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項目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利用項目完成教學過程,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主要介紹了中等職業學校電工類專業《維修電工技能訓練》課程中《MF47指針式萬用表組裝和調試》這一項目的實施過程。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能力
一、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教師根據課程需要設置項目,師生通過共同實施這個項目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項目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利用項目完成教學過程,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可采取分組學習、信息交流的形式,在整個教學中,教師的作用發生變化,即由單純講課變為項目實施的指導者,學生則由被動的聽課者轉為項目的實施者。
在項目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行動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
通過實際操作,訓練其在實際工作中與同事協調、合作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了解萬用表的結構與主要檔位的測量原理,熟練掌握元器件的識別與檢測,掌握萬用表的組裝與調試的步驟,學會萬用表典型故障排除的方法。
(二)能力目標
能自主完成萬用表的組裝與調試。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與制作過程中問題或狀況以及自己的表現心得,鼓勵學生相互討論、合作、競爭,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
三、項目設計:
我校在電類、機電類專業的學生在第一學期開設有《維修電工技能技術》這門課,在這門課中增加了《MF47指針式萬用表組裝和調試》的內容,要求學生了解萬用表的工作原理,掌握錫焊技術的工藝要領及萬用表的使用與調試方法。本課程根據提供的萬用表套件來進行組裝和調試。整個制作過程分為以下七個子項目:
①元器件的分揀(識別);②元器件的檢測、記錄;
③元器件的安裝; ④元器件的焊接、剪切引腳;
⑤檢查電路安裝的正確性;⑥進行萬用表的調試;
⑦進行記錄結果。
其中課時分配(總課時:10課時):
任務①②元器件的分揀(識別),元器件的檢測、記錄:2課時
任務③元器件的成型、安裝:1課時
任務④元器件的焊接、剪切引腳:3課時
任務⑤⑥檢查萬用表的正確性,進行正確的調試:2課時
任務⑦進行記錄結果:1課時
點評:1課時
四、項目分析:
本項目是讓學生從親身的感受中說、做、學,優化教學過程,體現學生“做中學”教師“做中教”的學習方式從而能夠與行業零距離接軌。
(一)重、難點
1.重點:萬用表組裝與調試的方法及步驟;運用萬用表檢測元器件;萬用表常見故障分析。(用課件演示整個流程)
2.難點:萬用表常見故障分析
3.突破重點、難點:
①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項目;
②教師幫助個別學生提高水平。
(二)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萬用表結構環節:各部分的結構名稱是什么?
2.萬用表組裝環節: 電子產品組裝的步驟;焊接中應注意的問題;
3.萬用表故障環節:出現故障時應如何解決;
4.元器件檢測環節:檢測出元器件參數與原參數不同,是什么問題。
五、教學策略分析:
1.學習者分析:
學生才開始進行焊接操作,好奇心很重,學習該項目之前已經掌握了色環電阻及萬用表基本工作原理的知識。
2.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采用項目教學法學習,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問題情境的創設者、嘗試點撥的引導者、知識反饋的調整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師的幫助下,小組合作交流中,利用動手操作探索,發現新知識,自主學習。
3.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方式多樣化,包括老師評價、小組互評、學生自評等多種方式。在課堂上利用明確無誤的工作表結果對學生的學習和練習作出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六、教學準備:
(一)情境設置
1.虛擬情境: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軟件,計算機,音響設備,投影設備等信息化教學工具,創建萬用表組裝、元器件檢測的意境
2.問題性情境:在問題設計的幾個環節,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有條不紊的引導和啟示學生發現及解決這些問題,讓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得到提高,讓他們的思考能力,反應能力得到提升。
(二)學生每人一套工具及萬用表套件。
(下轉第217頁)
(上接第215頁)
七、項目實施:
(一)示范項目:演示萬用表組裝與調試的過程及工藝,提起學生的興趣。 (整個演示過程制作成多媒體課件)
(二)實訓項目:《MF47萬用表組裝與調試》
(三)學生分組實作:
將學生分成八個組,每組5-6名同學,并每個組模擬一家公司。
角色扮演:
小組:電子產品制作公司
小組成員:制作人員
小組組長:項目負責人
教師:客戶
(四)客戶交流:由教師扮演客戶,每組在實施項目之前,派出各組的項目負責人和客戶交流,聽取客戶的意見,并適當提出自己的各種想法。
(五)各小組分組設計:首先由各組的項目負責人向小組成員講述客戶需求,一個子項目應當按期完成,然后項目負責人在組內分階段評選最佳的制作產品,交客戶審閱,由客戶提出修改意見,再實施下一個子項目。
(六)交付作品:每組選出一個優秀的產品交客戶(教師)競標評選。
八、項目評價:
各組項目負責人向全班介紹本組制作的過程,在介紹過程中要求說明各組遇到過什么問題,這些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同時,其他組的同學也可提出問題,讓制作者解釋制作所用的相關技術及特點。最后進行互評,評選出客戶最滿意的作品。
評價表如下:
綜上所述,項目教學法整個教學過程充分發掘了學生的創造潛能,全面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各種能力,包括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應變能力、交流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呂忠寶.項目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比較[J].科技信息北京,2007.
(作者簡介:呂建萍(1972.3-),女,烏魯木齊市技工學校講師,研究方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