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惡搞在帶給人們歡樂的同時卻又不可避免地侵犯了一部分人的合法權利。我們要寬容的、理性的看待網絡惡搞,不應該是強制性的打壓,而是加以凈化,通過適當的方式加以正確引導,發揮其正面的娛樂功能,同時健全法律法規,完善監管監督機制,讓網絡惡搞真正成為一個充分發揮網民幽默創意,展現自己才能的互動娛樂方式。
關鍵詞:網絡惡搞;法律;規范
網絡“惡搞”在帶給人們歡聲笑語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侵犯了一部分人的人身權和著作權。雖然其作為一種新興的互聯網文化而廣受歡迎,而且從本質上說,網絡“惡搞”一般都不是惡意的,但是,我們的社會中不可能每一個人都具備相同的幽默感和豁達的胸懷。說著無意,聞者留心,也許在不經意之間原本無傷大雅的玩笑卻會傷害到一些人,因此,為了網絡文化更好的發展,我們應該盡可能地維護和保持一個良好的網絡秩序,杜絕俊犯他人人身權和著作權的網絡“惡搞”。
一、網絡“惡搞”的概念
何謂網絡“惡搞”,目前還沒有統一認識。由于網絡“惡搞”本身就是一個跨越幾個領域的詞匯,每個領域都是從本專業的角度進行探討,根本就無法使網絡“惡搞”得出準確的內涵和清晰的外延。更何況,網絡“惡搞”這個詞匯并非一個專業詞匯,至少在法學領域是這樣的,其只是在網絡空間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用于表指此種現象、行為或者創造風格的網絡用語,其中包含了眾多的行為。網絡“惡搞”是以網絡為平臺,以數字化技術為工具,對文字、聲音、影像等作品進行模仿、拼湊或者將來源于社會生活的材料進行在創作從而形成滑稽的、可笑的作品形式,以達到作者對原作品或者社會等表達自己主觀思想或者純粹娛樂大眾的行為。
二、我國法律對“網絡惡搞”行為規范存在的問題
網絡惡搞在我國興起的時間并不長,2006 年后網絡惡搞才為社會大眾所認識。網絡惡搞作為新生事物,我國法律對此還沒有清晰的界定,對于網絡惡搞行為規范的缺失,使得網民某些網絡惡搞行為超過了法律允許的界限卻得不到有效的限制,這無疑助長了網絡惡搞的瘋狂。
1.網絡惡搞及相關網絡文化法規的缺失。我國立法工作在近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法律法規不斷健全,但由于法律的制訂與現實相比存在滯后性,對于網絡侵權,特別是網絡惡搞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從法律層面上看,我國目前對于包括網絡惡搞在內的網絡侵權行為并無專門的“網絡法”來進行規制,對于網絡侵權行為主要由相關的民事法律來加以約束。對于知識產權方面的網絡侵權主要由《專利法》、《著作權法》、《商標法》以及《音像制品管理條例》等法律加以規制。對于公民名譽權、肖像權的侵害主要由:《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以及相關的司法解釋來進行規制。由于,網絡惡搞造成的侵權行為是一種特殊侵權形式,關于網絡侵權的特點,學者們的表述略有差異,王利明教授主編的中國人民大學版《中國民法典學者建議稿及立法理由<侵權行為篇>》總結為三個,“即場所的特殊性、侵害對象的非物質性、網絡傳播范圍的不確定性”。
所以,對于網絡惡搞造成的網絡侵權現行法律并不能加以有效制約。相關政府部門對于網絡惡搞也曾經出臺了一些規章制度加以規范。
2.網絡監管體制的缺失。網絡惡搞需要監管,保證將“惡搞”變成“善搞”,引導網絡惡搞的健康發展。為了做好網絡惡搞的監管,就需要解決由誰來監管和怎么監管的問題。互聯網行業是一個新興的行業,網絡視頻在其中活力非凡,對于網絡惡搞進行監管,從根本上說是為保證這個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如果監管的標準太嚴太死,那這個行業就成了一潭死水,很多中小視頻網站將被迫關閉。所以,網絡惡搞的監管體制一直無法確立,使得網絡惡搞的監管流于形式。在我國,網絡監管涉及眾多政府職能部門,目前可以直接或者間接管理網站的部門多達 20 余家,網絡監管主體多,缺乏協調性,多頭監管又造成了交叉和重疊監管,嚴重影響了執法的效率。對于由誰來監管的問題,廣電總局對于互聯網視頻出臺了多個文件進行管理,但是網絡惡搞涉及到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和國家版權局、通信管理局、公安網絡監察等多個部門,由哪個部門進行主管,怎么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還需要進行探討。此外,也有國家采用市場調節與行為自律的方式進行網絡監管,調動全民加入到網絡監管中來。
三、網絡惡搞的法律對策
網絡惡搞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也不是什么“洪水猛獸”,我們可以抱著一種寬容的心態,欣賞其優點,同時也應該對其負面影響進行制約。網絡惡搞是一個眾多網民參與的網絡活動,規范網絡惡搞需要采用多種措施,自律與他律相結合,法律制約與社會引導并舉,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法律法規是對網絡惡搞最為有力的規范,法律法規是一種強制性的規范,并且由國家的權威機構來保證其實施,個人和網站如果違反法律法規將可以受到法律法規的追究,承擔其相應的法律責任。就我們現行的法律法規而言,已有的《商標法》、《著作權法》、《專利法》以及《音像制品管理條例》、《侵權責任法》、《民法通則》等法律規定都涉及到對網絡侵權行為的規制。此外,國家廣電總局先后頒布了《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管理辦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等部門規章對網絡視頻進行規范管理。還有《重慶市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這樣的地方法規也涉及到對網絡惡搞的規制。這些法律法規對于網絡惡搞的規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對于網絡惡搞這樣的新生事物來說,以上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健全。
2.完善網絡惡搞監管制度,凈化網絡空間。建立完善的監管制度是規范網絡惡搞的重要措施。網絡惡搞的健康文明的發展需要監管制度的保障。互聯網是一個充滿創意和活力的虛擬世界,這與現實世界有著許多的不同,因此,對于網絡惡搞的監管應當把握度的原則,同時注意監管的方式與方法,避免出現政府監管常見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現象。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