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經濟的加速器、調節器和制動器。
7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7月19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
與此幾乎并行的是,2013年陸家嘴論壇于6月27日-29日在上海舉行,7月19日“綠色金融與實體經濟發展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召開,此外,有關專家也對《意見》和利率管制放開等提出了思考和建議,作出了相應解讀。可以說,論壇、專家建議與金融改革開放已形成良好互動。
流動性正常,但需加大風險管理
2013陸家嘴論壇主題是金融改革開放新布局,包括中國金融改革開放與經濟轉型升級等議題。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力挺目前貨幣政策,稱“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運行總體平穩,物價形勢基本穩定,說明穩健貨幣政策是合適的,效果是好的”,并表示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針對近期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緊張的問題,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銀行體系流動性并不短缺。截止6月28日,全部金融機構備付金余額約1.5萬億元人民幣左右,高于正常支付清算需求量一倍還多;而近日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緊張問題已開始緩解,這種情況不會影響中國銀行業平穩運行總體格局。同時他指出一些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和業務結構方面存在著一些缺陷,應該引起銀行業高度重視,銀行業要加大風險管理、結構調整和業務轉型的力度。
影子銀行“責任不可推卸”?
一無是處?
有觀點認為,影子銀行是美國次債危機的始作俑者。所謂影子銀行,是指美國金融市場把銀行貸款證券化,通過證券市場獲得資金或進行信貸無限擴張的一種融資方式,在我國目前表現為銀信合作理財、地下錢莊、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民間金融、私募投資、對沖基金等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這種融資方式把傳統的銀行信貸關系演變為隱藏在證券化中的信貸關系。
對銀行“流動性緊張問題”,市場一些觀點認為,影子銀行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現金體外循環過多,導致短時“失血”。在陸家嘴論壇浦江夜話“影子銀行的發展與監管”專題會場上,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認為,影子銀行非常活躍,折射出中國貨幣條件過于寬松的影子,同時貨幣政策的執行沒有與時俱進,特別是在海內外經濟狀況大幅變化的情況下,央行沒作出及時反應,造成了影子銀行更大扭曲。影子銀行存在著嚴重期限錯配,借短期的錢為長期的項目融資,沒有把偏好風險的錢放在有風險的東西上,而把回避風險的錢放在偏好風險上,這樣平時風平浪靜沒有問題,一旦有問題就導致資金鏈斷裂。
而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嚴弘認為,影子銀行在一定程度上對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他認為,人們的擔心主要是看不清它的真實面目,所受監管較少,投資額權益保護也不完善。解決好影子銀行問題,需要對金融體系進行較徹底的梳理和改革,讓“銀行做銀行應該做的事”,比如加快利率市場化步伐,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金融投資工具,而不是一味提供理財產品。
應對量化寬松,調結構、慎管理、推改革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紀志宏在陸家嘴金融論壇浦江夜話:發達經濟體量化寬松政策對中國貨幣政策的挑戰專題會上,針對美國的QE、日本的QQE給中國的央行貨幣政策帶來的挑戰,表示:中國的貨幣政策在過去比較成功地應對了量化寬松對中國經濟或者說貨幣政策帶來的沖擊,當然這個過程非常的長。
他說,我們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積累了比較多的經驗。我們發現凡是規模較大、匯率靈活程度較高、資本市場較發達、金融市場深度較大、內部程度深的經濟體,可能受到負面沖擊越小,應對也越容易,從這些角度來講中國更重要的還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均衡增長。從危機后經驗教訓來看,還是要加強宏觀審慎管理。“松”的周期性特別長,所以也要加強“密”周期的宏觀審慎管理,加快利率、匯率、資本市場改革,提升抗沖擊力。
QE來得如此“兇猛”,對匯率、利率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速度,有不同聲音,是慢一點還是快一點?紀志宏說,我覺得不快不慢正好。當然要根據環境變化作調整。這些年來匯率機制、利率制度改革以及資本項目可替換,實際上都在推進,在交錯、同步進行。
“錢緊”靠創新,向綠色發展轉型
7月19日下午,貴州省貴陽“綠色金融與實體經濟發展論壇”上,針對貨幣超發,而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錢緊”的問題,出席論壇的金融高管、專家們支招:只能依靠金融創新。將自主權真正交給銀行,實現利率市場化,是中國銀行業的必然選擇。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指出,取消貸款利率浮動下限,將貸款風險定價自主權交給銀行。
他強調,金融創新同樣要與生態文明結合,不斷創新產品、改進服務,引導和推動產業轉型和升級,加大對環境友好型企業的金融支持,嚴格限制對高能耗、高污染企業的信貸投入,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支持低碳經濟發展。
論壇召開同日,央行宣布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的決定。
不同的聲音,利于“耳聰目明”
政策往往在聽取不同聲音和實踐中得以完善。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盧鋒認為,《意見》主要涉及原則問題,具體落實措施還沒有出來。如,第九條規定“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如何操作?
他還認為,如果匯率改革沒有到位,央行就會因此儲備過多外匯,導致貨幣過多擴張,外部壓力和矛盾增多,甚至影響國民福利分配。匯率管不好,利率就沒法持久,兩者是相聯的。匯率改革是關鍵。
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表示,取消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場化的前提。目前存款利率上限并未放開,這意味著對于金融機構的定價能力依然未構成挑戰。
而此次改革對于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不再設立上限,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這意味著明確許可突破4倍限制,有利于覆蓋小微、“三農”貸款風險。
有中小銀行人士擔憂,由于在利率定價市場上歷來是“大行定價、小行跟隨”,取消貸款利率下限后,大行可利用較強的定價能力獲取更多收益,中小銀行則會面臨壓力。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取消銀行貸款利率下限后,在宏觀上有一個好處,大企業和銀行談判中議價能力會增強,這樣逼迫銀行把更多精力投入議價能力比較弱的中小企業領域,對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有幫助。
而各方共識是,放開貸款利率管制,有利于理順資金價格,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有利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促進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對于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