結構特點,費時頗多,有時遇到一些復雜的文章,學生的思維很容易發生障礙,如果恰當地運用課件把文章的綱要或主要情節顯示出來,教師再加以啟發引導,就會順利地完成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化,學生思路也會拓寬。
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輔助教學有著明顯的優點:有利于個別教育,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課都非要有多媒體輔助教學,才能取得教學實際效果。教師首先要備好課,注意學科規律, 適當的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對物理課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
參考文獻:
[1]章偉民.教育理念與教育技術[J].電化教育研究,2002(04).
[2]卓發友.正確理解現代教育技術的含義[J].電化教育研究,2002(05).
[3]溫愛林.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課程改革中的作用[J].新課程,2011(12).
(作者單位:河南省汝州市小屯鎮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