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隱于野,中隱于市,大隱于朝。小者隱于野,獨善其身;中者隱于市,全家保族;大者隱于朝,全身全家全社會。
——《道德經》
我愛茶,亦愛品茶。
這始終是個獨特的習慣。
隨手拿起茶幾上的茶杯,品味茶的顏色,凝視碧葉在清水中舒卷沉浮,散發出縷縷清幽的茶香,思緒也如同這輕盈的茶葉般,搖曳生姿。有句話說得好: 茶如人生,起起伏伏,明明暗暗。
品茶,其實品的是一種生活,我想,唯有詩意棲居的人才能真正體悟茶蘊含的深意。人生如茶,在平淡中孕育出悠長的韻味,越品越清香四溢。讓心靈上的塵埃慢慢的隱遁去了痕跡,在時光的隧道里沉淀出一份安寧與淡定;品茶,其實品的是一種意境,人其實與生俱來就需要這樣的一個空間,來釋放思緒里的塵埃與一剎那間的火花。
在喧嘩浮躁的塵世中,靜下心細細品味一杯茶的清香,需要的是一種心境,而形式上的隱太過張揚。“小隱隱于野,中隱隱于市,大隱隱于朝”。這句話自古流傳甚廣。不管大隱還是小隱,都是心靈上的一種歸屬,謀求更為簡單的處事原則。 真正達到物我兩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雜的干擾,幻化出靜謐而唯美的風景,或是衍生出空靈的禪意。
窗外的高樓大廈鋼筋建筑冰冷的炫耀于眼前,刺痛了雙眼,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莫名的奔波著,一個難于屈駕自我的年代,一個難覓詞意的年代,我輕嘆著。世間的某些事,世間如此多的此時,似乎很奇異的輪回著,各自演繹著自己的悲歡離合,就像人們常說的契機。
忽然之間,會有種荒涼,突然蝕骨而來。
在雪小禪的《禪是一枝花》里,我獲取了一個俗常沸騰的世界,兩種行為模式和眼底的風景,我亦是從中各自摘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忽略一些不合于己的色彩和味道。取舍有度,取舍自如。莊嚴而且肅穆。
真正的隱士,當心中有了一個信念,只要是心中有了“隱”這個境界,深賞而流連,身上自然而然會散透出一種超然的氣韻,一如青山千年不變,固守含蓄卻又縹緲如煙。
只要你的內心存在這樣一個境界,外界就不會輕易摧毀你,因為你的信念會使你變得強大,無所謂外界的干擾,你都能夠達成自己所要求的理念。
真正有能力的人是匿于市井之中的,這才是藏龍臥虎之地,這是指中隱。只有頂尖的人才會隱身于朝野之中,他們雖處于喧囂的時政之中,卻能大智若愚,淡然處之,這才是真正的大隱者。
夜寂寥,當思緒在氤氳的水汽中漂浮,那些漂浮的囈語頃刻間凝聚在一起,紛紛揚揚于另一種人生感念中穿行。
指尖輕觸著茶杯,茶杯的溫度瞬間傳遍全身,那一激靈的片刻里,仿如會有所感悟。凝視杯中舒卷的綠綠的葉子,尖尖的慢慢舒展開,環抱,旋轉,軟語呢喃。一如陽光輕撫面頰,水氣氤氳天空,萍花照水池塘,又或者,還有一個浮在月光里的故事。
品一杯香茗,等待禪意慢慢來臨,尋找到內心的需要,不再顧忌,是得,還是失。
每個人心頭都有一頭猛虎,也有一朵薔薇,猛虎有猛虎的利爪,薔薇有薔薇的芳香;而猛虎偷窺不了薔薇的心事,薔薇也始終無法理解猛虎的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