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化學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掌握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談一些體會。
關鍵詞:高中生;學習化學;方法
素質教育重在潛能的開發,著眼于青少年的未來發展。科學發展的進程告訴我們:科學的方法比科學知識更有相對的歷史穩定性,學生掌握了科學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下面談談在化學教學中的一些有效做法:
一、四步學習法
學習過程為預習、聽課、復習、作業。高中學生對此方法比較熟悉,但卻不能很好的運用,許多學生只重視上課聽講和完成作業,忽視其他環節,造成不預習就聽課,不復習就做作業,使學習處于被動狀態。為此,在教學中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將四步學習過程有機結合起來,分階段訓練,使學生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預習是學習的基礎。學生只有做到課前預習,才能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才能帶著問題去聽課。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在教學中發現許多學生不愛預習,其主要原因是不能明確預習的目的。為此,采用對比課來提高學生對預習重要意義的認識,如第一節課,在學生預習后再上課,第二節課則不預習就上課,兩節課后,請同學們根據聽課效果進行比較,從而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之后根據教材的教學目的,列出預習提綱,指導學生怎樣閱讀教材,怎樣總結重點和難點,如何寫預習筆記。
預習方法后,逐步地讓學生自己列預習提綱,自己做課前預習,課上做重點檢查。待學生形成一定預習習慣后,進一步啟發學生在預習中多思考、多總結、多歸納,從中發現問題,從而把握教材的整體內容。
認真聽課是學習過程中的中心環節。要躬聽、要思維、要記憶,三者還必須有機結合起來。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學生不可能在一節課中,注意力都高度集中,故耍求學生需等著預習中的問題聽課,這樣有利于集中精力,抓住重點,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領會知識內容,還要注意教師對一些問題的觀察方法、實驗方法、分析方法,以及解題思路、技巧和歸納總結的方法,培養學生自我排除疑難問題的本領。課堂筆記是聽課的一個重要部分,筆記不是錄音機,不能什么都記,要抓住中心和實質,記知識的要點、重點、關關鍵點,記知識的歸納、總結,典型例題的解題思路、分析方法,以備課后求教和研討。
復習是對知識的識記、掌握、鞏固、深化、提高和遷移的過程。專項復習、章節復習、綜合復習。有些學生比較重視專項復習和綜合復習,忽視課后復習,這往往會造成遺漏。每節課后要求學生認真看書,整理筆記,閱讀資料,進行小結,這樣可以達到鞏固知識,形式確識點的目的,同時學會對比、歸納、聯想等復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復習習慣。章節復習,是在小節復習的基礎上,根據各知識內容,利用對比、分析、歸納的方法,找出各知識點的相互聯系,將各孤立知識點連成知識線。學生在復習中不僅掌握了各部分知識,還可以學會如何總結知識要點及規律的方法,養成正確的思維習慣,綜臺復習,是充分利用分析、比較、聯想、概括等方法,將各知識點、知識線相互聯接起來,找到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和區別,形成知識網絡,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使學生學會運用各部分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增長自我發展的能力。
作業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又是知識到智能的轉換過程,是學習成功的關鍵。作業不能只局限于家庭作業,成將課堂作業、家庭作業、實驗作業、實習作業有機結合起來,以達到在作業中培養和發展學生各種能力的目的。在做作業前,要求學生認真復習所學知識,進行一定的歸納小結。做作業中要認真審題,明確要求,建立已知與未知之間的聯系,找出解題的條件,確定解題的方案,提倡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通過思考解決不了的問題,可與同學討論或求教教師,問題解決之后,必須查找原因。出錯是難免的,一旦出錯要及時糾正,并分析出錯的原因,通過糾正錯誤,往往可以更加鞏固學習成果。在做作業中,還要求學生不斷總結所學內容,以達到全面掌握知識的目的。
二、閱讀自學方法
自學能力是有多種心理機能參與的一種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一項比傳授知識更熏要的任務。閱讀自學法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方法。通過實踐,感到要閱讀自學好,必須堅持做到多讀。
讀是指閱讀教材,閱讀分為粗讀、細讀、精讀三個層次。粗讀是將所閱讀的資料進行粗讀,全面了解內容,掌握知識整體。此方法多用于課前預習或資料的準備。細讀是在粗讀的基礎上逐字逐句讀,深入鉆研教材的重點、難點及中心內容,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明確每個字的含義。精讀是三種讀法中的較高層次,是帶著問題去反復閱讀,不僅是讀某一章節或某個知識點,而是要全面、綜合著去讀,對比著去讀,并在讀中研究總結規律,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并不是一日之功,需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按學生成長規律,一步一個腳印地培養。總之,在物理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最優的教學方法,注重自發式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觀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參考文獻:
[1]中學化學教學參考,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03).
(作者單位: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