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僅67歲,說養生保健以益壽延年的嗑兒似乎還早點,但是不少年輕朋友看到我每天都生機勃勃地勁頭,都夸我根本不像近70歲的人。是啊!父母二人皆并不長壽,父親僅至43歲時便患了肝癌,一年內病故。母親活到63歲,患肺癌病故,也并不高壽。所以,作為他們子女的我們兄弟姊妹8人,心中也擔憂這短命的遺傳基因會不會降臨到哪個人的頭上?尤其我這老大……因為二妹妹16歲患了白血病,那時的醫療技術水平沒能挽救她的生命。所以,對比父母,對比二妹妹,我都已經67歲了,接近了古稀的年齡了,還不知足嗎?尤其去年,依照風俗,也是自己心盛,過了個相當熱鬧的66歲生日,不僅擺盛宴8桌,并且請了主持人、錄像師和照相師,前邊布置了幕臺,醒目的大照片和裝裱的書法賀聯掛滿墻。所以,每當我戲言說,行了,現在我死了也可以了,夠本!秦朝時到60歲不死的也活埋啦,家人和親朋等都斥責我:“說什么混話,多不吉利!再說,你這不活蹦亂跳的嘛!跟死根本不挨邊……再說,您本身就是醫生,會養生保健。能給別人治好了那么多的病,自己就不能想辦法長壽了?”說者或許無意,聽者本人倒該好好總結一下。雖覺得似乎并沒有特別注意什么養生的規矩,但仔細分析起來,我的三個堅持絕對是養生的法寶。

堅持多活動和心情暢快。我愛好眾多,所以才有了別人給總結了《“五姊妹”伴我樂夕陽》一篇。是哪“五姊妹”呢?寫作包括楹聯、攝影、書法、旅游和乒乓球。“五架馬車”我一起趕,不是夠我忙乎的嗎,有時都忙不過來。本來我就抱著愛好、玩弄以充實晚年生活為目的,結果真還取得了一點成績,能不高興嗎!寫作,我是寫出了名堂的,那年,竟然獲得過“業余通訊員平均一天發表稿件一篇多”的“吉尼斯之最”,也算雷人!楹聯配放大照片已達五百多幅,成為兩姊妹藝術巧妙結合的典范景致。毛筆書法雖并未科班,給人家裱贈的新婚楹聯也像模像樣,正經能唬一陣子。還加入了書法家協會混個理事。尤其快速的空心字實用得讓一些朋友五體投地。跟著海南島三地旅游,借了醫生的光,兼個保健醫,還少掏1000元錢。乒乓球雖然不精,但正規,動作標準,關鍵是,在大學時就是年部的乒乓球隊隊長,老了,來到二院,也還當了十多年的種子選手,牛!退休后,還參加了以寫稿為主的金秋小組,又參與組建了金秋詩聯學社,主編小報《凌河聯花》。在頻繁寫稿間,也穿插著帶領許多親朋共同參與有獎答題。把晚年生活弄得不僅滿貫、多彩,而且因為獲得了成績變得更精彩了。于是電臺、電視臺采訪,《廣電報》給予報道《陳樹棠:五彩絢麗的退休生活》。有這些社會活動支持著退休生活,覺得比上班還忙,還有價值,咋能不高興呢!
在家里,和老伴兒女兒也都能和睦相處,過父親節時,人在兩地的倆女兒相繼都祝我節日快樂,并都要請我吃燒烤。于是我的《父親節,倆女兒都請我吃燒烤》一文刊發在幾家報刊上。女兒小時,每年春節我都給孩子壓歲錢,也就100元。而小女兒上班之后,反過來孝敬給我們每人500元壓歲錢。于是我的《女兒孝敬我壓歲錢》出籠,見報。老伴兒愛嘮叨,我并不理會,嘮叨是老女人的通病,據說還有益健康,自不去搭言,也便吵不起來了,我把這戲稱為單方架……所以,我的《老伴兒的嘮叨是我修來的福》也如愿見報。算起來,我們夫妻也有35年婚姻史,雖然也有許多磕磕碰碰,但結發之心不變,感情一直并無波折。于是我又撰寫了《35年的柔情蜜意》和《金婚紀念的見證人》。
堅持定時定量和起居規律。作為醫生和醫學科普作家的我,自然懂得不少老年病皆與飲食相關,堅持少吃和盡量素食益于健康長壽。況且55歲以后的我患了糖尿病,豈能把飲食當兒戲,所以,我不僅每餐都盡量控制在七八分飽,而且葷素搭配,皆有節制。更主要的是我保證每天必須依三頓飯的規律,而且盡量左右共餐人,時間盡量準確,別提前,更不要拖后。即使別人嫌費事改為兩頓飯了,我的中午必須吃,哪怕很少的一點,哪怕僅僅兩個水果。所以,盡管我并不能做到真正的少量多餐的糖尿病飲食原則,一天內吃5頓或6頓,但是,我能嚴格堅持定時定量,三頓飯不拉過,也不對付的飲食治療原則。
運動也不可少,每天幾乎都要借助辦事之機走路或騎車鍛煉。新房離舊房足有8里地開外,每天至少跑一趟,帶上點東西的話,還弄得一身汗。新房的旁邊便是大凌河,河邊的壩上是人們聚集散步鍛煉的好去處,我和老伴兒都是那里的常務運動員。
我的起居規律,從不懶床,尤其年歲稍大了些之后。我心中裝著那么多的事需要干,而且別人不能代替,只有抓緊時間往前趕,我把他戲稱為“事業心”。所以,午睡必須保證,至少一個小時。晚上不貪看電視,一般八點半以后,只要覺得累了,困了,便就寢。事情再多也不貪夜,最晚10點必須睡覺。早晨,也比較早就能起床。早起早睡身體好,古人早已經這么說過。我早晨精神好,頭腦清醒,辦事效率也高。所以,我珍惜每天的清晨時光,最晚,早6點必須起床。心中如有事,興奮,有時再早一點起床,5點、4點甚至3點左右,常令某些人驚詫和害怕。可是我心情愉快,精神抖擻。
堅持別忘吃藥和配保健品。慢性病人必須遵從遺囑定時吃藥,我也很自覺,每天一片降壓藥必保,清晨先已服下。每天兩次的胰島素注射也必保,絕不馬虎半分。一旦在外面和朋友一起吃了晚飯,這胰島素的補注射也在飯后馬上回家辦妥。其它并不十分重要的藥,也都每十天配藥一次,早中晚的各頓藥都一一擺好,每天的三頓飯前或飯后,頓頓不落,如果忘記了,馬上補服。我認為,我堅持藥物治療原則不含糊,對保證健康是根本的法寶。
我是中國醫大畢業,地道的西醫,原本對中醫不太相信和尊重,當然對保健品也嗤之以鼻。我認為,即使保健品有點作用,也不過是有那么一點而已。但隨著人們對健康要求和保健意識水平的逐步提高,我也在逐步改變著自己原本固步自封的老觀點。現在,我認為,在保證已有正規治療措施的同時,適當配用一點保健品或保健措施等也是必要的。我為自己的糖尿病已經配用蜂膠許多年,雖然并無什么感覺,但是我認為,對防止或延緩發生糖尿病性合并癥有一定的作用。盡管我已經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糖尿病合并癥,例如看東西模糊,眼底黃斑變性等等為了加強控制糖尿病性合并癥的進展,我又配用了苦瓜素膠囊。
此正如聯曰:健康長壽一法寶,自我養生三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