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構建應用型學前教育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是地方性本科院校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的迫切需要。應用型學前教育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重新審視和調整了人才培養目標,進一步優化了幼兒教師教育方案,改進了教學方法與手段,強化了教育實踐環節,營造了有利于幼兒教師養成教育的教學環境。在實踐過程中人才培養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色、雙語特色與實踐特色。
[關鍵詞]中丹合作辦學;應用型學前教育本科人才;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8.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3 — 0147 — 02
《國際教育標準分類》(ISCED)將人才分為學術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我國地方高校主要培養應用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又可分為工程型人才、技術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常州工學院作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始終堅持面向基層、服務地方和培養高素質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我校自2009年起與丹麥VIA大學學院共同舉辦學前教育專業國際課程實驗班項目,2012年2月教育部正式批準我校與丹麥VIA大學學院合作舉辦學前教育本科教育項目。在多年辦學過程中,我們積極探索中丹合作辦學背景下應用型學前教育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養效果。
一、中丹合作辦學背景下應用型學前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理論依據
(一)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是國家順應學前教育事業發展需要,保障教師隊伍質量和幼兒健康成長而出臺的重要文件。該文件是引領我國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規定了幼兒教師必須達到的基本專業素養,是引領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也是高等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幼兒園教師工作的重要依據。
(二)教師教育課程標準
幼兒園教師質量決定著學前教育的質量,高素質專業化的幼兒園教師隊伍是高質量教育和兒童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而高質量幼兒教師的培養還需要教師職前教育培養機構科學地設置教師教育課程?!督處熃逃n程標準》體現了國家對教師教育機構設置教師教育課程的基本要求,是我校制定人才課程方案、開發課程資源、開展教學與評價的重要依據。
(三)常州市對學前教育本科人才的特殊需求
常州市地處長江三角洲經濟帶的中心位置,屬于經濟、文化、教育相對發達地區。常州市民及外國專家、技術人員、商業人士對學前教育師資的藝術素養與雙語教育能力要求較高。為滿足家長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我們積極探索適應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學前教育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以此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學前教育師資的客觀需要。
二、中丹合作辦學背景下應用型學前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
人才培養目標是學前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核心和靈魂。它直接決定著培養人才的品質和規格,對課程體系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要素起著統馭作用。遵循高等教育規律,結合社會需要和學科發展前景,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我們認為中丹合作辦學背景下應用型學前教育本科人才既要有扎實深厚的學前教育理論基礎,又要有較高的藝術素養、嫻熟的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和較強的雙語教學能力。
基于對以上問題的思考,我們認為應用型學前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國際視野,能適應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的藝術型與雙語型學前教育優質師資和管理人才。要求畢業生掌握學前教育、音樂、美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同時具備較強的藝術教育能力和雙語教育能力,能勝任國內外學前教育機構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
三、中丹合作辦學背景下應用型學前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課程設置
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是“源”和“流”的關系,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的變化,必然會引起課程設置的變化。根據《教師教育課程標準》中幼兒園職前教師教育課程目標與課程設置的基本要求,結合長三角地區對學前教育本科人才的需求,我校制定了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課程體系設置五大課程模塊,包括通識課程模塊、學科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集中實踐課程模塊和隱性教育課程模塊。通識課程模塊分為必修與選修課程兩部分,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大學計算機信息基礎、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等課程;其中重點增加了英語口語、英語會話、雅思課程,注重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體現人才培養的雙語特色。學科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主要包括學前衛生學、學前兒童心理學等課程;其中引進了丹麥高校的學前教育學、環境教育學、社會教育學、交流組織與表達、幼兒園課程、比較學前教育等課程,注重引進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開闊學生視野。專業課程模塊分為必修與選修課程兩部分,主要包括鋼琴、舞蹈、聲樂等課程,突出我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藝術特色;同時還從丹麥引進了手工藝技能、戲劇等課程,注重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體現人才培養的國際化特色。集中實踐課程模塊主要是落實“實踐貫穿教師職前培養全過程”的理念,學生在3-7學期各有2周幼兒園教育見習活動,第8學期有8周教育實習活動。學科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與專業課程模塊旨在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教育信念與責任,具有從事幼兒教師職業的教育知識與能力。而集中實踐課程模塊則旨在使學生具有參與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提升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使學生畢業即能成為合格的幼兒教師。
四、 中丹合作辦學背景下應用型學前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
提高人才教育質量的重點在于轉變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在教育實踐中,充分利用我校與丹麥VIA大學學院合作舉辦學前教育專業的平臺,適時地將國外最新的學前教育理論研究成果充實到教學內容中;聘請丹麥學前教育專家進行學術講座,與到我校任課的丹麥教師開展教學研究活動;要求我校每位到丹麥進修學習的教師進行學習匯報;與雙語幼兒園建立合作培養協議,建立學前雙語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共同開展產學研合作的教學改革研究。
為進一步提高準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我們在借鑒丹麥先進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積極運用成功教育、案例教學法等來激發學生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的積極性。采用開放式的幼兒園現場教學,為學生提供觀摩幼兒園實踐活動機會;深入雙語幼兒園開展模擬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與創新能力。改革考試方式,著力提高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實施全面考核。例如課程采用小組合作的考核方式,撰寫學期論文并現場答辯,考核時不僅注重考核學生對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更注重考核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考核采取筆試與口試相結合的方式。改革教育評價方式,在橫向評價的同時,更加關注縱向評價,在藝術類生源素質較低的現實狀況下,教育學生超越自我就是勝利,努力做到起點相同,終點制勝。
五、 中丹合作辦學背景下應用型學前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教育實踐環節
“教育是實踐應用性職業”,“需要經過‘臨床’實習”。 〔2〕從應用型學前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出發,我校實踐教學體系由以下幾方面構成:
第一,基地幼兒園實踐模塊。具體包括集中性實踐活動、專業課內實踐活動和幼兒園雙語與藝術活動實踐。集中性實踐活動包括第二學期至第七學期的教育見習和第七學期的微格訓練;第八學期的教育實習、畢業論文及畢業生雙選會活動,主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實踐能力強化。專業課內實踐活動是指在課程的課內實踐學時中,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學生到幼兒園進行相關內容的主題實踐活動。幼兒園雙語與藝術活動實踐是結合基地幼兒園的活動,組織學生協助教師進行雙語教育活動、節目編排、環境布置等活動。第二,校內實踐模塊。主要是組織學生在校內的學前教育實驗室、微格教室、音樂廳、鋼琴房、舞蹈房等場所進行的幼兒園模擬教學、幼兒園環境創設等活動,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具有更廣泛的設計視角和更加嫻熟的教學實踐能力。第三,專業技能訓練模塊。主要是指幼兒教師“十會一特長”的職業技能訓練,包括為會說、會寫、會畫、會唱、會彈、會舞、會做、會教、會用與會研的技能訓練與考核活動。第四,課外實踐模塊。指通過“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寬領域”的隱性教育課程來提高準幼兒教師的職業能力,形成“兩條主線、一個舞臺、若干校園社團來推動”的實踐教學體系。兩條主線是上半年舉辦文化節,側重提高學生的理論素養,下半年舉辦藝術節,側重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專業技能。一個舞臺是每月由一個班級進行專業技能匯報演出,為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提高搭建平臺。此外,“崇師社”、“幼學社”等社團利用雙休日和課余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第五,社會實踐模塊。鼓勵學生通過社會兼職,參加寒暑假的社會實踐活動,自主開展與專業相關的學前教育發展狀況調查。
六、中丹合作辦學背景下應用型學前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教育特色
常州工學院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是江蘇省唯一招收藝術類(音樂)考生的專業,是國內唯一一所與丹麥高校合作辦學的本科專業。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形成了較為鮮明的辦學特色。一是藝術特色,指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學生不僅具有較高的教育理論素養和研究素養,同時還具有較為突出的音樂、舞蹈、美術等技能技巧。學生不僅能夠勝任學前教育機構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從事基礎音樂教育。二是雙語特色,指在與丹麥VIA大學學院合作辦學過程中,使學生不僅具有國際視野和較強的英語運用能力,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幼兒園雙語教學能力。三是實踐特色,主要是指在“實踐貫穿幼兒教師職前教育全過程”的理念指導下,建構了“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寬領域的隱性教育課程來提高幼兒教師職業能力”的實踐教學模式,使學生具有嫻熟的幼兒教師職業技能,為提高學生職后的執教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隨著《幼兒教師專業標準》與《教師教育課程標準》的頒布與實施,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更加注重提高幼兒教師職前教育階段人才培養的專業化程度。中丹合作辦學背景下應用型學前教育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過程。我們會立足現實,面向未來,積極探索與完善學前教育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幼兒教師職前教育質量。
〔參 考 文 獻〕
〔1〕劉耕.務實致用:對地方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06,(05) .
〔2〕王云霞. 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問題探析〔J〕. 中國成人教育,2008,(11) .
〔責任編輯:侯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