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全球氣溫變暖,導致海平面年年持續上升。海平面上升,是不是像杯里的水一樣,加水后就從一毫升上升至兩毫升?
國家海洋局發布的《2012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980年至2012年,中國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為每年2.9毫米。
廈門處于全省海平面較低海島城市,如果有一天真的海水上漲,會不會上演電影《后天》里的情景?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專家接受廈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應該客觀理性地看待海平面上升問題。
海平面變化是一種多尺度波動
海洋三所的李教授表示,不能簡單地看待海平面上升,實際上,這是一個多尺度的波動,“一個是時間尺度,最短的是大家都能看到的潮汐,有漲有落,還有季節性的,一般冬季水位比較高,夏季比較低;長期一點的叫年際尺度,這種波動會時高時低,跟整個水體水溫有關,同熱脹冷縮原理一樣;還有就是年代尺度,一般是以十年為記,從近幾十年來看,全球變暖引起海平面上升的話題,至今還是有爭論的。”
在《2011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里,2011年,福建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65毫米,比2010年高10毫米。不過,當年4月,福建沿海海平面明顯偏低,其中,臺灣海峽的廈門沿海4月份海平面達近30年的最低位。
李教授認為,就算按照中國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來算,廈門海平面每年上升2.9毫米的話,對于大部分市民來說,根本感覺不到,“我認為廈門海平面在未來幾十年里,不會有很大的變化”。
一些島礁在高潮位時只有很小一部分露出海面,如果海平面持續上升,會不會導致這些島礁被淹沒?
未來幾十年廈門各島嶼不會被淹
“海平面上升,影響的主要是一些低地。”李教授說,海拔只有一兩米的地方,會比較危險,像馬爾代夫受到的影響就比較大。不過,廈門的島嶼基本上是丘陵地帶,即使是大兔嶼、火燒嶼等小島,上面也是一座小山,即使再過幾十年,這些島嶼也不會被淹沒。
不過,廈門的一些低洼地帶會受到海水的侵襲。“主要是鼓浪嶼龍頭一帶、老輪渡鷺江大廈這一帶。”李教授回憶,較早以前,只要臺風一來,這些地方就常常被淹。上世紀九十年代,南普陀、廈大校園等地,也曾因為臺風暴潮引發海水倒灌。
此外,一些圍填起來的地方,像湖濱南一帶,因為填得不夠高,也曾被淹過。李教授表示,這些主要是臺風暴潮引起的,時間不長,問題也不大。
我國一些沿海城市面臨海水入侵的風險,影響自來水質量,廈門會這樣嗎?
廈門不是河口取水不受影響
“河口區的河水和海水之間存在一個過渡區,一旦陸地來水少了,過渡帶就會往里推,大量海水就會流進去。如果城市取水口離過渡區比較近,海水就會進入取水口,自來水就成咸的了。”李教授說,廈門目前主要是從九龍江北溪引水,并不是河口取水,基本上不會受到海水入侵影響。
李教授表示,對廈門影響較大的,主要還是臺風暴潮,廈門發生海嘯的可能性很小。“我國沿海的陸架總體來說都比較長,廈門的陸架也是這樣,這樣就有一個緩沖期,不容易形成海嘯,因為它到達淺水區的時候就消耗掉了。”
(來源:廈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