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云峰
在大自然中,萬物生長離不開光,因此,光對任何事物是不可缺少,如果沒有光的照射,世界將成一片黑暗,人類將無法生存……
同樣在戲曲舞臺上,演員的表演飾景的照明,特定氣氛的創造,離不開光,只有在光的照耀作用下,才富有生命。
舞臺燈光是來源于生命的寫照,便在藝術處理又高于生活,用光來渲染環境,烘托人物,唐代詩人張繼所寫的《楓橋夜泊》,用詩運用各種刺激,給人強烈感受。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峙,夜半鐘聲到客船。
僅僅二十八個字都占盡了風光,在我們眼前出現了秋夜的霜天,天邊一殘白,老樹上的棲鴉,樹梢頭隱約可見寺宅輪廓,近處是江畔的楓葉,漁船的燈光,橋下客船夜泊。這些形象,又通過冷色與曖色的對比,交錯綜合產生強烈的感受,這種感受不是平行的,而是立體的,是或明或暗的,是朦朧而又鮮明的,是靜中有動的感受,舞臺燈光去體現它的意境,必須通過各種燈具,安裝的燈位,加上配制的色彩,以交替的變化,強弱的對比,喚起人們的美感。
過去在我們戲曲舞臺上,一般的燈光起到一個照明的作用,只要大白光照亮演員就行了,一場到底,沒有變化,而現在的燈光的發展,不僅僅單一照亮演員的臉就行,而是利用光和色,通過對劇中人物的心里描寫與揭示來實現,運用視覺的種種現象和光色的情感,來體現它的藝術魅力,舞臺燈光從以前美的單純的照明,走向心里空間的開拓,走向參于表現,參于戲劇發展的全過程,為整體藝術助上一臂之力。
例如:榮獲江蘇省第七屆錫劇節優秀燈光設計獎,劇目《煙村三月》,而只是采用了一般演出的普通燈光,照明器材,根據每場戲的情節變化,以光現情,以色染情,合理地利用現有燈具和色彩,為戲的成功演出。奪得了江蘇省的五個一精品工程,出了一份力。
《煙村三月》之劇秀美如畫,美在煙雨中,江南美,美在人性的直情和真愛中,圍繞戲的主題和人物,展開了每場戲的飾光和配色,在序幕中,只用了一組逆光和一只追光,(投在田茂林說書先生)位置上,把現在的注意力集中在一點上,奠定環境的渲染描繪,利用光和色彩,引導觀眾進入欣賞規定劇情的最佳情緒中。
另一場戲中,霞光微曦,晨霧飄逸,水綠江南,通過一片黃花菜的中景,浮現出江南美,燈光利用了空間用逆光瀉下了一層層的金黃色光,加上柱光的粉色調,后區普的翠綠,顯示出江南美的環境,根據劇情人物起伏,沖突,用不同色彩的對比和光亮度的明暗交替(曖色和冷色的轉換),使劇情深入人心,扣人沁肺……
光是舞臺上展現賦予有生命的流動畫面,光是劇場藝術中表情達意,無聲而可現的樂曲,光是戲劇人生中引人深思,動人心弦的藝術,在我們舞臺上,就是要利光的藝術處理手段,揭示戲劇人物的思想,情感創造人物的精神意境,以光普情,投入到戲劇情感的波濤之中,光不僅僅是普通照明的,光已經成為現代觀眾欣賞戲劇審美的重要部門,搞我們燈光工作,用現代的科技手段,把光的藝術在戲劇舞臺發揮極致,讓藝術之光,為振興錫劇,流光溢彩,更加壯麗輝煌。
作者單位:常州市錫劇院