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烽火,宣德教化,成宣化河山如畫;京師鎖鑰,千年古郡,載吾宣中百年菁華。
自清光緒二十八年,冀革新府,設學堂為:宣化府中學堂。添其新銳,建于柳川。乃吾校辦學之伊始。民國元年,清風徐來,大本任教,杏雨灼夭,修葺禮堂教室,以擴吾校規劃;廣開新風,研習西人道爾頓學制;首創男女合校,咨以平等開化之風貌,一時之盛,遍傳京西,此則吾校辦學第一高峰。名士新風皆集于此,慕濡之情,得無羨乎?
三十六年,可憐焦土,狼煙四起,國難當頭,莘莘學子奔赴前線,投身抗日洪潮,金戈鐵馬,遍行南北,戰之六合。泱泱中華計日而興。后值建國之初,承敏學之風效,增革命之思潮,誠添理化試驗之新所,以饜足師生科技之愿,嘗有開明紳士郭蔭南贈線裝古書一千三百二十余冊,房屋田產三十八間,亦有所廣益也。
時維改革開放,長風拂瑞;有逸夫樓、語音、微機及各實驗室進吾校門,茵茵操場,羽毛球室得以興建,又有桑梓水榭,杜若芷蘭,清流雅泉,映帶左右,自此吾校硬件設施集于大成。
嗟乎,古人云吾之京西:“鐘靈秀于一城”,吾之一中,亦人杰地靈,多謝家寶樹,英才輩出。吾輩于全國之理化試驗競賽,曾占鰲頭;嘗逐鹿于世紀英語,頻有斬獲。至于體育競技如籃球體操,亦喜登榮榜,揚吾校德智體全能之盛名,百年精華,名播天下!千禧華誕,慶百年風雨滄桑,桃李英豪多會于此,風云淡笑,暢談古今,相與游覽母校,校舍儼然,禮堂風貌悉如當年,又添眾多石刻雕塑與紫陌繁花相襯。在校少年多坐于石階,或朗讀或默識或唱和……故有蒼顏校友笑語之:“陌上花歌出少年也。”八年之后,聞汶川之地震,罹難當頭,吾校全體師生咸匯于操場,祈福以燭光,愿盡吾等之綿力,結與民之同心。期年又一,施以新課改教學,學子多聞道,承鸞鳳之志,目及凌云漢霄。筆耕不輟,金榜題名,數生奔赴清華北大,以為最世榮光。2012年,與北大建資源基地,召開化學教學創新之例會等,均有吾校之一席。

夫企者立,跨者行。自是者彰,自見者明。萬里長歌非一步之成,百年榮膺亦非期年之效。唯經歲月濯洗,風雨滄桑,方礪就百年輝煌名校,常青未央。余為一中之子,常以吾校為傲,故不有佳作,難伸雅懷,于校慶前夕屬引作文以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