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云集著眾多的老字號,大到一個商業區,小到一只烤鴨、一雙布鞋,北京甘家口大廈有限責任公司就位于具有40多年經營歷史的甘家口商業區,經過一系列的品牌升級,甘家口大廈并沒有因年頭而落伍,反而在近幾年實現了從傳統百貨向現代時尚百貨的轉變。近日,《時尚北京》記者專訪了北京甘家口大廈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韓建國,暢談百貨商場如何找準定位、突破自我、與時俱進。
去年的經濟形勢可以說是比較嚴峻的,各商業企業贏收增速普遍趨緩,利潤普遍下滑,甘家口大廈通過調整結構、提升品牌、創新營銷、規范管理、強化服務等措施,于去年取得了銷售指標同比持平、利潤指標同比增長6.18%的良好業績。甘家口大廈如何應對消費者日新月異的消費需求和審美,立于不敗的商業地位?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定位
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和消費者日新月異的消費需求,韓總認為百貨商場要想立于不敗之地,首先要面對現實,認清形勢,認真分析市場、分析競爭對手、分析自我,找準自身定位;其次,隨著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商場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地調整商品結構,調整服務功能;再有必須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員的核心素質,提高一線員工的服務水平;另外在營銷推廣上,也要不斷探索,不斷挖潛,注重文化營銷、體驗營銷和情感營銷等方面的創新,吸引客流,促進消費。
品牌
不難發現,相對一些引進大量外埠品牌的百貨,甘家口大廈比較重視本土服裝品牌的推廣。如今中國的服裝品牌約有40萬個左右,而北京現有服裝企業大約1500多家。之所以較為重視本土品牌在于,本土品牌無論在版型、款式、面料還是花色、型號等方面更為符合本地消費者的需求特點。中國是世界服裝的生產大國,但缺少在世界上叫得響的服裝品牌,我國服裝品牌要想躋身于世界知名服裝品牌還需要漫長的發展道路,需要國內市場的大力支持。
在品牌引進方面,大廈會根據整體發展戰略及大廈社區百貨的定位,定期進行市場調研,在調研結果的基礎之上,調整引進符合商圈消費者需求的品牌。同時,盡量減少同質化商品經營,與競爭店形成差異,不斷提升大廈整體形象及商品檔次,引進品牌的重點放在國際二線與國內一線品牌上。
服務
甘家口大廈一方面注重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和反饋信息,另一方面也十分注重相關方的意見和建議。大廈的經營格局始終圍繞著顧客需求在不斷調整、變化和發展著。與眾多商場一樣,大廈永遠將消費者放在第一位。韓總說他們的服務理念是“親朋式”服務,簡簡單單、親切溫馨的服務方式貫穿于工作始終,并不斷創新賦予其新的內涵,“顧客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責任,顧客的期望就是我們的目標”。
營銷
在營銷方面,甘家口大廈更加注重在文化營銷、體驗營銷和情感營銷上下功夫,以此拉近與社區消費者的距離。在電商的壓力下,為應對線上消費對百貨實體店的沖擊,大廈在今年年初也嘗試開展了“微店”網絡營銷,以此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促進消費。
韓總說錯位經營是一種基于細分市場的商業經營理念,每家零售企業都會根據商圈特點,確立自身經營定位,無論線上或線下,制定相應的業態組合、商品結構、服務項目,以此突出企業特色。
總的看來,甘家口大廈走出的特色之路并沒有那么神秘,就是找準自身定位,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一是商品上,力求追求時尚,突出實惠,既要有品位又不高價位;二是環境上,突出舒適溫馨、典雅大方,保證既安全又環保;三是在服務上,將特有的“親朋式”服務理念從店內延伸至店外,將親和的服務理念融入到員工、顧客、社區及供應商;四是管理上,將規范化、標準化、流程化、精細化的管理貫穿工作始終;五是在經營上,保持誠實守信,依法經營的方針,贏得顧客長久的信賴。
開業至今十三余年,甘家口大廈一方面以先進的理念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植根于社區,誠信為本,親和為源,精細管理,走出了一條社區百貨商業管理模式的新路,樹立了鮮亮的 “親朋式服務”品牌,并以其穩步提升的良好銷售業績和服務品質,贏得了廣大顧客的好評,也贏得了同行以及社會各界的尊敬;另一方面大廈也倡導以現代化的新思維、新理念為指導,用科學的管理手段經營企業。從韓總的專訪中我看到,在商業圈競爭激烈的今天,只有踏踏實實、以人為本,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才是百貨商場存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