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煒的董秘職業經驗堪稱豐富。他不僅有著10年的財務工作經驗,而且自天馬精化啟動IPO至今一直擔任董秘一職。“我在國企待過、外資干過、民企練過。”在他看來,董秘的工作職責非常豐富,因而既得是“專才”又得是“通才”。
是專才更要做通才
近年來隨著證券市場改革的推進,董秘職位的專業性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我一直笑稱自己是‘雜家’,公司的一些產品情況、工作流程、部門要求、文字處理等,我都能應對自如。但是,在關鍵時刻不能以此自居,有時必須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請教那些專業領域的專家,結合他們在專業領域的判斷,讓一個多部門、綜合性的事務能在協調中解決。”陸煒頗有感觸地說。
在他看來,董秘的工作職責非常豐富,凡涉及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的事務,任何角落、任何信息都可能是工作的對象,不過,董秘既得是“專才”又得是“通才”。
“董秘需要謹慎把關公告披露,考慮是否建議董事會加強內控等,還需要把自己的工作職責深化下去。涉及決策行為中要保障全體股東利益的,涉及生產決定要達到董事會要求的,董秘必須以一種專業的判斷和溝通來保障這些決策、決定的準確有效。”陸煒表示,如果有過財務、法律或人事行政方面的職業經歷,更需要以這些專業技能來細化具體的工作。
公司上市給陸煒提供了很好的成長機會。“從IPO開始,我經歷了從一點不懂到略知一二的過程,五年多的時間是一個很好的積累機會。”陸煒回憶說,起初面對這個新崗位,自己還會用網絡去搜索“董事會秘書”詞條來了解工作內容,隨著一樁樁具體工作的實踐,經驗和判斷開始累積起來。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監管日趨嚴格和上市公司并購、再融資等活動的增加,董秘的價值正日益彰顯,其職業素質也越來越高。“目前我還處在積累的過程中,因為董秘的職業定位內容非常豐富,永遠要在學習積累的狀態中。”在陸煒看來,這一點尤其需要公司董事會的支持,“這方面的工作只有給你去做,你才能學得到,‘機會’比財富更重要。”
橋梁紐帶溝通內外
投資者關系管理是董秘分內的重要工作,他坦言,“與投資者的交流,我們應該是最有效的紐帶和橋梁。”
陸煒說,由于出差概率較大,能親自接到投資者的電話偏少,但是不管投資者持有公司股數多少,甚至只是想了解一下公司情況,只要溝通的信息符合監管部門的披露要求,自己都會一致對待,事無巨細,一一描述。“其實,通過豐富的所言所想,把一些公開披露過的信息決策過程向投資者講明,大家換位思考,就會很容易消除誤解。”
他指出,上市公司的董秘對外部監管體系和企業運作最為熟悉,“因此,董秘的橋梁作用,不僅體現在與投資者的關系處理上,更要體現在公司內外部的溝通聯系上,從而更有助于提高公司運作效率與規范性。比如,公司建立了順暢的董事、監事溝通渠道,投資者回訪機制,以便聽取建議并滿足股東信息要求;同時加強了與監管機構的經常性聯系和主動溝通,積極向監管機構報告公司相關事項,確保公司信息披露更加規范。”
“從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出發,使公司投資價值得到更加公允、客觀的體現;同時,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保障,從長遠角度回報投資者,使股東分享公司的經營成果。這將是我和公司管理層的職責歸宿。”陸煒表示。
精益管理出效益
2月1日, 天馬精化發布業績快報:2012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1146萬元,同比增長15.74%;利潤總額9832萬元,同比增長7.3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649萬元,同比增長0.94%。
盡管經濟形勢嚴峻,但公司未來的戰略版圖已十分清晰:不僅要不斷加快主業的技術創新,發展成為中國產能規模最大,質量水平最高的造紙專用化學品生產商;而且要成為中國領先,與歐美醫藥市場接軌的專業高級藥物中間體的開放商和制造商。
“三個基地四大業務的戰略構想,將成為推動公司未來高速發展的動力源。其實,當公司一步步做大后,越發能夠體會到管理出效益。”在陸煒看來,良好的制度和流程可以使公司高效運轉,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天馬精化的董事會和管理層已經達成共識,未來將不斷健全內控體系,強化精細管理,完善公司治理。
他舉例說,2011年公司收購了兩家子公司,資產和業務規模都實現了快速擴張,進而對公司經營管理、市場開拓和定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增加了管理和運作的復雜程度。當時董事會和管理層便深切感受到,如果公司不能對現有的管理方式進行系統的適應性調整,將直接影響公司的發展速度、經營效率和業績水平。
他透露,自己最近正忙于申報再融資項目,加強南通、德州生產基地的擴產建設,募集資金4.8億左右。幾乎連家里都顧不上了。“干了這一行,一年到頭在外跑,找時間多陪陪家人是最大的樂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